奇瑞仍有自動駕駛業務,由高家兵統一管理。
作者 | 王瑞昊
編輯 | 田 哲
雷峰網《新智駕》獨家獲悉,大卓智能近期將會被整合進奇瑞研發總院,CEO谷俊麗或將離職。
知情人士透露,大卓智能團隊將整體并入奇瑞位于上海的研發中心,后續由張曉洪負責智能駕駛研發相關工作。張曉洪曾在華為車BU擔任智能駕駛產品項目群總監,后加入蔚來,于2024年作為奇瑞自動駕駛技術中心負責人出任大卓智能COO,主導智駕技術與項目開發。
奇瑞自動駕駛業務將由高家兵統一管理。他現任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此前與谷俊麗共同管理大卓智能,擔任副總經理。
大卓智能CTO曹光植將繼續負責奇瑞自動駕駛端到端技術的研發,該方向被奇瑞視為當前智駕戰略中的核心重點。
就此消息,《新智駕》向大卓智能求證,大卓智能回應稱“目前內部沒有收到此類任命通知,還請以奇瑞官方公布信息為準。”
公開信息顯示,大卓智能成立于2023年2月,專注于汽車自動駕駛領域,通過軟件和算法為技術驅動,構建ADAS和高階L4雙線產品矩陣,目標打造百萬輛級自駕解決方案,讓自動駕駛實現商業閉環。
2023年10月奇瑞舉辦“2023瑤光科技節”,大卓智能在大會上首次對外亮相,彼時奇瑞的目標是將大卓智能打造成一個內部自動駕駛技術品牌,與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銀河生態并列成為奇瑞的5大技術基石。
大卓智能成立半年后推出了L2級輔助駕駛產品,并在星途瑤光、奇瑞瑞虎9兩款車型上完成量產。此后谷俊麗在奇瑞立下FLAG:2024年量產高速NOA,2025年量產全場景智駕,并表示2025年大卓智駕裝車量國內市場達100萬輛、國際市場達到100萬輛,全面對標新勢力。
然而大卓智能的量產進度,似乎難以支撐奇瑞的智能化野心。
在2025年3月18日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公開表示,奇瑞在下一個20年要多吃智能化的“飯”。更早之前,他曾說過:“奇瑞智能化也不客氣了,(2025年)必須進入頭部。”
在這場發布會上,奇瑞發布了“獵鷹智駕”智能化方案,并宣布2025年全品牌全系車型搭載這一智能輔助駕駛方案,“獵鷹智駕”到2025年底要量產上車到包括奇瑞、星途、捷途、智界、iCAR五大品牌、累計30多款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谷俊麗并未在這場以智能化為主題的發布會上演講,也未出席會后的媒體群訪環節。《新智駕》了解到,在這場發布會后的幾天,尹同躍在一次會議中點名批評了大卓智能高管,表達了對奇瑞智駕量產進度的不滿。
今年4月18日,尹同躍前往大卓智能上海總部調研指導,陪同調研并做匯報的是大卓智能CTO曹光植等管理人員。
內部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為了如期實現智能輔助駕駛的搭載目標,奇瑞將希望寄托于外部供應商方案。
今年3月18日的發布會上,尹同躍點名感謝多家參與奇瑞智能化戰略的供應商。“我們還與華為、阿里、科大訊飛、地平線、英偉達,博世、文遠等,共建了協同創新生態。”
此后,奇瑞加速與外部智駕供應商合作。4月15日,輕舟智航披露獲得奇瑞與立訊精密的1億美元戰略投資,未來將負責奇瑞中低階智駕方案,地平線則主攻高階產品。
3天后,地平線宣布與奇瑞達成HSD首個量產合作,地平線HSD 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將首發搭載于星途品牌,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產。后續,將有更多采用HSD“獵鷹方案”的奇瑞車型上市亮相。
據悉,除地平線和輕舟智航以外,奇瑞的智駕供應商還包括華為、博世、文遠知行、卓馭、商湯絕影等。
一位自動駕駛行業從業者向《新智駕》分析,傳統主機廠孵化的智駕公司面臨協同低效與行業淘汰賽加劇的雙重壓力,很難持續獲得成長空間。
大卓智能的退場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本文作者長期關注整車品牌及供應鏈,對車企動態、智駕技術有興趣的行業人士,歡迎添加作者微信Hugh-wangruihao交流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