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
該縣擬撤銷縣第一人民醫院和縣第二人民醫院。
為什么要撤銷?
原因是醫療資源分散、公立醫院建設投入重復。
公開資料顯示,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131醫院,1988年8月移交霍邱縣人民政府成立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是一家三級綜合醫院,擁有“一院三區”,下轄13家分院,醫院編制床位1000張。2024年門診量42萬余人次、手術1.2萬余臺次、出院患者5萬余人次。
霍邱縣第二人民醫院的前身是霍邱縣醫院,成立于1948年10月,1988年8月更名為霍邱縣二院,是一家二甲綜合醫院。醫院編制床位800張,“十四五”規劃醫療總床位2800張。
兩家醫院,規模并不小。
為什么,還要撤銷?
霍邱縣衛健委表示,是為了避免“低水平惡性競爭和大型醫療設備等重復性投入建設”,解決“優質資源分散、大而不強”的困局。
由此可見,醫院再大,如果不強,只是低質量的互相內卷,和基層醫療機構搶病人,不能留住高難度疾病患者,院外就診率居高不下,亦將會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
當然,對這兩家大而不強的縣級醫院,并不是一撤了之。
而是撤銷、重組。
將兩家合并為一家,組建霍邱縣人民醫院。
不再保留霍邱縣第一人民醫院、霍邱縣第二人民醫院牌子。
牌子不保留,但兩個院區,依然各自保留。以“三甲”醫院創建為載體,優化學科分布,推動兩個院區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充分挖掘現有設施潛力,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就醫與診療條件,建設具有較高綜合實力、專科特色明顯、優勢學科突出的三級綜合醫院,
新組建的縣人民醫院,確定為正科級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由縣委衛健工委管理,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實行“統一管理、學科分設”運行模式,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提高運行管理質效和決策科學性。
近日,霍邱縣衛健委已就該項目,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當前,一場深刻重塑醫療資源格局的醫院合并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卷全國。
從“強強聯合”到“強并弱”,再到中小醫院“抱團取暖”,這一浪潮呈現出多種形式和層次,正深刻重塑著我國醫療資源。
一時間,公立醫院合并重組的勢頭洶洶。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數十家公立醫院,被官宣撤銷或者合并。
更有數據統計,僅2023年一年,全國二級公立醫院合并、降級、升級、撤銷就達到了126家。大并小、強并弱,或強強結合,公立醫院的“兼并重組”正在各地頻繁地推進。
原因多方面,經歷了過去十幾年的高速擴張,醫療系統出現結構性的資源過剩,供需失衡之下,醫療系統低效運營的過剩產能,悄然開始出清。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醫保異地結算渠道的打通,大三甲醫院多院區建設,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速,中小型醫院合并、轉型或將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常態。
這些年醫保控費、藥品加成取消,檢查費用大降,DRG/DIP支付方式全面推開等原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促進下,公立醫療機構合規成本、人力成本以及運營成本等核心支出壓力驟增,再加上政策、資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短板,在競爭中逐漸被醫療市場邊緣化。
可以預見的是,醫療行業出清期已至。
這種合并潮,才剛剛開始,大家要理性看待這種現象,因為這是醫療體系從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型的關鍵一步。
盡管目前多是在政策引導和生存壓力的倒逼之下,但公立醫院合并潮,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通過科學規劃和政策支持,合并,的確是有望優化區域醫療資源配置,提升整體服務能力的一個1+1大于2的舉措。
個人覺得,撤銷合并重組為一家,是解決不大不小縣級醫院未來出路的根本兼治的辦法。
至少,比所謂的醫聯體,要來得真實徹底。
因為醫聯體由于各家院區經濟獨立核算,薪酬待遇各家各自豐儉由人,結果導致了更多的,只是上級醫院對下級醫院各種資源的引流,各懷鬼胎,互相算計。
這就好比當年日軍侵華,淞滬會戰,列強在上海,就沿著租界畫了一道線,各自在外面打,別打到過界就行一樣。
然后,就有電影《八佰》四行倉庫的奇怪場景,一邊戰火紛飛,一邊喝著咖啡看戲。
你和誰合作賺錢,做深度的利益綁定,就是一家人。
不能深度利益捆在一起,相互之間,沒有共同的利益,那就一定會臺面上逢場作戲,臺下面是你死我活的資源競爭。
放在現實世界的醫聯體里,平時吃飯、聊天、呼師喚友,都不足以證明你們關系好,只有彼此金錢利益死死捆在一起,關系才能真的鐵,才能相濡以沫的真正牽手風雨同舟。
溫瑞安《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小說中,曾提到元十三限修煉過名為“傷心小箭”的武功。
練成之后,能以手臂為箭,將內力釋放出來,形成無形之箭,直擊對手心臟,一擊建功。
溫瑞安是我很喜歡的一名武俠作家,傷心小箭是一種很浪漫的武功。但是箭,不能沒有靶心,不然飛得再高再快,也不知道會落到何處去。
我想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醫療是個特殊的行業,公共財政這一塊,一定要勇于擔當起來。
醫院合并是為了能活下去,但活著,一定不能成為醫院的目的。
搞錢是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為了搞錢。迷路的世人走了太遠,已然忘了初心。
醫客說
當兩家曾“各自為戰”的醫院合二為一,當全國中小醫院從“內卷”轉向“協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資源的高效配置,更是醫療體系從“量”到“質”的蛻變。正如溫瑞安筆下的“傷心小箭”——箭無靶心則空,醫療無初心則偏。合并潮的意義,正在于讓醫院“活著”,但更要讓醫院“活得有意義”: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社會承擔更堅實的健康責任。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老葉說醫,作者葉正松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