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市青少年宮承辦的 “牢記黨的教導 爭做強國少年”慶祝“六一”系列活動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活動涵蓋“心向祖國 七色花開”邯鄲市第三屆校外素質教育成果展演、第二十八屆“七彩童年繪邯鄲”少兒百米長卷繪畫比賽、“逐夢工坊”端午節傳統文化實踐體驗活動。來自我市 500 余名少年兒童參與其中,在歡樂中迎接“六一”。活動現場,還舉辦了邯鄲市第十二屆青少年聲樂比賽的頒獎儀式。團市委、市教育局、市音協、市美協等相關同志受邀參加,團市委副書記李昕暉為活動致辭。
藝術展演:童心向黨致敬時代
在紅領巾劇場內,“心向祖國 七色花開”邯鄲市第三屆校外素質教育成果展演拉開帷幕。展演以“烽火淬煉心向黨”“文化傳承潤童心”“逐夢少年向未來”三個篇章,串聯起紅色革命的精神傳承與新時代少年的使命擔當。開場舞《鄲等你來》以靈動的舞姿展現邯鄲少年的熱情活力,隨后戲劇《憶?烽火少年》重現革命年代兒童團的英勇事跡,小演員們用稚嫩卻堅定的表演,讓現場觀眾感受到烽火歲月里少年兒童的赤子之心。詩朗誦《童聲頌邯鄲》深情演繹家鄉的歷史底蘊,舞蹈《唐印》穿越千年展現盛唐風華,弦樂三重奏《一步之遙》與合唱《傾聽風雨》則以多元藝術形式,彰顯校外教育的豐碩成果。舞臺上,孩子們用歌聲傳遞心聲,以舞姿致敬時代,現場匯成一片充滿激情與夢想的藝術海洋。
百米長卷:妙筆繪就家鄉情懷
在“七彩童年繪邯鄲”少兒百米長卷繪畫比賽現場,百余名“小畫家”用心創作。百米畫布上,叢臺公園的古韻亭臺、磁州窯的精美紋飾、廣府古城的碧水城墻等邯鄲標志性文化符號依次鋪展,“胡服騎射”的豪邁、“負荊請罪”的典故、“黃粱美夢”的傳說在孩子們的彩筆下生動呈現。他們或坐或趴,用蠟筆、水彩勾勒心中的家鄉,稚嫩的筆觸中流淌著對邯鄲歷史文化的自豪與熱愛。當畫卷最終完成時,一幅融合歷史底蘊與童真想象的百米長卷躍然眼前,成為少年兒童獻給家鄉的特殊節日禮物。
傳統體驗:粽香藥韻浸潤童心
活動當天恰逢端午佳節,“逐夢工坊”傳統文化體驗區洋溢著濃郁的節俗氛圍。青少年與家長共同參與包粽子、做香包、編花繩、扎染、漆扇等傳統項目,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非遺魅力。在包粽子區域,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粽葉折疊。三片毛面相對的粽葉折成漏斗狀,填入浸泡過的糯米與紅棗,再用棉線細心扎緊,不一會兒,形態各異的 "粽寶寶" 擺滿桌面。中藥香包制作區,中藥清香撲鼻,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中藥放入香囊,再綴上彩色流蘇,兼具實用與美觀。扎染體驗區則充滿創意,孩子們將白色方巾折疊、捆扎、浸染,拆開棉線后,螺旋紋、放射狀圖案驚喜呈現,制成獨一無二的手帕或飾品。此外,套圈、投壺、編制、光電射擊等游戲區也熱鬧非凡,還有孩子們喜愛的漫展人物也來到現場,大家在游戲中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此次系列活動旨在通過“教育 + 實踐”的形式,引導少年兒童厚植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在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與傳統文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市青少年宮將繼續打造更多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校外實踐活動,助力少年兒童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強國少年。
來源:邯鄲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編輯 孫陳瑜 | 初審 孫晗熠 | 復審 趙丁 | 終審 李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