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醫療保障局官網一則公開通報引發震動:瀾滄一康復醫院因偽造、變造醫療資料騙取醫保基金高達58萬余元,被處以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行政罰款205萬余元的頂格重罰,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間隔七月的兩次檢查
2024年11月23日,云南省醫保局在專項飛行檢查中發現,瀾滄某康復醫院于2023年至2024年9月間,通過篡改病歷、偽造B超及檢驗報告單等手段,虛增醫療服務項目騙取醫保基金。
經核查,該院違規金額達586977.24元,被全額追回。依據《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監管部門對其處以4倍罰款2054420.34元,并終止其醫保服務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該院此前就已因醫保違規被“盯上”。2024年4月,瀾滄縣醫保局根據舉報線索突擊檢查,發現其康復理療項目存在“陰陽賬本”:治療登記次數遠低于醫保系統上傳次數,涉及拔罐、針刺、小針刀、隔物灸及推拿治療類等12項服務,違規收取城鄉居民醫保基金61330元及職工醫保240元。
當時,監管部門僅作出追回費用、約談負責人的輕度處罰,未料間隔七月的飛檢“回頭看”,查到其更加嚴重的違規真相。
康復領域仍是整治重點
2025年,國家醫保局聯合地方部門持續加碼監管,通過“飛行檢查+專項治理”雙軌并行,嚴打醫保基金濫用。
僅云南省近期就查處多起典型案件,其中康復科違規被通報的醫院不在少數,例如:某中醫院開展“微針針刺”治療時按穴位收費的超標準收費行為;某私立醫院開展“電針”治療時,同時收取“局部浸潤麻醉”費用的重復收費行為等。
當前醫保基金監管已形成“零容忍”高壓態勢,康復領域更是重點盯防區。醫務人員需時刻謹記:治療行為直接關聯基金安全,任何偽造文書、虛記項目、超標準收費等行為,必將面臨協議解除、高額罰金乃至法律追責。
尤其自2025年“駕照式”記分制度實施以來,監管利劍已直指個人執業行為。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各位從業者務必以該康復醫院為戒,嚴守診療規范與醫保紅線,切勿心存僥幸。
· 歡迎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文章來源:醫保局官網、康知了
編輯丨云自閑
本文系“康知了”綜合整理創作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部分內容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