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2025年5月30日,俄總統普京簽署了第355號總統令,在特別軍事行動期間,也就是這次俄烏沖突期間,對涉及國防訂單、以及關鍵領域民用產業的企業,實施特殊管理措施。
那么具體是怎么管理的呢?他們也給出了具體的方案。如果這些企業沒有履行合同義務,那么俄當局就可以取締該企業的管理層的管理權,取而代之的是俄當局指定的專門管理機構。
事關國防訂單的企業,如果有這樣的待遇,一點也不奇怪。畢竟戰爭時期,國防保障是第一位的,這沒話說。關鍵是關鍵領域民用產業的企業,也能享受這一待遇,這可就值得玩味了。畢竟,什么是關鍵領域民用產業的企業?該如何界定?這里面的彈性是非常大的。
似乎有戰時經濟的影子
所謂戰時經濟,就是戰爭期間,當局全面控制、干預國民經濟。這種說法是比較官方化的,簡單來說,就是: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只要啟動這一機制,那就代表你兜里的錢,不再是你的了,而是當局的。你的一切財富,都需要為當局打贏這場戰爭而暫時上交。
當局可以暫時不讓你上交,但是你要有這方面覺悟,需要做好隨時上交的準備!而且上交了還不能有怨言,否則就是對當局不敬。到時候落個人財兩空的結局,可就不能怪當局了。
他們認為,現代戰爭打的其實就是經濟組織能力,只有能夠充分利用好國內所有的經濟資源的國家,才有可能熬到最后,打贏戰爭。
根據馬克思的研究,戰時經濟,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地籌措經費和物資,要做到取之于敵、取之于民、取之于己。
要想在經濟上不落下風,除了要不惜一切代價籌措物資經費外,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 第一,建設好自己的大后方。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固若金湯,發展起來,自己才有后路,才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去打贏這場戰爭。
- 第二,積極開展經濟戰、貿易戰,要想一切辦法破除敵人對自己的經濟封鎖,同時要想辦法去破壞敵人的經濟基礎。
- 第三,糧食和能源,作為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必須要牢牢掌握在當局手里。戰爭期間,必須要由當局統一收購和分配。
做到這些,基本上就實現了戰時經濟。當然了,這是過去創建該理論時的一些觀點,到了現代戰爭中,一些具體的內容,當然要適當調整。
不過從俄羅斯發布的總統令來看,似乎俄正在一步步走上戰時經濟的道路上。畢竟已經涉及到了控制民營企業這一步了。
蘇聯曾啟動過戰時經濟
準確來說,蘇聯歷史上,曾經不止一次啟動過戰時經濟,而且效果的確不錯。
第一次啟動戰時經濟,是1917年沙俄覆滅后,俄國陷入內戰的時候
那時候蘇俄在選舉當中受到了挫敗,因此他們直接推翻了該選舉的結果,認為該選舉不合法,強勢奪取了俄國的控制權。緊接著,俄國便陷入了內戰。
內戰基本從1918年開始,到1922年結束。這4年時間里,蘇俄就曾經啟動過戰時經濟。那時候蘇俄控制范圍內,每一顆糧食,都必須要上交給蘇俄。
上頭說得好,要給老百姓留下種糧,可下面在執行的時候,往往有些沒有分寸,甚至連老百姓的種糧都給拿走了,更別提給老百姓留下口糧了。
所以說,這一政策,很快就引起了俄國內部大量農民們的反抗。可能很多人不清楚,蘇俄也曾經鎮,壓過農民起義,是不是很諷刺?可這是歷史事實,原因就是戰時經濟。
不過戰時經濟的確很好用啊,蘇俄掌控了勢力范圍的所有資源后,打起仗來別提多猛了,畢竟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第二次啟動戰時經濟,是在蘇德戰爭的時候
其實第一次啟動戰時經濟,嘗到甜頭以后,蘇聯高層是不愿意輕易放棄這一政策的。他們認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搜集到大量的物資和財富,有利于國家迅速發展起來。
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大,尤其是普通人的反抗,此起彼伏。如果這么搞下去,很可能會出亂子。所以他們只能憤憤不平地暫時擱置了這一方案。不過4年時間過去了,他們也搜集到了足夠的物資。
此后蘇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時期,雖然沒有再搞戰時經濟,但這一發展時期,之所以發展如此快,依舊是靠集中了全國力量一起搞發展而完成的。這一點是英美那些國家所不能比的,他們想要動員全國人一起來搞發展,簡直比登天還難。在蘇聯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到了蘇德戰爭爆發以后,由于德軍迅速攻占了蘇聯的西部大片領土,直接威脅到了莫斯科等核心地區。蘇聯不得不將大量產業遷移到大后方。
與此同時,蘇聯再次搞起了戰時經濟。一切資源和經濟,全都得由蘇聯當局調配,誰都沒有權利自私轉移自己的財產。
憑借這一策略,蘇聯在蘇德戰爭中,也反敗為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戰時經濟再次立了大功。
按道理說,俄越打越富,不應該啟動戰時經濟
這估計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的事情,根據俄羅斯的財報披露,俄羅斯在這3年多的戰爭中,經濟不僅沒有倒退,而且越打越富,每年經濟增長率都在提高。
而且俄羅斯方面也表示,他們已經通過這3年多的發展,躍居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所以說,俄羅斯越打越富,看來是實至名歸,否則不可能宣布自己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表現如此好,為什么要啟動戰時經濟呢?要知道,戰時經濟雖然比較有效,但副作用也很明顯,這會讓很多人感覺被欺負了,從而對當局失去信心。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用為好。
而且,既然戰爭促進了俄羅斯經濟的發展,為何俄方面會一直要求和烏克蘭進行談判,以此結束戰爭呢?難道不應該繼續下去,以此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嗎?
所以說,這場戰爭打著打著,打出了很多謎團,以至于完全不知道該信誰說的了,似乎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
新時代的戰時經濟
很多人認為,目前俄還沒走到這一步,只是打算對民企下手而已。其實現代發展和過去是完全不同的。
過去俄國是農業大國,主要的生產資料都掌握在每一個普通的農民手里。但現在俄國作為工業大國,主要生產資料,其實都在各種企業手里。
國企自不必說,那是俄當局的財富。民企也掌握了大量的生產資料,所以俄也想將其拿到手,以此幫助自己渡過難關。
現代戰爭,光靠從農民手里拿走那些東西,已經不足以支撐戰爭的發展了。新時代的戰時經濟,主要就是從民企下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