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身后無人,心里也空無一人”這個形容時,我仿佛被什么狠狠擊中了。我想反駁,我愛我的家人,我在有了自己的愛人后和他感情也非常好,我自認為他們都是住在我心里的人,但為什么聽到那句話時仿佛心里地震了?
后來,我知道了關系和關系是不一樣的。我看到和親近之人的關系里的愛恨糾纏,自己深陷于幼時一些經歷帶來的復雜感受中,這些感受變成不同的模式,影響著此刻我建立的新關系。我們總是有這種能力,能把一些新的關系改造成和舊有關系相似的產物。又或者就是按照舊有關系的模板來建立的“偽新關系”。
我很難從這么多疑惑里理出線頭,于是找了一個人來幫我。
很感慨,我和我的咨詢師已經一起工作三年了。我們工作一年左右時,我常常在想,咨詢師到底給我帶來了什么幫助。我總是想不起來咨詢師具體跟我說了什么,我對每一節咨詢是有感覺的,但我記不起具體的內容。一開始我會因此焦慮,擔心自己記不住是不是等于白花了錢,又或者那節咨詢里咨詢師沒有說很多引發我思考的話,會不會也是浪費了一節的時間。
我會因此不滿,在忍無可忍時鼓起勇氣說出我的不滿。咨詢師就是咨詢師,很穩定,從我的不滿里抽絲剝繭談到我的恐懼和不安:我害怕沒有被人放在心上。
看上去是我在擔心自己沒有記住咨詢師的話,其實是我擔心咨詢師沒有記住我,沒有在意我。
我想起小時候第一次搬家,那個家并不豪華,也談不上有多舒適,甚至很多地方還顯得非常簡陋。但在那個家里積攢了非常多快樂和不快樂的體驗。在搬家的末尾,小小年紀的我獨自一人站在曾住過很久的空蕩蕩的屋子里,看著墻壁上留下的家具印痕,仿佛眼前又重新看見這間屋子原本的模樣,仿佛我們今天不用離開。那一刻“空蕩蕩”的感覺像一根針,穿過皮膚和骨骼一直扎進心里。
咨詢師告訴我,雖然那時我很小,但已經能清楚地感受到分離和喪失帶來的痛苦。她說我來咨詢,也像是一次搬家,從原先的感受里,搬到一段新的關系里。這可能也是一種分離。她說我不確定這次“搬家”會不會順利,她這個“新家”能不能帶給我好的感受,甚至她所代表的新家到底歡不歡迎我,會不會把我放在心上,會不會還讓我感受那種空蕩蕩的感覺。
她知道我的害怕,也知道我的渴望和擔憂。我知道她知道以后,突然安心了。
但這依舊沒有讓我感到我們的關系變得緊密。我也看過很多文章,聽過很多課,我渴望著那些描述里與咨詢師相互信賴、相互成就的感覺,也渴望和咨詢師能建立起一段和我以往的關系都不同的關系??晌也恢涝撛趺醋觯撟鲂┦裁?,我也說不出口想和咨詢師更親近的話。
我開始覺得每周大老遠跑去咨詢室很麻煩。疫情使我們的工作轉到線上,即使疫情結束我也沒有再回到地面,在家里視頻咨詢非常方便,也讓我感到自在??蛇@種自在也讓我不安,好像明知道一個好客體就在不遠處,只要我愿意我就能見到真實的她,但我依舊選擇用隔開的方式見面。我也曾鼓起勇氣跟咨詢師討論這種矛盾的感覺,但始終認為她就在那,只要我想就能去見到她,竟然真的再也沒有去見過真實的她。
直到某種分離突然降臨。
有時我會想,所謂的人沒有歸屬感到底是一種什么感覺。無論小時候的幾次搬家,輾轉寄住在親戚家,還是嬰兒期沒記憶時吃百家飯,以及長大以后上學、工作、成家,不斷更換生活的城市,有的人好像總是在不斷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即使最終在一處落定,可很難說究竟哪里是自己的歸屬。曾經生活的故鄉已經許久不曾回去了,父母也離開了故鄉,故鄉的含義也變得很模糊了。自己在安家的城市越待越久,但還是沒法把這個城市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故鄉。
也許歸屬感說的不是自己屬于哪里,或者哪個地方屬于自己,而是一個人無論在哪里都能把生活的網鋪開,能讓周圍的一切和自己產生關聯的能力。
始終找不到歸屬感,或許是因為自己并沒有真正的和周圍的生活建立聯系。看起來是在人群里進進出出,每天工作,與不同的人見面、互動,但心與周遭可能有一層薄薄的看不見的膜隔著。真正能夠探入自己內心的人和事太少了,無論生活多久都很難找到歸屬的感覺。
此前我覺得,我在咨詢師那也沒能找到歸屬感。她像是只有一個局部的形象,淺淺地留在我的生活里。我一直這么認為,直到有一天她告訴我,因為突發的情況,三個月后她要去另外一個國家待一年,接下來的時光里我們依舊可以保持線上的工作。
那一刻我對這個信息沒有什么感覺,我們一直都是視頻,好像她在哪里對我而言都無所謂??墒沁@件事盤踞在我心里,我常常會想起她要走了。我的咨詢師要走了,但又好像沒有走,無論她在哪我們依舊每周能見一面,但她不再待在那個我想見就能去見到的地方了。意識到這一點時,有一種要分別的痛苦慢慢涌出來。
我跟她說我沒想到她要離開的這件事會讓我有這么多感受,我們的關系也沒有中斷,可我依然覺得她要去很遠的地方了,好像見不到了。一邊說,我一邊泣不成聲,我想起很小的時候,放學回家遠遠的看見家里沒有開燈,就驚慌失措覺得媽媽又出門去幾十公里外的地方工作了,什么時候走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也不知道,沒有電話能聯系,只能無言地等著。我的咨詢師沒有對我分析什么,只是安靜看著我,從她的眼神里我知道她明白我此刻的感受,也明白我的悲傷是因為什么,更明白她也透過此刻正在看小時候那個獨自待在黑屋子里默默流淚的我。
她邀請我在她離開前去工作室見面。那已經是她離開前的最后一次會面了,我再次見到她,沒有久別重逢的感覺,就仿佛上周剛在這里見過面。她依然會在我說很長一段話時眼神有點不聚焦,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跑神,我也依然會對此有點緊張,擔心自己不夠吸引她的注意,也有點生氣,咨詢師怎么能跑神。這次見面既特別又尋常,是我們幾百次咨詢里的一節,也是一次對她馬上要去異國他鄉的告別。
這次見面之后,我們地理意義上的分別沒有再激起我的分離之苦,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原來她早就在我心里了。我是那么在意她,希望她一直在我能觸摸到的地方不要離開,不要改變。而我也回憶起,我遇到很多令我情緒起伏,或者難以承受的事時,第一個想起的也是我的咨詢師。我在想等到了見面的日子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她,把我的憤怒也好,委屈也罷通通告訴她。
有點像小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要回去告家長,也不是為了讓家長替自己出頭,就是希望能有一個親近的人知道這件事,知道自己遭受了什么,是什么感覺。
原來她從很早開始就是我親近的人,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也可能是我不敢相信,會有一個人一直待在那個位置上,允許我將她看作是自己親近的人,不會嘲笑我,不會譏諷我,也不會利用我的依賴來傷害我或者使用我。
我也問過我的咨詢師,有沒有把我放在心上。問出這樣的話稍微有點羞赧,我記得當時是帶著一股怒氣才問出了口,她很認真回答我,有把我放在心上,在我們見面的時刻也始終在思考和感受我。其實我是知道的,人和人的相處除了語言還有非常豐富的感受,我能感受到咨詢師對我的專注和善意。也許她在技術上并沒有多么精妙或者高超,但在情感上她在努力理解并接近我,她對我好奇,也始終在看著我,這些給我帶來的安穩的感覺甚至超過了技術起到的功效。
也許這也是為什么我不會刻意記住咨詢師說的話,但記住了咨詢帶給我的感受。如果要說變化,我開始對小區的鄰里們好奇,甚至交了一些鄰居朋友們;我還跟小區里的流浪貓關系匪淺,也記住了哪個角落種了櫻桃,哪個角落春天會開巴掌大的花。
我依然會感到孤獨,偶爾還會被“空蕩蕩”偷襲,但我知道我的心里不再是空無一人。姑且把我的咨詢師放進來為我坐鎮吧。
想想也很奇妙,有時候某些分離反而會讓人和人靠得更近。我和我的咨詢師依舊每周見面,我經常會忽略她在很遠的地方的事實,不過我也在等她重新回來,期待著繼續每周不辭辛苦地去見她。
BREAK AWAY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