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巨子何在
“天王,趕緊撤離天京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李秀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聲的嘶吼中又帶點祈求的意思。
面對忠王李秀成的勸說,天王洪秀全一言不發。
依舊穿著睡衣的洪秀全露出了消瘦的胸脯,方便行事穿睡衣這是洪秀全十幾年的習慣。蠟黃的臉下是略帶白色的胡須,只是眉頭緊鎖。
“忠王無須多言,趕緊準備糧食守城要緊。”洪秀全說話顯得有氣無力,回頭走向了后宮。李秀成滿臉的無奈,只好離開!
這一幕發生在1863年12月的天京,此時天京已經是一座四面被曾國藩圍困的孤城,離城破也不到7個月。
城破之日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時。這點洪秀全很是明白,剛做完運動的洪秀全獨自一人走到屋外,看著黑色吃人的夜空,陷入了沉思。
過去的一幕幕畫面似乎在自己眼前回放,不知道是年紀大了愛回憶往事,還是某種回光返照。
1814年洪秀全出生在廣東耕讀世家,所謂耕讀世家,說好聽的就是家里人每代都有個識字的,家里有幾本書,主要還是以耕作種田為主。再多一點的話就是,家里人都希望有一個讀書人將來能入仕光宗耀祖。
家里兄弟三人,洪仁發、洪仁達這老大、老二可能天生就善于種田,讀書是沒那個腦細胞了。
一家人不讀書,剛好洪秀全算是個讀書的種子,這個重任很自然地落到了洪秀全的身上。是重任,也是全家人的期望,更可以說是洪氏全族的期望。
據《洪秀全傳》中記載:
洪秀全父親洪鏡楊渴望他讀好書,將來比兩個哥哥有出息,好支撐洪家門面,也免得再讓地方豪強欺負。
這種望子成龍的期望給洪秀全很大的動力,但也帶來很大壓力。
1829年,15歲的洪秀全第一次去縣里參加考試,成績非常好,算是給了洪秀全很大鼓舞,接著又去廣州參加考試,結果落榜了。
這給洪秀全是帶了一絲影響,但畢竟是第一次,復習不充分也是正常的。于是洪秀全只能繼續苦讀,只有好好讀書才能對得起家人。
可是畢竟是窮苦之家,十五六歲的年紀不小了。因家中經濟拮據,他一面種田,一面自學許多中國歷史及奇異書籍。
后來又去參加院試,還是落選,這段時間洪秀全做過伴讀,做過私塾教師。
可是家人和族人讀書光宗耀祖的那種期望,這種壓力一直壓在洪秀全心頭。無法擺脫,只有煎熬。
25歲的洪秀全第三次考試還是落選,這種接二連三的打擊是很大的,洪秀全分析落選的原因已經開始由自身轉變為外部原因,把這種理由或者借口轉化為清政府的腐朽和考試的不公平。
心里已經帶了一絲厭惡科考的種子,但是也有一絲不甘心。
終于1843年,第四次參加科考的洪秀全還是落榜,自己能帶給家族的期望也變得遙遙無期。
這種壓力不言而喻。加上清朝鴉片戰爭的失敗,對腐朽的清朝似乎已經看得透透的。洪秀全覺得科考失敗的原因已經不是自身原因,而是清政府的腐朽。
洪秀全已經對科考絕望,甚至做夢都想顛覆這種制度。
終于1844年,30歲的洪秀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傳拜上帝教的這條路,結束了15年以來在落榜,期望,失望之間來回煎熬的歲月,從此走上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可是傳教畢竟沒有讀書那么簡單,期初在廣州傳教的洪秀全,沒有做出成績。
廣州本來外國人就多,比較開放,很多人是了解正宗上帝的,洪秀全自己編造的上帝是很難蒙混過關的。
再加上古代讀書人基本是沒有什么實際辦事能力的,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洪秀全遇到了一生的同學兼同志。這個人就是馮云山。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有了馮云山的協助,兩人一分析廣州傳教不成功的原因,二人果斷去了廣西窮鄉僻壤去傳教試試。
結果想不到在馮云山的幫助下,在廣西的拜上帝教搞得有聲有色,算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其中,洪秀全也回廣州老家好幾次,但是在家也沒閑著。也是積極思考,寫了《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好多關于太平軍初期思想的書。
除了寫書,洪秀全還在廣州的基督教堂學習了幾個月。來增加拜上帝教自身的修養。可是野路子出身,教堂拒絕了洪秀全的畢業受洗,洪秀全只好自己畢業自己洗禮。
1847年10月,洪秀全再次回到廣西和馮云山大干一場,很快發展壯大了拜上帝教,發展了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等2000人的隊伍。
人員的快速增加,洪秀全干出了一種事業心。接著就是繼續發展隊伍,宣傳教義,準備團練。一直到1851年正式的太平軍起義,再一路打仗,勢如破竹,攻武昌,1853年定天京。太平軍終于有了自己穩固的首都。
洪秀全一路9年的奮斗,打下了太平軍一片良好形勢的基礎。奮斗了9年,有了天王府和成千上萬的后宮,也算是這幾年辛苦結果的一種犒勞。
洪秀全心想,該放松放松也是應該的,再加上天父楊秀清的霸道以及韋昌輝的勾心斗角。洪秀全也不適合太過于表現。選擇了隱忍,于是宅進宮門,過起了女人加睡衣,外加枸杞的日子。
人累了,偶爾享受一下也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時間久了,如果形成了習慣,享受就該是墮落了。
俗話說,由奢入儉難,洪秀全看到太平軍一路也是形勢大好,再加上長時間的溫柔鄉,已經忘記了太平軍事業還并沒有成功,就算心理有想法,但是已經無能為力,墮落已養成習慣,終究無法改變。
這種深宮日子一直到1864年洪秀全生命最后一刻,11年時光,洪秀全甚至想不起有幾次出過宮門,也想不起確確實實為太平天國前途辦過一件正確的大事。
想起天京事變自己的猜疑和權利的渴望,害死那么多無辜兄弟。洪秀全心里一陣陣發憷。看來死后天堂是去不了了。
結果還是應了李秀成的判斷,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似乎已經絕望,死也沒有離開天京。
想想自己15年科考的煎熬,又是9年奮斗去發展太平軍,最后卻沒能堅持自己的志向,享受了11年墮落生活。事業未成,已經開始享受!
怪不得同為廣東人的偉大革命家孫中山,評價洪秀全說:洪秀全未成而敗。
原創不易,歡迎討論點贊加關注!萬分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