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 一生奉獻:數學名師的堅守
——訪“舍予教育”執行校長朱海清
朱海清,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育學碩士,優秀科研教師,原實驗中學數學教研組長,高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百度受邀簽約王牌講師,數學學科帶頭人,數學競賽教練,“小朱考研”教育創始人、舍予教育執行校長,累計出版數學圖書53冊,同時擔任數學學科命題人,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數學的興趣,注重以人為本和價值引領。
學海無涯 ,指點知識迷津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放眼人群,朱海清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深入接觸就會發現,朱海清的身上擁有作為一名理科教師的獨特氣質:干練、睿智、嚴謹、邏輯性強。
從踏上講臺那一天起,朱海清就在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當好老師、教好學生。他最喜歡的學科就是數學,在他看來,數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許多學科都和數學息息相關,例如,現代物理學,沒有數學就幾乎不可能存在,他相信,幫助兒童和青少年打好數學基礎,將為我國未來的科技發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在工作中,朱海清努力上進,認真負責,在他的教學實踐中,傳授知識是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培養良好的習慣才是根本,這一套教學理念讓朱海清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學生的喜愛以及家長的信任。
去貧苦山區支教過,也在繁華的大城市擔任過教學“明星”,朱海清最喜歡的是靜下心來研究教法、教導學生,他曾利用人教版圖書進行教育科研,取得了顯著成績;提出了“初中數學梯級分組教學”的改革實驗,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及格率,并撰寫了相關論文發表在《四川教育》……這些年來,朱海清累計出版數學圖書53冊。2013年,在全國高中數學競賽榮獲優秀教練員稱號;2015年,榮獲中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教練員稱號;2017年,榮獲在一線數學學科教學教研能力帶頭人稱號;2018年,榮獲重點中學優秀教師稱號;2018年至今,在線上教育公司擔任教研組長一職,負責教師培訓,品控,試講審核和日常一對一教學,小組授課等;2020年,考取了心理咨詢師及家庭教育指導師雙份證書;2022年,創建考研團隊,為全國考研學子提供線上輔導及咨詢,結出教育碩果。
最為難得的是,朱海清始終保持著一顆謙虛、向上的心靈。他默默地、認真地、勤懇地付出,他身上永遠有一種年輕的活力。做教師辛苦,一線教師在教學上要忙于備課、授課、聽評課、找學生談話、設計和批改作業以及進行個別輔導,除此之外,還要參加各種研討、會議;如果是班主任或者學科帶頭人,還必須拿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班級管理上,隨時準備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雜事。為了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做好教學工作,朱海清從不參加太多的應酬,把時間像“擠牙膏”一樣用在提升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面,有的教師面對上級領導檢查,或者本身學問比較高的家長,就會開始緊張,而“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的朱海清,卻非常愿意接受任何挑戰和檢驗,能力也越發突出。
在朱海清看來,這就是教育的意義,與其說自己在教學領域內獲得成果,倒不如說是教育工作一點點地讓自己變得更好。現代人容易精神內耗,而繁忙的教學工作,教會了朱海清把眼光從“小我”提升到“大我”上面,更多地聚焦在做事上,或者更多地聚焦在未來的發展上,相信知識的力量,但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本身。從一定意義上講,教育人生就是一個自我調整、自我檢修的過程,永遠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看待任何事物,并且去積極地探索各種知識在這個世界的應用,要善于改變自己的認識,變現實的壓力為前進的動力;還要立足現實條件,承認現實,從現實出發,去規劃一個未來更好的自己,這也是朱海清希望學生們能通過教育明白的道理。
引領思考 ,啟迪智慧火花
課堂上,不斷設疑問難,引導學生形成從多個角度思考的習慣;當學生對問題有爭議時,不急于揭曉答案,安排學生進行討論……在朱海清的課堂上,同學們沉浸于深度思考、自發探討,敢說、敢問、敢做,朱海清的課堂讓數學變得更有魅力,讓人可以體會到攻克難關的成就感。往往一節課后,學生還常覺得意猶未盡,而朱海清老師則以幽默回應,加強了師生間溫馨而深厚的情感紐帶。
相較于傳統數學課堂,創新的方向就是既要讓學生覺得生動有趣,又要讓學生覺得唾手可得。朱海清老師如“魔法”般的教學,讓一道道晦澀難懂的數學題都變得鮮活起來。他不急于給出答案,而是巧妙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去思考,像一位耐心的向導,帶領著學生在數學“迷宮”里找到出口。讓數學這門大眾眼中的“沉悶課”華麗“變身”為深受學生喜歡的“活躍課”。
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否合格、專業素養是否過硬,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的品質。談到考試重點,朱海清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學考試難度不大,重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的養成上,而九年級的數學是初中數學中最難的一部分,相比初一、初二,學習相對單一和簡單,靠著記憶型學習就可以勉強應對,初三更重視培養邏輯分析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初三學的是新的、更難的知識,并在初一初二的拓展題里加入了初三的知識, 比如二次函數和幾何動點等,而且中考試卷中的難題及壓軸大題多出自九年級內容。而高中,綜合性更強,難度更大,則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學習主動性和更好的數學領悟能力,方可更好的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
在朱海清老師看來,對概念和公式一味地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系,是很多學生數學水平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們看似能努力的刷題,可卻反復做了很多會的題,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針對性的訓練進行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而不能抓住重點。朱海清老師強調,不抵觸數學,充分理解數學的概念、計算背后的算理是學好數學的前提,理解透徹一道題,勝過盲目刷萬題。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后復習、養成記課堂筆記和錯題本的好習慣,以及遇到不懂的題目及時問老師,從而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
在數字化教學方面,朱海清也是較早一批接受并學習直播授課的老師,從剛開始只會簡單地上直播課,到現在學會了錄像、剪輯、特效、加字幕,從一個技術“小白”開始進階視頻技術研究,他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課前學情分析、課上互動、課后評價,能更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點,將抽象的理論講述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化表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開創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錄播和直播課相結合的運作模式。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帶著謙卑的心,朱海清深耕教壇,像一棵不斷向下扎根的樹,用年輪鐫刻時光的重量,而這也正是朱海清“大胸襟”的重要表現。朱海清始終認為,“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自己手里。”教師要有胸襟,有一顆裝著學生的心,要尊重常識,不放棄自己的教育理想,要在學生的心中播下智慧、創新的種子。
春風化雨 ,演繹數理乾坤
朱海清的赤誠和專業,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與愛戴,成為他們心中的良師益友。而在朱海清心里,也有一本清晰的“賬”:哪個學生穩重懂事,哪個學生外柔內剛,哪個學生活潑調皮,哪個學生細膩敏感……這些美好的記憶,不僅是歲月的見證,更是他傾注心血的無聲注解。
為更好地幫助每個學生,朱海清堅持“有教無類,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教育理念。除了幫助學生,很多時候,他也會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交流,為學生制定動態成長方案,讓每個學生在被關注和呵護中成長。每年的逢年過節,都有家長或學生發來祝福短信,在朱海清的幫助下,很多同學都走出了迷茫,改變了人生,有的學生成績不再偏科,有的學生考上了心儀的初高中,有的學生考研成功,有好幾名曾被其他人判定“不適合學數學,不是學習料子”的同學,也成了受同學敬佩的“學霸”。
“青春當拼搏,方不負韶華。”在工作中,朱海清樂此不疲。他以赤子之心,行至誠之道,知行合一,不改初心,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團隊管理工作,均展現出了超乎年齡的成熟、穩重與高效,將每項任務都處理得井然有序,更是不吝嗇給年輕老師分享經驗,和團隊一起交流,共同進步。這種默契的協作,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管理模式:“成就你就是成就我自己”,這既是團隊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教育人之間薪火相傳的默契。
教育者,非為以往,非為現在,而專為未來。正如朱海清老師經常所說的那樣:“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希望。”愿教育之光,照亮更多求知者的前行之路,在新時代的畫卷上,共同描繪出教育強國最美的模樣,點亮更多逐夢者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