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節,早上天還晴著,院子里曬著谷子。
鄰居張大爺蹲在門檻上抽煙,念叨起老輩人的四句農諺。第一句“端午雨漣漣,八月水漫田”,說的是端午下雨,八月田里容易積水。
去年端午下了半宿雨,李老三家的稻子后來真被水淹了,這事大伙都記得。可今年端午到現在沒滴雨,難道后面雨水不會多?第二句“端午晴,秋水盈;端午雨,秋水稀”,又跟第一句有點不一樣。
去年端午有雨,秋天卻旱了半個月,玉米干得葉子卷邊。
前年端午晴,秋天倒是雨水足,收成比往年好。
這老話咋還前后矛盾呢,到底該信哪句?
第三句“端午無雨曬死牛,秋后雨水貴如油”,聽起來挺嚴重。李大叔村里這兩天拉水車送水,井水都快抽干了,讓人心里發慌。要是秋天真缺水,地里的莊稼可咋辦,糧食收成要受影響啊。
第四句“端午雨打檐,三秋雨綿綿”,說端午下大雨,后面三個季度雨多。
去年端午雨下了一整天,晾衣服全靠吹風機,那滋味可不好受。昨天路過氣象站,看見測土壤濕度,今年地下水位比往年低三成。氣象站工作人員說,老話不能全信,但能給種地的提個醒。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25年臺風生成24到26個,登陸的也比常年多。
華南華東的老鄉得留意,臺風帶來的強降水,說不定影響秋收。華北這邊有句“端午曬龍衣,百日無濕泥”,說端午晴天,未來百日少雨。
咱種地的不懂那些氣象術語,就知道地里沒水,莊稼長不好。村西頭劉嬸去年按諺語提前買水泵,后來派上了用場,今年她也犯難。
現在有科學預報,可老輩人的經驗,多少還是有點用的。張大爺說,不管下雨沒下雨,提前準備錯不了,多打幾口井總沒錯。鎮上糧站收的玉米比往年干,管理員說可能是天氣太干的原因。
要是老話和科學都提醒缺水,咱可不能掉以輕心,得早做打算。
下午天上積了云,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下雨,大伙都盯著天看。有人盼著下雨,覺得下了雨后面心里有底;有人怕下雨,擔心像去年發大水。這端午的天氣,就像個謎,連著老輩人的智慧和現在的收成。
后面幾個月雨水到底啥走勢,是澇是旱,還得看老天爺臉色。但不管咋樣,聽老輩話,看天氣預報,兩手準備總沒錯。種地的靠天吃飯,可也不能全靠天,自己多上心才是正經。
您那邊端午下雨了沒?對老輩人的農諺,您是信還是半信?歡迎在評論區說說,咱一起嘮嘮這天氣和收成的事。
最后提醒大伙,天氣變化快,多關注當地氣象通知,提前做好應對。以上說法僅供參考,具體天氣情況以官方預報為準,祝您今年有個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