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原本是個極好的東西,但在不同的原生家庭里面,有的天賦成為對孩子的嘉獎,助力其人生,而有的天賦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和暴力的借口。
9歲的圍棋少年朱鑫從10樓跳了下去,墜樓身亡,就是源于天賦被加上了父親的欲望,暴力被冠以望子成龍,這是為了你好,最后成為孩子的一生之痛 ,壓垮朱宏鑫的那根稻草,讓其生命還未綻放就已經(jīng)凋零!
不同的家庭對待天賦不一樣,天賦是否能兌現(xiàn)和原生家庭很有關系。
2000年,13歲的梅西被父母不遠千里從阿根廷帶到巴塞羅那青訓營拉瑪西亞。之前他天賦異稟卻因身患侏儒癥,骨齡檢測身高頂多1.4米,而被阿根廷各個俱樂部拒絕。
拉瑪西亞鑒于梅西逆天的天賦決定賭一把,進行了人為干涉的治療。2003年時梅西身高達到了1.69米,成為一代巨星,在家庭的保護下,梅西的天賦成為其人生的嘉獎!
中國臺球先驅丁三同樣是天賦異稟,年少成名,但所獲榮譽并不多。
業(yè)內人士對他的評價是技術沒有任何問題,主要問題在心理方面,一到大賽就成軟腳蟹,被人肆虐。
因為天賦對丁三而言是一種負擔,他曾經(jīng)說過:“我討厭臺球,我在這里感受不到任何樂趣”。
丁三還未出生時,他的父親就已經(jīng)為他規(guī)劃好了一條人生之路——練體操,后來因為他的喜好改為練臺球的。
丁父對丁三極其嚴格,沒打好或做錯了,上去就是一耳光。丁父說:“我小時候練過體育,這條路很苦,而且那時飯都吃不飽,所以我沒練出來。”言下之意,他要讓自己的兒子丁三練出來。
為此丁父是孤注一擲,不惜賣房賣車送丁三到英倫三島練球。可以說丁三從出生開始背負的就是整個家族的命運,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球場上他不能輸只能贏。
這種心態(tài)上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火箭”奧沙利文在比賽中輕松自如,甚至把自己當看客,看到對手趙星童一反常規(guī)進攻高難度中袋得手后,頻頻點頭,贊許的目光無言以表,完全是在享受比賽。
而丁三的比賽狀態(tài)是如臨大敵,想贏怕輸,思想包袱過重,越是大賽越緊張得動作變形,根本發(fā)揮不出平時的十之七八,該拼的不敢拼,豈知久守必失,所以多次發(fā)生在最關鍵的世錦賽比賽上“一輪游”。
雖然丁三的職業(yè)生涯高光時刻有限,但不妨礙他在職業(yè)賽場上收獲了高達3000萬人民幣的獎金,以及各種品牌代言費賺得盆滿缽滿,讓一家人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這一切的背后是丁父至少傾其所有,實現(xiàn)孩子和自己的夢想。所以丁三是一個孤例,更多的父親是面對孩子的天賦想的是一本萬利的無本生意。
他們對孩子的天賦展現(xiàn)出來的不是期望,而是欲望,目的是通過孩子來改變自己窘迫的境遇和失敗的人生,讓自己大富大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只是私有財產和工具。
朱鑫小學時參加課外活動開始接觸圍棋,7歲時以九戰(zhàn)全勝的成績,獲得“渾南杯”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幼兒組冠軍。
這讓朱父灰暗的人生中仿佛看到一絲亮光和一根救命稻草,認為朱鑫在圍棋方面天賦異稟,是改變自身和家族命運的關鍵。
自己不能成功,那就讓孩子成功。朱父從那時開始幾乎成為“全職家長”,陪朱鑫學棋、參賽。“培養(yǎng)圍棋天才”成為了朱父唯一的事業(yè)。
朱父曾經(jīng)開過小餐館,擺過海鮮攤,當過房產中介……但完全是干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至今沒有穩(wěn)定工作,還背負外債,唯一的“成就”是會幾招花拳繡腿,沒事就找女人過招,成功打跑了自己的兩任妻子。
失敗的過往讓朱父將朱鑫視為自己翻身和實現(xiàn)財富夢的關鍵,自然不允許任何失敗。輸了就是拳打腳踢和“滿清十大酷刑”,就差辣椒水和老虎凳了。這讓朱鑫白皙的手臂上常年傷痕累累,有被掐和鐵棒打的淤青,也有煙頭燙傷以及腳踹的印記……
朱父甚至數(shù)次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武力教訓朱鑫,有一次圍棋學校的練習賽中朱鑫輸了一局,比賽剛一結束,朱父沖上來一腳就把朱鑫踹出去好幾米遠,疼得朱鑫半天爬不起來。
周圍其他家長上前勸阻還被誤傷,情緒激動的朱父瘋狂叫囂:“我的兒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勸的人老子連他一起打”。
現(xiàn)場暴力教學的次數(shù)多了以后,和朱鑫對弈的棋手在練習賽時往往不忍心贏他,以免他被當場暴揍。這樣的結果使朱父愈發(fā)認為自己的兒子是下圍棋的曠世奇才。
其實所謂的“天才”完全來自于朱父的扭曲認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他對自己的智商心里沒一點數(shù),沒有任何正確的認知。
這是很多底層家長的通病,自己不成功,卻喜歡給孩子講大道理、提建議和要求,問之則振振有詞地說:“正是因為我沒成功,所以我知道哪里有坑,教你如何避之。”
圍棋少年居住的小區(qū)
問題是你認為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曉了這些所謂的經(jīng)驗和避坑秘籍為何還不成功呢,這些沒有經(jīng)過任何檢驗的經(jīng)驗只能算無效的妄想。所以如果普通家庭的子女要成功,一定要遠行,遠離這類父母。
這就像985畢業(yè)的父母覺得子女考一個985學校應該不難,而211的父母覺得稍微有點難度,普通大學的父母會覺得考985挺難的,最后大學都考不上的家長反而認為“我這么辛苦養(yǎng)你,你居然考不上985,簡直是廢物。”這是認知的差異,自己做不到,卻苛求別人做到。
實際上教練對朱鑫的評價是“他是一個不錯的苗子,聰穎伶俐,比普通人好一點,但并非天才,更談不上天選之才。”
這就是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也是朱鑫悲劇的源頭。資質的限制和父輩狹隘的認知,讓朱鑫得到的只有無盡的暴虐,逼得他最后小小年紀走上輕生之路。
其實即便朱鑫沒出這檔事,真的成功進入職業(yè)選手之列,等待他的也是煎熬,因為他的父親很快就會大罵他是白眼狼和不孝子。
很多父母在撫養(yǎng)子女時,原則是最好少出錢,讓子女有口飯吃,有學可上就好了,掛在嘴邊的理由一直是“我沒有錢啊,你讓我怎么辦。”他們以自己的標準養(yǎng)育孩子。
但等孩子工作了掙錢了,這些父母又開始要這樣要那樣,要掌控孩子的收入、經(jīng)濟和人生,不滿足他(她)的欲望和要求就大罵子女不孝。
對他們而言,撫養(yǎng)是讓你活著就行,盡孝是你應該盡一切努力或傾其所有滿足我的欲望。
這是典型的雙標,所以所謂的子女不孝最大的原因在父母,一個要求子女給他(她)捐腎的父母絕對養(yǎng)不成一個愿意捐腎給他(她)的子女。
生是欲養(yǎng)是德,托舉才是恩情!生孩子是我們的欲望所致,撫養(yǎng)娃娃是道德和做人的底線,這些是身為父母應該做的事,只有托舉他(她)才算恩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