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當粽葉的清香彌漫街頭,有這樣一群人用無償獻血的方式詮釋著大愛的力量和節日的溫暖。在杭城,在獻血屋里、獻血車旁,許多愛心人士用挽袖之舉,讓這個傳統節日充滿生命守護的溫情。
家庭傳承:獻血達人帶侄女播撒愛心種子
在湖濱步行街獻血點,“獻血達人”張秀粉的十年獻血之路讓我們為之動容。自2015年首次獻血以來,她已累計獻血3600毫升。6月3日,她帶著17歲侄女來到獻血屋,填表、征詢、初篩、獻血等全流程順利進行著。“獻血既是助人也是助己,看到自己捐獻的血液能幫助到他人,覺得非常值得。”張秀粉的話語讓侄女深受觸動,小姑娘也表示:“明年滿18周歲,我也要像姑姑一樣獻血救人。”這份從“個人善舉”到“家庭傳承”的接力,成為公益精神最生動的延續。
初次嘗試:朋友相伴完成初次獻血愛心
在運河廣場獻血屋內,江奇芳在好友張夏時的陪伴下,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獻血。獻血時,她略顯緊張,隨后露出釋然的笑容:“其實沒想象中可怕,獻完血感覺很有意義!”作為獻血“老面孔”的張夏時則在一旁鼓勵道:“奉獻的路上從不孤單。”這個端午,兩人用勇氣與陪伴,為節日增添了互助互愛的溫暖底色。
廿年堅守:從醫家庭用熱血詮釋生命敬畏
在龍翔獻血點,馬瑞娟的21年堅守堪稱傳奇。累計獻血4300毫升的背后,是從醫家庭對“血液挽救生命”的深刻認知。“家人常說,每一袋血液都可能是別人的‘生命希望’。”她不僅自己堅持獻血,還常給孩子科普獻血知識,讓這份對生命的敬畏從“熟悉”走向“傳承”。如今,孩子已能熟練講解獻血常識,延續著這份愛的接力。
粽葉飄香,愛心續航。無論是家庭傳承的溫暖、初次獻血的勇氣,還是廿年如一日的堅守,這些故事都串聯著同一個主題——用熱血守護生命,讓公益成為風尚。
這個端午,當人們剝開粽葉品味傳統時,更有一群人用熱血詮釋著“奉獻”的時代內涵。他們的故事或許平凡,卻讓傳統節日閃耀出最動人的光芒。
來源:獻血服務一科
編輯:丁婷婷
審核:獻血服務一科
責編:嚴儼、徐瑤瑤、鄭珊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