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23篇原創筆記
前言
昨天午餐,食堂大廚端上拿手絕活:紅燒鳊魚。
別人紛紛對著肉嫩刺少的魚腹下筷時,只有我獨自選擇魚背。
同事感嘆:“還是白哥仗義,從不跟我們搶。”
我故作鎮定,表面云淡風輕,實則心底竊喜。
因為在我看來,魚背肉質緊實,魚腩口感肥美,遠比魚腹好吃。沒想到這個無心舉動,卻讓他被感動。
所以說:單位里,感動別人的,可能是誤會;自我感動的,大多是幻覺。
01 金額再小,也別為公事自掏腰包
前不久,同事吐槽,開公車出去辦事,違章停車總被扣分,老實停車又沒人報銷。
另一位同事語出驚人:“你把辦事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不就好啦?要是來不及,你就每隔20分鐘把車開出去重新進停車場。”
我很無語的同時,發現一個事實:
他們默契的對開自己車辦公事絕口不提。
想起年輕時做銷售的那些年,時常面臨停車費、高速過路費、誤餐費,我嫌貼票麻煩,報銷流程又慢,要么拖久了忘記,要么索性自己墊了。
總覺得,為一些小錢斤斤計較,既不大氣,也沒格局。
直到離職時想止損,卻被告知超過報銷時限,更沒人稱贊自費是美德,我終于明白:
單位流程只尊重憑證,而非人情;報銷規則只看金額,而非奉獻精神。
你可以為部門墊付打印紙,也可以為接待客戶貼上打車錢。但請記住,事后及時報銷不是摳門,而是對規則的尊重,更是對自我的保護。
02 問題再大,也別用人脈關系搞定
網上有句話說:“人這輩子,一定要有這3種朋友:教師、醫生、警察。”
深以為然。
很多時候,不是要用人脈走捷徑,而是有人脈時,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但你想過沒,當你在單位遇到難題,又恰好你的人脈能幫忙解決時,該怎么辦?
10年前,我所在的公司遇到件糟心事。本來對方就蓄意挑釁,同事沒克制住情緒一時沖動,更給了對方索要巨額賠償的理由。
領導情急之下找我,希望我出手相助。
不忍心同事受煎熬,我沒多想,便通過人脈多方聯系,很快將事態平息。
本來沒當回事的我,后來聽說公司高層為了此事,宴請多人作為答謝,卻漏掉我和我的人脈時,突然感覺無比寒心。
如今回想起來,我可以笑自己傻,也可以罵公司壞,但更該清楚的是:
世界上最沉重的債,就是人情債。為了工作奉上私人資源,即使有利益兜底,也千萬別被蒙蔽,這不是互惠互利,而是給關系埋下隱形地雷。
03 利益面前,謙讓是最差的選擇
我國有句古話:“吃虧是福。”
其實,我挺贊同的,但有個前提:除了在單位里。
我相信,升職加薪面前,沒人會傻到拱手相讓。但千萬別忽略單位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利益,以為適當謙讓就是“高風亮節”的體現。
事實是,利益面前,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心理學早有驗證,“討好型”的謙讓,不會受人尊重,反而會催化輕視,更是親手將自我價值貼上廉價標簽。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把本屬于你的年終評優資格讓給年輕人,因為這份榮譽和獎金你已拿到手軟,早已微不足道。
那你試試,他們會由衷感謝你,還是認為這是他們自己應得的?又或者那筆獎金,他們會不會分一部分給你,或者買份小禮物送你?
單位里,爭取利益不會讓人覺得你瑣碎小氣,因為這本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維護價值秩序的底線。
退讓,永遠不會讓自己的路更寬,只會把自己的底線推向越來越不利的位置。
寫在最后
有句話說得好:
“人生只吃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從來不是穿著體面,也不是善于游走于場面。
而是懂得摒棄“自我感動”的情面。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