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分享了全國地級及以上行政區的0歲-14歲人口比重。
按照常住人口統計口徑,玉林在漢族聚集區拿到了全國第一的成績,茂名、南陽、欽州等地的比例也是較高的。
這一篇,我們看北京、上海和天津這三座直轄市的0歲-14歲人口比例隨年份的變化情況。
為了更好地對比0歲-14歲人口比例的變化,我們除了引用《國家數據》里的千分之一人口抽樣數據和人口普查數據外,還引用《世界人口展望2024》里的我國和世界平均值的數據。
從數據的發展趨勢看,我國0歲-14歲兒童比例,在過去二十多年間,長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約8個百分點。
如果沒有足夠的新生人口補充,號稱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我國,總人口比例跌到10%以下是大大概率會發生的事。
2023年,世界范圍內,每100個健在的人口中,有超過25個是0歲-14歲的人口,而我國這一指標不到17%。
這一指標看起來要優于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但長期而言,對于一個志在負起責任的大國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好的趨勢。
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同一指標,從趨勢看,相差不大,總體上比全國平均水平低大概8個百分點。
2002年以來,北京、上海和天津這三座城市的0歲-14歲人口比例,始終沒能超過15%,上海更是在長達20年(2003年到2023年)的時間內,這一指標始終沒能超過10%,即每十個上海人,只有一人是兒童。
當然,比例之所以這么低,與大量的外來青壯年勞動力有很大的關系,更被大眾熟知的描述,叫人口紅利(做牛馬、但不生下一代牛馬)。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疊加少子化現象的加劇,0歲-14歲人口比重,在大中城市里,很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或許有一天,我們身邊,再也聽不到兒童的歡聲笑語,哪怕很多城市仍在大力建設兒童友好型社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