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宣布“九天”無人機將在6月底實現首飛,它的出現,將是美國航母編隊的夢魘。這下美國大片里的科幻創想照進了現實,但是美國人卻高興不起來了。
“九天”無人機外形獨特,采用了大展弦比平直翼和翼梢小翼的設計,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氣動效率,還優化了升阻比,使得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更加穩定和高效。
發動機采用背負式布局,不僅為機身內部騰出了更多空間,還使得機身線條更加流暢,有效降低了飛行阻力,提升了飛行性能,關鍵是好維護、好制造。尾部的H型尾翼巧妙地避開了發動機噴流的干擾,讓飛行更加穩定。
“九天”無人機的腹部設有一個可更換的機倉,這是其最大的亮點。這個機艙可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快速更換內部配置,實現多種功能的切換。它能夠容納幾百架小型無人機或幾十枚小型巡飛彈,形成了一個“空中蜂群”作戰體系。
這些小型無人機和巡飛彈可以執行偵察、監視、電磁干擾、目標定位以及自殺式攻擊等多種任務。對敵方目標進行多種飽和式打擊,可有效突破敵方防空系統的攔截。此外,機倉的快速更換能力,使得“九天”無人機在兩小時內即可完成任務類型的轉換。
“九天”無人機機身尺寸和殲10差不多,翼展要長一些,搭載渦扇發動機后,最大飛行速度可達70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為1.5萬米,這個高度已經能夠有效規避大部分防空火力的威脅了,美國MQ-9“死神”無人機在它面前就稍遜一籌了。
在滿荷載任務下,“九天”無人機的續航時間仍可達12小時以上,最大航程超過7000公里,滯空時間超過12小時。它的攻擊范圍覆蓋整個印太地區,對關島、迪戈加西亞等戰略要地均能執行蜂群式攻擊。
它的智能控制系統支持自主飛行、任務規劃和實時避障等功能,可以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中自主執行任務,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飛行路線和作戰方案。高效的渦扇發動機和90千瓦的任務載荷用電功率,可以給上面搭載的光電雷達供電,確保了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九天”無人機在戰時該如何使用呢?
并不是在后方當老六,隊友打完后,它再上前收割。相反,它是作為開路先鋒用的,在面對航母編隊等強敵時,“九天”無人機可在航母編隊的防區外釋放無人機蜂群。這些小型無人機借助高空滑翔和自身攜帶的電力飛行,能夠逼近航母編隊,不斷消耗對方的防空彈藥,從而為己方的反輻射導彈和高超音速反艦導彈等主攻武器創造有利條件。
如果對方選擇克制,小型無人機雖說不能把萬噸軍艦炸沉,也能讓上面的雷達、艦載機、飛機跑道等設施全部報廢,讓它們變成一條廢船,總之能讓敵人陷入兩難境地。
除了在海戰中發揮價值,“九天”無人機還能為陸軍提供有力支援。
它可以在火線后方的安全地帶投放大量無人機和巡飛彈,配合我國先進的人工智能抗電磁干擾熒光通訊技術,使無人機蜂群能夠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穩定協同作戰,給敵方陸軍造成極大殺傷,有效支援作戰行動。
這就是工業強國的底氣,別的國家用無人機,得靠一個一個飛手來操控,解放軍直接空中“批發”。
在“九天”無人機的機翼下方還配備了8個外掛點,可以掛載1000公斤級的制導炸彈,如雷霆系列衛星制導炸彈、藍箭系列激光制導炸彈等,反艦、攻堅、拆樓都可以。
此外還可掛載霹靂系列中距空對空導彈、遠距離A射B導擊殺最強四代半也是可行的。超視距作戰只要能把導彈帶上天就行。
“九天”無人機還能用于運送人員、傷員以及空投物資等,其6噸的載重能力足以運輸一個合成營的槍支彈藥和食物,差不多能夠滿足維持一周作戰的物資需求。
當然,它也有很大的改進余地,如果能垂直起降和折疊機翼就更好了。比如,在“九天”無人機背部加裝一個共軸雙旋翼,同時減少機身展弦比,并將發動機后移,以此開發出垂直起降版本。
這樣的改進將使“九天”無人機具備更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兩棲攻擊艦等海上作戰平臺的使用需求。特別是和076進行配合,與攻擊11一起做高低搭配,會很不錯。因為兩棲攻擊艦甲板面積有限,所以折疊機翼更有優勢。
另外,“九天”無人機稍加改裝就能變成無人預警機和無人反潛機。總之,可以肯定的是,解放軍以后能把它改成各種版本,它的通用性能實在太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