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屆九次全會精神和“十萬學子進邯鄲”就業行動部署,引領青年學子“愛邯鄲、做貢獻”,返回家鄉參與社會實踐,服務家鄉發展,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7月15日下午,團市委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2025年邯鄲市暑期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暨崗前培訓。團市委書記徐幗一、副書記張學寶,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張蕾,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相關負責同志,參與“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市直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叢臺區、邯山區、復興區團委相關負責同志、“返家鄉”大學生代表、“青年實干家計劃”學生代表、南開大學“立公計劃”來邯實踐學子等,共計150余人參加。
會議現場,集中觀看了《我在邯鄲寫青春》邯鄲青年發展宣傳片及《邯聚英才鄲等您來》人才政策宣傳片,激勵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愛邯鄲、做貢獻。
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李坤澤分享了連續兩次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體會和感悟,并倡議同學們要當好踐行者,做嚴謹細致的邯小團;要當好推介官,做熱情洋溢的邯小團;當好守護者,做溫暖奉獻的邯小團。
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李海蛟分享了返鄉創業當“豬倌”的奮斗故事,表達了投身鄉村振興、努力建設家鄉的決心,并號召廣大青年積極響應“十萬學子進邯鄲”就業行動號召,畢業后返回家鄉就業創業。
市投促局副局長張蕾代表實踐單位作了發言,對實踐大學生表達了熱烈歡迎,并承諾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盡可能提供便利、做好保障;現場推介擁有三千年厚重歷史文化、正在華麗蝶變的老工業基地邯鄲,希望“返家鄉”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更加深入了解家鄉的發展趨勢,善當邯鄲產業的行家里手、爭當城市招商的創新引擎、樂當校地融合的青春橋梁,為家鄉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團市委書記徐幗一在講話中表示,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了解邯鄲、認識邯鄲、增長本領的絕佳平臺,更是錘煉意志、汲取奮進力量的重要熔爐,希望大家錨定成長坐標,在躬身實踐中筑牢理想根基;秉持篤行之姿,在崗位歷練中鍛造過硬本領;凝聚桑梓之力,以青春熱忱講好邯鄲故事。市縣團組織要切實加強活動管理,豐富活動形式,做好宣講培訓、保密及安全教育,制定完善安全應急預案,活動結束后做好考核評價。同時,深入挖掘優秀典型,通過事跡報道、經驗分享等形式做好宣傳引領、弘揚青春正能量,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作鏈條;要聯合組織、人社等相關部門,扎實開展政策宣傳、座談交流、重點項目觀摩等活動,常態化宣傳邯鄲招才引智政策,為青年學子答疑解惑,引導他們畢業后回邯就業創業。
啟動儀式結束后,接續舉辦了崗前培訓。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與職稱管理科科長陳耳東宣講了邯鄲市人才引進支持政策,鼓勵廣大邯鄲籍學子畢業后返鄉就業創業,用所學知識助力邯鄲高質量發展。市委辦公室保密機要宣教科科長苗艷梅進行保密工作培訓,明確了工作中的保密紀律和要求,為同學們安全、規范地參與社會實踐作了具體指導。邯鋼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范華波,開展了“救”在身邊主題培訓,幫助廣大“返家鄉”大學生提高安全自護技能。河北風范文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培訓師路程然圍繞職業形象和社交禮儀進行了專業生動地講解示范,助力“返家鄉”大學生輕松掌握職場禮儀規范。
據悉,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團組織聯動588家企事業單位,累計開發崗位800個、吸引來自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全國各地多所高校的3190余名大學生,奔赴機關、醫院、博物館、公益機構等開展政企實踐、鄉村振興、旅游服務等社會實踐。
下一步,共青團邯鄲市委將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為導向,聚焦“十萬學子進邯鄲”就業行動,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持續深化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工作舉措,打造契合青年特性、滿足實踐需求的優質平臺,豐富實踐內容,強化實踐效果,助力“返家鄉”大學生成長成才,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愛邯鄲、做貢獻”,讓邯鄲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邯鄲更有為。
供稿:團市委青發部
通訊員:連歡歡
攝影:李彤彤 龐若妍
編輯 孫晗熠 | 初審 趙丁 | 復審 沃豪杰 | 終審 李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