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亡國之君宣統(tǒng)帝溥儀,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位親筆為自己作傳的皇帝。
溥儀所寫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非常詳細的記載了溥儀一生的經(jīng)歷,時代的悲歌、弱者的無奈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溥儀從三歲就奉命入宮做了兒皇帝,誰知沒幾天就遭遇辛亥革命,被迫退位,此后清室滅亡社稷淪喪。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混戰(zhàn),溥儀被趕出宮,此后去往天津,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淪為戰(zhàn)犯,直至中國解放后接受改造,成為中國一名普通公民。
真可謂是跌宕起伏,一生經(jīng)歷大風(fēng)大浪人情冷暖。
1967年,溥儀患病搶救無效去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寶山,結(jié)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回望歷史,作為末代皇帝見證時代變換,可以說是感觸頗多。
懵懂的前十年
1906年,溥儀出生于北城什剎海北海沿醇親王府,依照老祖宗的規(guī)矩,他作為長孫過了滿月就要交由祖母撫養(yǎng)。
醇親王載灃是慈禧太后的寵臣,載灃的妻子是榮祿的長女,所以載灃一家頗受重用,但受重用的同時也會引來禍患,在關(guān)鍵時刻要獻出自己的兒子。
光緒三十四年的冬天(1908年),皇上病重時日無多,而他膝下又無子嗣,慈禧太后決定從諸王的家中選出一個孩子來繼承皇位。
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就從自己信任的載灃府中選到了溥儀繼承皇位,這個消息讓王府直接炸了鍋。
溥儀的奶奶聽到這個消息被嚇倒在地,大概他們看到了光緒帝的悲慘遭遇,去做一個傀儡皇帝有什么好下場呢?一時間醇親王府大亂。
溥儀十分抗拒太監(jiān)抱他,大哭起來,奶媽王焦氏哄他,給他喂奶,溥儀才安靜下來,無奈之下,大臣破例讓乳母跟著溥儀一起入宮。
恐怖的初次相遇
據(jù)溥儀晚年的回憶,他初次見西太后慈禧時非常像恐怖片的場景,一個年老瘦弱的老太太坐在帳幔之中,瘦骨嶙峋看著就時日無多,周圍有些陰森恐。
才三歲的溥儀哪里見過這個,馬上就被嚇哭了。
但是當初的慈禧太后對這個孩子也算是挺好的,還讓周圍的人去拿糖葫蘆哄他。
溥儀接過來之后就把它摔在了地上,哭鬧不休,一直喊著回家,慈禧見狀,心里非常不痛快,覺得這是個不識抬舉的孩子,于是非常不耐煩,讓人趕快把他抱走。
溥儀的童年過得很不快樂,拋開清帝國滅亡的大格局不說,單就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溥儀,過的也是非常孤獨寂寞。
作為皇帝他沒有玩伴,有時候自己的親祖母會帶弟弟溥杰進宮陪伴他玩耍,可是溥杰只會玩捉迷藏,同時也知道他是皇帝,雖然不懂皇帝是個什么意思。
但溥儀無意間從袖口瞥見溥杰內(nèi)衣的顏色,一瞬間就恢復(fù)了皇帝的威嚴,大聲呵斥溥杰,明黃服色不是他能使用的,這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嚇壞了溥杰,瞬間從兄弟恢復(fù)到了君臣的模樣。
六歲那年,溥儀到了讀書的年紀,跟著老師傅學(xué)習(xí)十三經(jīng),古詩古文,14歲起又開始學(xué)習(xí)英文,沒學(xué)過地理歷史,甚至是算術(shù)。
所以溥儀是嚴重偏科的,國文能夠拿個滿分,但是其他方面就很難說了。
政治大局
提到政治大局,就不得不提溥儀登基時弄出的鬧劇。
光緒帝駕崩之后,慈禧太后立溥儀為嗣皇帝繼承大統(tǒng),次日,慈禧太后也駕鶴西去,光緒帝死因成謎眾說紛紜,但絲毫不妨礙眾位大臣恭迎新君。
年僅三歲的溥儀被父親抱到了太極殿的龍椅上,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跪拜。
大臣們行叩拜大禮,麻煩得很,還是個孩子的溥儀哪有什么耐性呢,坐在寶座上放聲大哭,吵著鬧著要回家。
載灃跪在溥儀身旁,哄他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現(xiàn)在看來這句話非常好玩,明著是說儀式就快結(jié)束了,但是怎么看都像是說這個破敗腐朽的清王朝要完了。
這句話引得大臣們惶惑不安,垂頭喪氣,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溥儀即位后,國事一直由隆裕太后和載灃處理,但不到三年便被迫退位,這句話真的成了一句讖語。
但是據(jù)晚年的載灃自己回憶,根本沒說過這句話,都是后世添油加醋的謠傳。
但是時間不久,清政府就滅亡了,為什么呢?因為全國各地都在爆發(fā)起義和斗爭,為此清政府不得不將大權(quán)授予袁世凱。
袁世凱一邊指揮新軍進攻,一邊和雙方和談,活脫脫是一個幾面間諜,最終和起義軍達成協(xié)議,只要袁世凱能使皇帝退位,就讓他做大總統(tǒng),此之謂“竊國大盜”。
袁世凱迫使載灃辭去了攝政王的職務(wù),而后又將重臣一一驅(qū)逐,最終簽下了《清室優(yōu)待條約》,才迫使宣統(tǒng)帝退位。
宣統(tǒng)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這次不是改朝換代,而是舊時代向新時代的轉(zhuǎn)換。
可笑的是,頒布退位詔書的時候,溥儀還是懵懵懂懂的,稀里糊涂的當上了皇帝,稀里糊涂的被趕下了臺。
溥儀的私生活
盡管作為亡國之君末代皇帝,但是溥儀的生活可是比其它的末代皇帝要好得多,沒有性命之憂,同時還有袁世凱答應(yīng)每月供奉的白銀。
在紫禁城這個碩大的宮殿之中,溥儀還是皇帝,享受著皇帝的生活,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吃穿用度的排場毫不遜于在位時。
十五歲那年,宮里人開始張羅溥儀的婚事,溥儀在送來的一堆照片中一眼選中了文繡,卻遭到了太妃的反對,理由是她家世一般,長相普通。
其實就是想選擇父親是軍機大臣母親是格格的婉容作為皇后,現(xiàn)在看來真是可笑,大清都亡了還在講皇室的排場。
總之到最后,溥儀還是娶了兩個媳婦,婉容為皇后,冊封文繡為淑妃。
整天閑來無事的溥儀開始學(xué)習(xí)西方文化,在師傅莊士敦的教導(dǎo)下,溥儀大開眼界,開始穿西服,打領(lǐng)帶,他對西洋文明越來越感興趣,不顧太妃老臣反對,把辮子剪了,甚至想去英國留學(xué)。
不過最后變成了啥,養(yǎng)西洋狗、開汽車、學(xué)西洋自行車,主打的就是一個吃喝玩樂。
幾起幾落的皇帝
溥儀人生中有非常明顯的幾次大起大落。
溥儀的第一次上位就是三歲時稀里糊涂的被推上帝位,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這次是無意識的,但是剩下幾次就不一樣了。
溥儀的第二次上位是在張勛的扶持之下,1915年12月袁世凱復(fù)辟帝制,但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在一片辱罵聲中病死了。
袁世凱手下立刻割據(jù)天下稱霸一方,原本袁世凱的馬仔張勛率領(lǐng)五千辮子軍攻入京城,復(fù)辟了大清,這是溥儀的第二次上位。
復(fù)位不過四五天,皇宮落下了炸彈,嚇得溥儀面無人色,在太監(jiān)的簇擁下回到了養(yǎng)心殿,各宮亂作一團,只有五千軍隊的張勛被諸方聯(lián)合討伐,逃到了荷蘭大使館,歷史倒車沒開成,自己跑路了。
當了十二天的皇帝后溥儀再次宣布退位。
1924年,馮玉祥逼迫溥儀搬出皇宮,于是溥儀帶著婉容、文繡和幾位大臣去了載灃的家里,離開了已經(jīng)居住了十幾年的皇宮,開始了自己顛沛流離的逃亡日子。
溥儀的第三次上位是在日本人扶持下建立的偽滿洲國,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并于同年日方承認了偽滿洲國的地位。
偽滿洲國也必須承認并保障日本的特殊利益,所以此時的溥儀毫無實權(quán),只能聽從日本人,連自己的士兵和日本兵鬧矛盾時,也無法出手相助。
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再次稱帝,改元“康德”,此時的溥儀覺得自己大有希望,可以做個中興之君。
但是在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日本戰(zhàn)敗投降,溥儀再次頒布退位詔書,此后再也沒有上位的機會。
溥儀的優(yōu)渥生活
被馮玉祥驅(qū)逐之后,溥儀在北府住了幾天,又逃到了日本駐華公使館,有日本人的庇護,他在那里居住了將近一年,又在日本人護送下,去往天津。
溥儀帶著遺老遺少和兩位妃子居住在天津外國租界的張園,溥儀覺得這里比北京的皇宮舒服的多,沒有那么多繁瑣的規(guī)矩,出國留學(xué)的念頭漸漸淡了。
張園的經(jīng)濟情況雖不如宮里,但溥儀每個月的開銷卻比在北京時大的多,因為他手里有一筆很可觀的財產(chǎn)。
其實就是搬走了國寶變賣換錢,一批一批的倒賣出去,換來自己優(yōu)越的生活。
他給自己買了豪華汽車,還買了高檔的鋼琴和收音機,昂貴的西裝、皮鞋,各種奢侈品不計其數(shù),不厭其多。
最主要的是,他還能擺出自己皇帝的架子,許多外國人還會稱他為皇帝,也經(jīng)常開辦各種聚會,生活過得瀟灑自如。
最終被擒淪為戰(zhàn)犯
1931年的夏天,在日本讀書的溥杰為溥儀牽線搭橋,讓溥儀和日本人混在了一起。
1935年4月6日,溥儀以滿洲國皇帝的身份訪問日本東京,1940年6月26日,溥儀再次訪問日本京都,并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見。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傀儡,溥儀自己也知道,但是他非常享受被人擁簇的過程,所以他坦然面對這一切。
偽滿洲國覆滅后,溥儀準備出逃日本,結(jié)果被蘇聯(lián)人擒獲。
1950年8月1日,蘇聯(lián)政府正式將溥儀及其他戰(zhàn)犯轉(zhuǎn)移到中國,送到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在這里接受了近十年的改造。
這十年里,他開始寫自傳,在東北各地游覽,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帝變成一個依靠自己雙手勞動的合法公民。
溥儀的人生亮點
但要說溥儀一輩子沒什么高光那也是不對的,溥儀也有正義的舉動。
1946年8月10日,溥儀登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連續(xù)幾天出庭作證,面對全世界侃侃而談,說話鎮(zhèn)定而又從容,指證日軍在中國的各種罪行。
他說自己做這個皇帝是受了日本人的威脅,也沒有人身自由,完全由日本人擺布。
1959年,溥儀迎來特赦,并且因為改造良好成為了第一批特赦的人,政府給他開了介紹信,介紹他去中國科學(xué)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工作。
次年,他被調(diào)到了全國政協(xié),負責審核整理文史資料,后來還當上了政協(xié)委員,他自稱獲得了新生。
晚年的溥儀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此前溥儀有過四個合法的妻子。
皇后婉容染上過煙癮,還做過一些不利于體面的事情,淑妃文繡就是登報和溥儀離婚的那個,其他兩個沒有那么傳奇。
晚年的溥儀認識了護士李淑賢,李淑賢也一直陪伴到溥儀去世。
1967年,這位末代皇帝就悄無聲息的去世了,從此湮滅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溥儀是一位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重要歷史人物,他的坎坷經(jīng)歷令人心酸,他同日軍勾結(jié)所犯下的滔天惡行令人痛恨。
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的他身為皇帝卻沒有真正掌握過國家政權(quán),從皇帝到囚犯再到新中國的一名普通百姓,他的身上烙印著那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所有的動蕩和不安。
我們無法去評價這位末代皇帝的功過,因為他是歷史的犧牲品,是封建時代的產(chǎn)物。
但同時他也是幸運的,不同于其他亡國之君,他在晚年得到了新中國政府的優(yōu)待,做一名公民遠比做皇帝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