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畢業薪資能有多高?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最新數據給出了亮眼答案:畢業生首年平均月薪高于廣東省高職平均水平23%,其中信息技術類專業部分學生起薪突破年薪10萬元。
當不少人還在糾結“學歷含金量”時,這所“雙高計劃”院校用實打實的薪資數據證明:選對賽道,高職學生同樣能在產業浪潮中搶占高薪席位。
為何一所高職院校能實現薪資突圍?首先源于其硬核的學科實力。
作為內地首所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高職專科院校,學校的學科布局始終與深圳及大灣區的產業脈搏同頻共振。70%以上專業聚焦ICT(產業,從集成電路到人工智能,從智能互聯網絡技術到物聯網工程,每個專業都精準對接 “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這種“產業需要什么,學校就培養什么”的定位,讓學生在校期間便掌握前沿技術 —— 例如智能互聯網絡技術專業依托國家級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學生可直接參與華為 5G 基站調試、騰訊云服務器運維等真實項目,畢業時已具備1-2年項目經驗,這正是企業愿意為其開出高薪的關鍵。
其次,在人才培養的“精度”上,該校的“鴻蒙班”堪稱典范。
2023年,該校聯合深開鴻、華為在汽車智能技術專業開設首批鴻蒙班;2024年,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緊隨其后擴招。截至目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已開設3個“鴻蒙班”。
這個特色班級由深開鴻、華為與學校共建,企業技術專家直接參與授課,19名“開源鴻蒙教育行業特聘專家”將華為鴻蒙生態的開發邏輯、實戰案例帶入課堂。
此外,還有13名骨干教師次深入企業開展實踐,增強實際操作能力,企業工程師參與開源鴻蒙班授課,直接將前沿技術和產業經驗注入課堂,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在這里,學生大二起便進入“鴻蒙智能家居系統開發”“開源鴻蒙工業物聯網應用”等真實項目,在“3個行業應用實訓室+1個產教融合工作室”中完成從代碼編寫到系統適配的全流程實訓。這種“做中學”的模式,是畢業生輕松入職比亞迪、深開鴻等企業的先天優勢。
最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為薪資提升搭建了直通橋梁。該校建設騰訊、開源鴻蒙、麒麟信創、匯川4個高等工程師學院,分別與中國電子、華為聯合牽頭成立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國家工業軟件兩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引領信創產業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商湯、大疆等專精特新企業共建16個產業學院,更將課堂直接延至企業研發中心。
從整體就業圖譜看,學校的薪資優勢呈現鮮明的“深圳特色”:2023 屆畢業生80.7%留深就業,超50%服務于深圳支柱產業,更有不少畢業生入職世界500 強企業。
重要的是,信息與通信學院畢業生尤其搶手,華為聯合3000余家鴻蒙生態企業設立“鴻蒙開發者”專項崗位,鴻蒙開發崗招聘量同比增長163%。部分畢業生可直接進入深開鴻、華為、比亞迪等生態企業,入職培訓周期縮短30%以上,新生態領域,畢業生三年后職位晉升率達75%以上,此次看來,。
從薪資數據到就業結構,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揭示了職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在產業升級加速的今天,國產核心技術,深度參與華為、比亞迪等頭部企業項目,遠比單純追求學歷層次更具實際價值。
因此,對于的追求高薪的學生,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嘗不是成為一個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