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北邊北極熊虎視眈眈,西南邊陲越南蠢蠢欲動,危機四伏,為了應對這種復雜的國際環境,國家啟動了三線建設。三線建設是一個綜合項目,涉及到的企業有2000多家,不僅僅有關乎國家安全的兵工廠,還有確保民生的配套企業,比如丹河發電廠。
火電目前是常規企業,雖然是電力的主要來源,份額接近70%,但也只是普通的工廠,在三線建設時期卻不一樣,屬于戰備項目,高度保密單位,丹河發電廠就是例子,位于焦作市博愛與沁陽兩縣交界的大山深處,地處沁陽北側的城郊位置,緊鄰丹河峽谷風景區,距離焦作西站不遠,只有20公里的車程。
丹河電廠是國家部署在太行山腳下的能源基地,規劃裝機2臺10萬的火力發電機組,現在來說20萬裝機屬于淘汰機組,那時候卻是巨無霸,占地面積達到800畝,于1968年10月1日動工,兩臺機組分別于1973年10月1日和1975年5月1日投產,屬于高度保密的單位,不但擁有自己的番號480,還有荷槍實彈的警衛站崗放哨。
畢竟是國家級重點項目,丹河電廠都是按照高標準來建設和配置,高峰時期員工達到5000人不說,生活區配套也完善,學校、醫院、食堂、電影院、甚至啤酒廠、火車站等設施一樣不少,當時就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城市”,相當繁華鬧熱,享有"太行山小香港"的美譽。
遺憾的是,丹河電廠的輝煌并沒有得到持續,2008年10月,奧運會剛剛舉辦完,丹河電廠就以“上大壓小”的名義在沁陽建新廠,老廠區被閑置,成了舊址。截止到今日,丹陽電廠已經被閑置了近20年,雖然時間比較長,但廠區還是保存完好,樓房框架都還在,外墻瓷磚仍未脫落,遠遠望去,猶如新的一樣。
令人欣慰的是,丹河電廠雖然搬遷了,老建筑也只剩下框架,但畢竟是三線建設的重點工程,特殊時期承擔了特殊的使命,老職工,周邊市民不會忘記曾經的功勞,每逢節假日,或者說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都會回廠走一走,回來的人多了,宣傳也多了,居然成了網紅景點,吸引不少自媒體人前往探秘。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就拿丹河電廠來說,起源于荒山野嶺,輝煌在三線建設,但終究都是有壽命的,進入新時代,滿足不了社會發展要求,最終被廢棄。結果還是挺不錯,雖然成為三線廠遺址,有老職工的助力,最后成了網紅景點,不得不說還是挺幸福,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