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寶龍美術館內,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療愈之旅悄然啟幕。當麥積山石窟的千年微笑邂逅“星星的孩子”的奇幻筆觸,由閔行區民政局組織的寶龍美術館“星語藝境”美育計劃第三期活動《麥積山·伎樂飛天壁畫繪制藝術創作》溫暖上演,十組孤獨癥家庭開啟了一場藝術與文化的獨特旅程。
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環節,《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千年回響》展覽以百余件珍貴展品勾勒出麥積山石窟的壯麗圖景。展覽涵蓋泥塑佛像、洞窟壁畫、石雕造像碑、復制洞窟等137件麥積山石窟精品,其中文物精品62件,一級文物達12件,臨摹品75件。系統呈現了麥積山石窟從北魏至明清的藝術演變。步入展廳,孤獨癥兒童與家長凝視著泥塑佛像的慈悲微笑、飛天壁畫的飄逸靈動,星寶或駐足細觀,或輕聲提問,藝術的感染力悄然打破隔閡。通過“鑿山為境”“有相美學”“塑影鑿痕”“千年流光”四大板塊,星寶們得以穿越時空,感受石窟藝術中蘊含的精神信仰與匠心智慧。
觀展結束后,活動進入藝術創作環節。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星寶以麥積山泥塑風格為靈感,用黏土與畫筆勾勒心中的飛天與伎樂。從學習傳統線條的流暢韻律,到體驗“塑繪結合”的獨特技法,星寶在動手實踐中感知中國古代雕塑的審美變遷。一件件充滿童趣的泥塑壁畫作品逐漸成型:有的飛天衣袂飛揚,有的伎樂手持樂器翩翩起舞,每一筆每一畫都折射出星寶對美的獨特理解。
作為滬上首個深度聚焦孤獨癥兒童關愛的美育支持計劃,“星語藝境”以文化為媒、藝術為橋,在區民政局指導下,構建起“藝術療愈+文化賦能”雙核驅動的創新服務模式,旨在為孤獨癥兒童及家庭提供科學、系統的藝術支持與指導,探索公共文化機構參與特殊群體社會服務的創新模式,也為“星星的孩子”點亮通往世界的藝術之窗。“我們希望用文化之鑰開啟特殊群體的藝術星門,讓藝術成為他們連接社會的橋梁。”寶龍美術館相關工作人員說。
據悉,該計劃將以每月兩期的頻率持續至年底,依托2025年重磅展覽——《回響:寶龍美術館美育系列展》與《穿越時空的凝視: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千年回響》兩大文化IP,聯合專業力量精心策劃活動,讓“星語藝境”美育計劃療愈更多孤獨癥家庭。
圖文:區民政局
編輯:臧尊
初審:岳順順
復審:方雨斌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