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至18日,一場融合自然藝術與文化多元的藝術盛宴——《大地的韻律》自然之聲國際藝術大展(Nature’s Symphony: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在珀斯市政廳(Perth Town Hall)隆重舉辦。
本次展覽由澳大利亞西澳分會(UNAAWA)、西澳浙江聯合會(WA Zhejiang Association)、The Lantern Collective等中澳多家機構聯合主辦,由亞太人文學院作為學術指導單位,The Lantern Collective 創意策展團隊和國際藝術策展人劉冰山共同策劃,本次活動共邀約了70余位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超過150件,涵蓋繪畫、書法、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
展覽期間,兩場富有深度的互動課堂成為亮點:“通過藝術實踐探索領導力”(Hands-On Leadership Through Art)由國際藝術家 Danny Deng主導,觀眾通過畫筆與指尖顏料創作參與“共繪長卷”,在藝術互動中體驗團隊協作與情感共建。
文化共創,引發可持續發展思考
本次藝術展不僅展示了藝術美學,更作為一個跨文化共創平臺,探討了人類與自然、個體與社會之間的深層連接。展覽作品多從自然節奏、生態危機、文化身份等角度出發,喚起公眾對環境議題與文化共生的關注。
開幕式亮點紛呈,文化交融共鳴深遠
5月15日晚,《大地的韻律》國際藝術展在珀斯市政廳盛大揭幕。嘉賓云集、氣氛熱烈,這場跨文化藝術盛宴不僅展現了視覺美感,更拉開了一場關于自然、共生與和平的深度對話,以對 Whadjuk Nyoongar 原住民土地的致敬開場,彰顯對多元文化與尊重的承諾。
國寶,136*68cm,2025年春
藝術評論:
李樹文先生擅畫國畫山水、人物、花鳥,但更衷情于畫馬。他常說:馬的寓意非常好!馬有堅定頑強的品質,有只求付出,不求回報,有甘當坐騎的奉獻精神,有敢愛敢恨的性格,它忠實于主人,忠實于朋友,更有一種奮力拼博勇于進取的精神。自古至今人們對馬的佳稱有:天馬、烏騅、汗血寶馬、赤兔、汗血寶馬、八駿、九逸、千里馬等。人們對馬的贊美詞句有:一馬當先、馬到成功、龍馬精神、萬馬奔騰等,這些佳稱美譽無不流露出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李樹文先生畫馬,這也最能反映他鮮明的藝術個性,表達其深刻洞達的思想和內心澎湃的情感,他以水墨表現奔馬、立馬、群馬,或神采英發,或生機勃勃,在筆意上運用寫意風格的畫馬技法寄托情懷。為了畫好馬,他經常深入生活,去牧區、養馬場、賽馬場寫生,對馬的肌肉、骨骼以及馬的習性神態進行細致觀察,為畫馬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李樹文先生筆下的馬墨酣淋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氣勢磅礴,雄健瀟灑,豪氣勃發,形神俱足。李樹文先生畫馬,以馬喻人,托物情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畫馬構圖嚴謹,用墨考究,點點墨跡注入了他幾十年的人生感悟及筆墨功夫。騏驥生絕域,鸞鳳豐高翔,云龍飛遠駕,天馬自行空。人生如馬,奮蹄永向前,追求心中夢想,愿他筆下之馬在神州廣袤的原野上永遠馳騁……
在和李樹文先生交流時,他說:有時真的羨慕那些癡的古人,對一叢菊,對一株梅,對一池蓮,對一杯酒,不需好言媚世,活的率真,更本真,所以他一直學著,向古人借意境,向今人借激情,活在癡的世界里,癡是一個溫暖的線索,是一個精神上的寄托。
我很喜歡這句話一一書畫是一次沒有終點的靈魂探索之旅,因為人生只有一次這樣的機緣。
祝愿李樹文先生永遠陶醉在自己的書畫世界中,創作出更多愉人悅己之作。
美術評論家: 余曉東
共鳴自然之韻,期許共生未來
在全球文化多元與生態挑戰日益緊密交織的當下,《大地的韻律》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一次以藝術之名發起的文明對話。正如澳大利亞西澳分部主席Randhir所言:“藝術是推動和平與合作愿景的天然伙伴。”
本次展覽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界的共同支持與參與,感謝所有嘉賓、志愿者與合作方,讓自然的旋律在珀斯市政廳奏響,讓中澳文化在交流中愈發和諧動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