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桌子先生 圖|ins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可可姐導讀:
真正的精英,不應該是多么高大上的履歷,也不是多么顯赫的背景。真正為弱者發聲,那就去與弱者共頻;真正同情他人的苦難,那就去揭露世界的陰暗面。
哈佛女孩蔣雨融,是真的“紅”了。
這個來自中國青島的女孩,因為在哈佛畢業典禮一番激情昂揚的發言,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蔣雨融演講的題目,叫《守護我們的人性》。
她說,她感受到人類命運的休戚與共,每個人的處境都和自己息息相關。
她慷慨激昂地說:
“如果世界上有哪個女性買不起衛生巾,我就會更窮。如果一個女孩因為害怕騷擾而逃學,我的尊嚴就會受到威脅;
如果一個小男孩死于一場他沒有發起、也從未理解的戰爭,我的一部分也會隨他消亡。”
情到深處時幾乎落下淚來。
最后她總結道:我們有不同的語言,但有著共同的人性,“我們并不是靠著證明彼此的錯誤而崛起,而是靠著拒絕放棄彼此而崛起。”
這般天下大同、美美與共的格局,在國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國外媒體追捧之,盛贊在她的發言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外國網友甚至稱她的格局,完爆特朗普。
國內網友對她的評價卻經歷了兩極反轉。
一開始,大家都很自豪,因為這是哈佛有史以來第一個發表畢業演講的中國女生。
呼吁關注弱者,本身是一種大愛的表現。
可隨著蔣雨融更多身份信息被扒出,網友的態度立馬從欣賞有加,變成了口誅筆伐。
據蔣雨融自述,她來自普通家庭,少年時代充滿了心酸和悲苦。
從小父母離異,自己跟著母親顛沛流離。
初中上了一所“菜校”,還遭遇了校園霸凌。
全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重點,到國外留學,一路逆襲到哈佛。
前半生總結下來一句話:缺席的爸,顛沛的媽,霸凌的同學,上進的學霸。
無非就想證明一件事,自己的成功不靠拼爹,沒有背景,都是后天的努力,是小鎮做題家的逆天改命。
可你的小鎮,我的小鎮好像不一樣。
真正的小鎮做題家,是為考上大學坐十幾年的冷板凳和做不完的題海。
而蔣小姐的小鎮呢?
首先是她口中的那所農民工子弟多的菜校。
網友發現,這所學校在青島說不上數一數二,但也是區重點,根本沒有那么多差學生。
更何況前幾天她的母校還發文回憶過她在校的豐富多彩的學習時光。
既是學習委員,帶頭成立過學習小組,還富有才藝,經常上臺演出,堪稱六邊形戰士。
這跟我們印象中被霸凌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啊。
更不用說,她那段話里就差直白地說農民工子弟素質差了。
不是說好人人平等的嗎?
更讓人質疑的,是她的求學路線。
考上重點高中后,蔣雨融通過GCSE統一考試,進入英國學術最嚴格的高中卡迪夫中學。
這所學校是出了名的精英教育。
除了正規課程,還有馬術、樂器、野外露營等一系列的課外活動。
每年光是學雜費,就要8萬英鎊。
就算是十年前,也不會低于6萬英鎊。
蔣雨融說自己的學費來自獎學金,而卡迪夫給國際學生最高獎學金,也只有1萬英鎊左右。
英國那種精英式教育和我們不一樣,它再怎么看重你,都不可能免除你的食宿費。
蔣雨融再怎么優秀,每年的花費都至少要4、50萬左右。
三年下來就是一百多萬。
哪個普通人家能負擔得起?
高中畢業后,她又先后進入了華威大學和杜克大學學習。
這些美國名校,每年的開銷又要大幾十萬。
粗略算算沒有4、500萬,培養不出蔣雨融這樣的人才。
像她說的父母對她不管不顧,僅靠自己優秀上進,可能嗎?
至于她后面待的哈佛肯尼迪學院,更是無數權貴的集中地。
從貴族高中,到美國本科,再到頂級研究生院,這是典型的精英路線。
需要的不單單是能爆金幣,更需要家庭掌握的渠道和信息資源。
中國的中產家庭很多,但是能復刻蔣小姐精英路線的沒有幾個。
因為大多數人的渠道不通。
而蔣小姐的渠道有多厲害呢?
看看她牛逼閃閃的履歷就可以:
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發會)做實習生,后來又到外蒙古首相辦公室實習,畢業后進入瑞士信貸和Probitas投資公司工作,考哈佛時對方還給她寫了推薦信。
不拼爹,沒有父母的鋪路,真正的普通人努力八輩子也夠不到這樣的門檻。
果不其然,當蔣雨融父母的身份被扒出,一切都能說通了。
她的父親是上面提到的綠發會的執行主任。
當時蔣雨融能進入哈佛深造,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收到綠發會理事長周某的推薦。
這事兒當年綠發會官微還宣傳過。
蔣雨融的父親還在文章尾部親自致感謝辭。
這裙帶關系板上釘釘,蔣小姐再怎么不承認也改變不了她吃了爹媽紅利的事實。
所謂的勵志大女主,實際上就是個背靠資源的財閥二代。
人們為什么對她的發言觀感變差?
不是反對她的內容,也不是質疑她的優秀。
而是她利用特權,吃盡紅利還不自知。
反而裝出一副圣母姿態,對弱者的困境擠出一滴假惺惺的眼淚,就想要享大家的敬仰和歡呼。
這樣吃了肉還要砸吧嘴的行為,恰恰是沒有任何同理心的表現。
她高談闊論的那些話題,什么“女性衛生巾,戰爭的棄兒”。
看似深刻,但都是泛泛之談,并沒有多少言之有物的反思。
她生活在云端里,對普通人的現實缺乏天然的共情,因而無論她表現得多么悲天憫人,在我們眼中都是一場虛偽的表演而已。
網友最反感的,也不僅僅是蔣雨融這種何不食肉糜的心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越來越發現,普通人的苦難,已經成為了精英階層自我標榜的時尚單品。
他們大力鼓吹所謂的人權,所謂的平等。
要關心弱者的處境,聽到遠方的哭聲。
但實際上呢?
入學時用自己的社區志愿工作,貧困地區執教,環保保護的履歷當作敲門磚,畢了業轉頭就把簡歷投給華爾街的金融公司和咨詢公司,投入資本的懷抱。
這才是蔣雨融這類的精英們真正讓人反感的地方。
他們口中的人文關懷,對弱勢群體的幫助,實際上只是用來給自己裝點簡歷的點綴,以達到進入常春藤名校的目的。
張口閉口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傾聽遠方的哭聲。
等到進了名校,轉身就拿著名校精英的身份奔向華爾街,奔向來錢最快的行業。
不是說為人民服務嗎?
怎么心懷大愛的蔣小姐,畢了業沒回國建設家鄉而是去了瑞士信貸呢?
說到底,那些感人的口號,不過是她用來給自己鍍金的模板,迎合大眾的人設,從未落到實處。
但凡她真正關心窮人的處境,真正為婦女的困境而擔憂。
都會付諸行動,而不是喊著干巴巴的口號博人眼球。
如果真的關心戰爭對人的掠奪,那就勇敢為正在遭遇戰爭的國家發聲;
如果真的關心女性的處境,那就為婦女兒童正遭遇的現實問題吶喊;
如果你真的關心弱勢群體和那千千萬貧窮的人們。
那你應該像扎根大山,不惜犧牲生命的黃文秀一樣;
應該像從聾啞人家庭中走來,學習法律為聾啞人謀求權益的手語律師唐帥一樣;
應該像從華坪女高考出去,學成后又回到華坪繼承張桂梅衣缽的老師們一樣。
而不是只會說漂亮話,對窮人的苦難擠兩滴虛偽的眼淚,就當作是自己的勛章。
看似心懷大愛,實際上精英教育只將她培養成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這也是人們無法對她那份發言共情的深層原因。
用底層的悲苦凸顯自己的富有同理心,自己的人文關懷,讓這出精英下凡的鬧劇變得更加諷刺。
這種空洞的同情就像是一場道德表演,只讓人覺得虛偽和扎眼。
從董小姐,到黃楊鈿甜,再到蔣雨融。
上半年每個大的熱搜話題,都有共同之處。
那就是這些靠著父輩的資源和努力上位的少爺小姐們,不低調就算了,反而要將他們占盡紅利的勝利姿態塞到普通人的嘴里惡心人。
也撕開了一個慘烈的現實,那就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底層苦難的人,注定永遠無法和普通人共情。
再道貌岸然,也不過是精英們夸張的表演。
再把自己包裝成多么富有愛心的樣子,都改變不了她們內心的功利。
幾乎是蔣雨融發言的同一時間,在麻省理工大學畢業典禮前的活動上,一位畢業生當眾譴責以色列對加沙發動戰爭。
甚至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和以色列的合作關系。
哪怕她因此被驅逐校園,被禁止參加畢業典禮。
真正的精英,不應該是多么高大上的履歷,也不是多么顯赫的背景。
而是能夠用自己的所學所感,去真正改變那些弱者的境遇,讓人們真正看見它們的處境。
沒有腳踏實地的付出,沒有切身體驗的感受,無論精英們的發言多么感人肺腑,普通人也只會覺得莫名其妙。
真正為弱者發聲,那就去與弱者共頻;
真正同情他人的苦難,那就去揭露世界的陰暗面。
再鼓舞人心的口號,都不如為弱者做一件實事。
否則,再怎么努力想要把自己包裝成光鮮體面的“文明人”,也改變不了功利主義的本質。
PS.碎片化時代,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在文章結尾給我們點一個或??,你的支持就是繼續創作的動力!
作者:桌子先生,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可讀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聲明:文章內容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評論區留言進行刪除。)
你若喜歡,點個 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