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中國硬實力日增,軟實力漸長,日漸走近夢想的舞臺中央。
很多宏大的例證不必多舉,大家都能感知到。當然,在很多細節中,也不斷得到印證,成為一番精彩。
這不,最近一只來自中國河北承德的中華田園犬“長毛”,憑借一段在TikTok、YouTube 等平臺累計播放量超 3 億次的視頻,以“查理國王”之名在海外社交媒體掀起現象級傳播浪潮。
視頻中,這只曾被霸凌的病弱幼犬通過8個月血戰逆襲成為“狗王”,其不怒自威的王者氣場。
體重僅40斤的“長毛”閑庭信步走向躁動的犬群,120斤的杜賓瞬間俯首貼耳,德牧夾尾逃離,鬧事者自動退避三舍,群犬俯首,被外國網友比作“動物版《權力的游戲》”。
甚至因此還衍生出 20 余種語言的二次創作內容,包括勵志傳記《查爾斯成王史》、權游風格漫畫及“查理幣”等。
盡管主人胡子大哥澄清“長毛”實為北方土狗并非純種下司犬,并否認故意炒作犬斗,但這一現象仍引發全球對中國鄉土文化符號的關注。
中國田園犬“以靜制動”的威懾力被一些外媒解讀為“犬界李小龍”,暗合“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東方哲學。
看到這里,大家啥感覺。就是國家一旦強大了,連本土的狗都今非昔比了。曾幾何,國人都不被列強當人看,更何況中華田園犬。
在西方制定的犬類血統標準成為全球準則下,中華田園犬曾長期處于“末流”境地。
國際犬業體系中,它們被視作“雜種犬”難登大雅之堂;在國內都市化進程中,又被嫌棄為“土狗”,遭大量遺棄。
據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統計,僅2010-2020年間,全國流浪犬中68%為本土犬種,而同期進口犬只登記量增長320%。
這次走紅的中華田園犬帶起了人們對“長毛”品種的關注,那是源自貴州苗嶺的珍貴獵犬品種,曾因純種數量不足2000只瀕臨滅絕。
如今被高度關注,必將獲得“新生”。
有考古證據顯示,漢代陶俑中已有酷似下司犬的守夜犬形象,其群體圍獵野豬的協作智慧,被先民淬煉了幾百年,成為中華先民的忠實伙伴。
此次這只走紅的中華田園犬,令人感觸的是,它曾是被霸凌的病弱幼犬,然后在歷經血戰后,建立統治的逆襲傳奇,恰似當代中國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蛻變縮影。
國力強盛,文化必興。從萬年文明的洗練而出的中華大地,萬物皆有延綿,萬事皆有奧妙,僅僅平鋪直敘講出來,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傳奇故事。
當全球諸多網友為一只中國土狗創作勵志傳記時,他們追捧的其實是中華文明歷經磨難而不衰的生命力,是東方智慧跨越時空的感染力,是當今不斷創造新的更大奇跡的中國。
感念天運佑之,感謝觸底反彈,我們正在幸運見證中國又一次重回舞臺中央。(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