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音樂學院的精心籌備與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2025年6月2日,天津音樂學院陳氏二胡弘旋館揭幕系列活動盛大啟幕。活動以弘旋館揭幕、二胡非遺傳承與藝術發展研討會、陳氏二胡藝術講述演奏會三大板塊為核心,吸引了二胡藝術領域眾多專家學者、演奏家及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二胡藝術傳承發展的重要時刻。天津音樂學院副校長包洋出席本次活動。
下午2時,陳氏二胡弘旋館揭幕儀式在莊重熱烈的氛圍中舉行。陳氏二胡藝術創始人陳耀星,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弘旋館館長陳軍,原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歐景星,原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史寅,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高陽,澳大利亞悉尼中樂團團長李福華,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楊雪,黃淮學院豫派二胡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民等嘉賓出席。天津音樂學院包洋副院長率先發表致辭,他強調弘旋館的落成是學院推進二胡藝術傳承創新的關鍵一步,學院將依托這一平臺,深化教學改革與藝術研究,為培養二胡藝術人才、推動民族音樂發展貢獻力量。
隨后,館長陳軍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弘旋藝術館的深遠意義與學院創新舉措。他指出,弘旋館的設立不僅是對陳氏二胡藝術的系統梳理與展示,更是天津音樂學院在民族音樂教育領域的創新實踐。學院將通過館內資源整合、學術交流、實踐教學等多元方式,探索傳統藝術與現代教育融合的新路徑,推動二胡藝術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的協同發展。
創始人陳耀星在發言中,滿懷感激之情,對所有參會嘉賓的到來致以誠摯謝意,并特別感謝天津音樂學院為陳氏二胡藝術傳承搭建的優質平臺,他期待未來與學院攜手,共同推動二胡藝術薪火相傳。
隨著嘉賓們共同為弘旋館揭牌,這座承載著二胡藝術傳承使命的場館正式投入使用,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嘉賓們共同合影留念,記錄下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瞬間。
下午3時,二胡非遺傳承與藝術發展研討會于弘旋館內召開。陳耀星、陳軍、歐景星、史寅、高陽、民樂系黨總支書記鄭悅文、民樂系副主任王展展、李福華、楊雪、郭民、民樂系各教研室主任、相關專業教師等主講嘉賓圍繞二胡非遺傳承、藝術創作、演奏技法、教學模式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從陳氏二胡藝術的獨特傳承脈絡,到新時代二胡藝術在創作與教學中的創新方向,嘉賓們各抒己見,結合自身豐富的藝術實踐與教學經驗,從理論與實踐層面為二胡藝術發展建言獻策,推動活動向學術縱深邁進。
當晚7:30,陳氏二胡藝術述說演奏會精彩上演。原上海音樂學院黨委常委史寅率先登臺,以生動的講述帶觀眾回溯陳耀星青年時代的藝術探索歷程,為演奏會拉開序幕。緊接著,天津音樂學院學生張嘉文、張嘉琪姐妹攜手登臺,傾情演繹由陳耀星、陳軍改編的《桃花渡過》。樂曲中江南絲竹“搶當讓路”的精妙韻律,在姐妹倆的默契配合下展現得淋漓盡致,贏得現場觀眾陣陣喝彩。
隨后,原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歐景星深情講述陳耀星在教學中的點滴往事,再現師徒間深厚情誼;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章海玥以一曲陜北抒懷,生動詮釋陳氏二胡獨特的演奏技法與藝術魅力。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陽分享陳軍學琴故事與陳耀星多元藝術成就后,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陳軍攜手第五代傳承人陳依妙,帶來陳軍創作的《廣德玄武》,激昂澎湃的旋律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最后,陳軍全面總結陳氏二胡藝術在不同發展時期的藝術成就與傳承脈絡,全體參會嘉賓與天津音樂學院師生共同奏響經典二胡曲《戰馬奔騰》,鏗鏘有力的旋律為演奏會畫上圓滿句號。
此次陳氏二胡弘旋館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是傳統藝術與學院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典范。活動不僅將二胡藝術理論研究提升至新高度,更在院校合作模式探索上取得突破,實現藝術實踐、教學與理論研究的有機統一。未來,天津音樂學院將以弘旋館為依托,持續深化教學改革與藝術實踐,致力于培養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音樂人才,推動二胡藝術乃至民族音樂事業蓬勃發展,為中國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