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公布的2024年度“中核集團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里,東華理工大學那可是大放異彩,獲批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
像夏菲教授參與的“熱液型鈾礦理論技術體系創新及應用”項目,直接拿下特等獎;嚴兆彬教授參與的“松遼盆地油氣區地浸鈾資源高效勘查開發重大創新與工程示范”項目,也斬獲一等獎,彰顯出東華理工大學在相關領域的深厚底蘊與超強實力。
作為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府,東華理工大學堅持以核科學、地學為特色,構建了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如今,該校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多個學科領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化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材料科學等5個學科已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些學科的強勁發展,為學校的科研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學科支撐。
再加上東華理工大學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236人,其中專任教師1723人,高級職稱人員714人(正高210人、副高504人)。此外,學校還聘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等20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這些優秀的師資力量,為學校的科研活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障。
科研成果方面,東華理工大學更是碩果累累。前面提到的在“中核集團科學技術獎”中獲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僅如此,學校還有眾多高水平科研平臺。像“鈾資源探采與核遙感”全國重點實驗室、我國首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首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質譜科學與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30余個國家及省部級高水平科研平臺。依托這些平臺,學校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年科研總經費達3.4億元,穩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先后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同時,學校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與二等獎、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90余項,科研成果豐碩。
從學科建設到師資力量,再到科研成果,東華理工大學在各個方面都展現出超強實力。這次在“中核集團科學技術獎”中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完全是實至名歸。
隨著社會對核工業、地學等領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東華理工大學憑借自身的優勢,源源不斷地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現已成為大家爭相報考的熱門院校,值得各位考生優先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