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一旦放飛自我的時候,根本停不下來。
余承東在2025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表示:“大家看到,這個公司只做一款車,就賣爆了,雖然他的產品可能不是那么好,但能賣得很爆啊,無論他的質量,甚至他的這個智駕能力都很……就因為他有強大的品牌能力、流量能力。
余承東還說:我說的話可能有點過頭,媒體助理在下面讓我不能說。我告訴你,按華為的質量標準,有的車廠它一臺車都不能發貨,連出廠的資格都沒有……
余承東的話引發了很大爭議,被業內認為是暗諷小米,從昨晚到今天,盧偉冰、雷軍、王化接連疑似回應余承東,小米高管已經是組團上陣,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也疑似加入,表態“不能把用戶當小白”,一場惡戰似乎在所難免。
最初是昨晚盧偉冰發文,疑似回應了余承東的這番話,他指出:不論是SU7的賣爆,還是YU7獲得比SU7更高的關注和期待,都是以強大的產品力為基礎。小米汽車的成功,是小米價值觀小米模式和小米方法論的成功!莫言說: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
然后是雷軍今天同樣是引用了莫言的那句: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并曬出了他們上個月的成績,交付量28000臺。
然后接下來又曝出雷軍刪除了疑似回應余承東的“詆毀”原文,原因眾說紛紜,有網友表示原因可能是,這句“詆毀,可能也是一種仰望”壓根不是莫言說的。
接下來是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上陣,他在微博發文,也疑似對余承東昨日在車展上的演講言論進行了回擊,他表示:“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青睞。很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
余承東的外號就叫余大嘴,百度百科的介紹是,這源于余承東介紹產品總拉踩對手,而余承東自己對這個外號的看法是:“我有時候說話可能看起來不太謙虛,其實是給團隊提要求必須做到,不給自己留后路,背水一戰。”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內涵誰,其實一目了然了。
不少人認為余承東真性情,但還是要收斂,要管住這張嘴,他每次開發布會,都是語不驚人誓不休,很容易引發爭議,所謂爭議,就是認同與反對他觀點的人都是大面積存在。
比如支持他的人當中,大V萬能的大熊認為:余總發言很勁爆,其實你仔細看看,要么是實話,要么是常識,當下說實話和尊重常識的太少。這不能不說是行業挺悲哀的地方。
他認為余承東只是說出了事實。從評論區看,認為余承東說了實話的網友也不少。
也有網友說:華為界系許多車品質、體驗碾壓小米,銷量卻只有小米的零頭。這事怪不得他惱火,擱誰身上也不服。電池、智駕、品質、體驗,全方位領先小米,可就是賣不過小米。
但反對余承東的認為,余承東這張嘴給華為招黑,這可能也是華為界系賣不過小米的原因之一。
有備注為科技行業高級網絡工程師的網友指出,不是很喜歡余承東這種口氣,在公共場合堂而皇之的踩同行,這種行為不是那么坦蕩,都有點不像華為了…
該網友認為:華為最初也就只有問界一款車,也沒用華為的智駕,從極狐的華為智駕宣傳到正式商用耗了兩年時間,從L2到近似L3也花了不少時間,總得給別人一些時間唄。
一些網友看來,小米賣的好,固然有流量與品牌能力,但誰都是從無到有,小米作為一個新生,需要給一點包容與時間。華為當初也是這么過來的。
看的出來余承東的哀怨,明明自己的車,產品技術都過硬,為什么賣不過小米,這或許值得深思。當然,把余承東逼得炮轟對手的時候,往往也是形勢不容樂觀的時候。
我國新能源汽車這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行業走到今天,市場已陷入存量用戶的爭奪,價格戰一輪接一輪,各家廠商壓力都很大。
前有長城魏建軍提出“車圈恒大論”內涵比亞迪,后有余承東“有些車廠產品不好但是因為強大的流量能力賣爆”內涵小米。這都是新能源車企增長焦慮癥爆發的外露。
從魏建軍到余承東,他們的焦慮在于,行業的發展,讓他們固有的價值認知被打破了。
魏建軍一直堅持的認知是“車企一定要有利潤。” 他不止一次的反對國內廠商打價格戰,“賣一輛,虧一輛。降價10萬如何保證質量?”魏建軍說,在持續內卷的市場環境下,部分車企過度追求市值和股價,通過偷工減料、犧牲質量安全的方式進行低價競爭,嚴重威脅行業健康發展和產業安全。
而余承東的困惑在于,他一直認為做好產品,就有用戶買單,但他現在看到的情況卻不是如此,或許在他看來,問界這么好的產品賣不過小米,這是讓他想不通的地方,其實他的那番話,也有對消費者不識貨的幽怨。
余承東還呼吁,不能以最差的成績來限制行業發展或者將其定為行業標準,要鼓勵先進,否則社會無法進步。他表示,一個人拖后腿,亂搞,對用戶體驗是災難,然后整個行業集體遭殃。
怎么理解他這句話?在筆者看來,余承東是對產品要求很高的一個人,對自己對行業都有要求,中國新能源產業雖是百花齊放,但也魚龍混雜,水平參差不齊,雖然都稱之為新能源車,但技術與產品底子與質量標準差距其實很大。
他可能也看到了一種現象,有些車企一旦出事——包括自燃、失控或者智駕安全事故,往往會連帶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口碑,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均值與信任度,他希望廠商回到產品價值的競爭上來。
無論是魏建軍,還是余承東,他們都有對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一種擔憂。
這也是余承東的觀點也得到了部分消費者認可的原因。而在小米高管輪番上陣之際,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也加入了進來,他在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指出:不能把用戶當小白,把伙伴當牛馬,把公眾當觀眾,把意見領袖當演員!如果這樣,我們這個行業還能走多遠?
“彎道超車不要變成彎道翻車,當信任出現裂痕,修復它的成本就會幾何倍數上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互聯網思維和資本估值不能成為野蠻生長的理由!”
他的這番觀點,也被業內與網友暗指支持余承東。從目前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已到了淘汰賽的節點,在刀兵相見的肉搏戰關口,指望行業和和氣氣已經不太可能,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這不是壞事,畢竟,真理越辯越明,在當下的淘汰賽階段,新能源汽車要向哪個方向走尤為關鍵,行業需要反思者與吹哨人,新能源汽車作為國民經濟第一支柱,在行業產品創新陷入停滯,增長趨緩,營銷戰、價格戰持續開打的當下,需要有人發出警示之語,把行業競爭拉回正道,這也是保持新能源產品可持續發展與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