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除了傳統節日,我們還有著眾多的外來節日——所謂的“洋節”。
通過搜集網絡資料,簡單匯總以下幾個被列為法定假日的節日:元旦、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
本文圖片由文心一言繪制。
1.元旦
中國傳統社會的元旦并不是公歷(陽歷)新年的第一天,通常把農歷的第一天作為“元旦”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采用公歷,將公歷1月1日稱為“新年”,但未正式命名為“元旦”。1914年1月,北洋政府改農歷元旦為“春節”,陽歷歲首為“元旦”,并頒行天下。1949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元旦實際上是一個標準的“洋節”。
2.三八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或“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
兩年后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此后的幾年里,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游行活動。1908年,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和享有婦女選舉權等。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獲得選舉權。
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主題是反對戰爭,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等問題。
1917年3月8日,俄羅斯彼得格勒數千名女工舉行示威游行,抗議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沙皇專政,要求“面包、和平和自由”。
1921年9月,第二屆國際共產主義婦女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正式將每年的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此后,“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
1975年聯合國正式確認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聯合國網頁介紹國際婦女節起源除以上事件外,還提到1909年美國社會黨人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聯合國從1975年開始,每年于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194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成為法定節日之一。
近幾年,所謂的“女神節”是不是有點變味了?
3.五一勞動節
五一勞動節在聯合國的正式名稱是 “國際勞動節” 或 “國際工人節”(英文: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聯合國雖未直接設立此節,但通過國際勞工組織(ILO)推動全球勞工權益,將其視為核心紀念日。
五一勞動節起源于 19 世紀末美國芝加哥的工人大罷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為了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舉行大罷工。
國際勞工組織(ILO)作為聯合國負責勞工問題的專門機構,在五一勞動節期間通常不會舉辦特定活動,但是通過制定和推廣國際勞工標準等方式,推動全球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和改善。
ILO 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和建議書,明確了勞動者應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勞動標準,如《強迫勞動公約》(第 29 號)、《廢除強迫勞動公約》(第 105 號)、《最低年齡公約》(第 138 號)、《就業歧視公約》(第 111 號)等,要求各成員國遵守,以消除強迫勞動、童工、就業歧視等問題,保障勞動者的結社自由、集體談判權、平等就業權等基本權利。
國際勞工組織相關活動:
五一前后,國際勞工組織會發布關于全球勞動就業狀況的報告。如《世界就業和社會展望》報告,分析全球就業趨勢、勞動市場狀況以及不同地區和行業面臨的就業挑戰等,為各國制定勞動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國際勞工組織曾發表主題聲明,強調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勞動條件改善等重要議題,呼吁各國政府、雇主和工人組織共同努力,推動實現體面勞動。
ILO于1999年正式確立體面勞動概念,涵蓋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收入分配、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勞動者權益的維護以及社會對話等方面。
國際勞工組織制定了《體面勞動宣言》,明確了體面勞動的四大支柱,即就業、社會保護、勞動者權利、社會對話,并將其作為所有政策的中心目標,引導各成員國制定相關政策和采取措施,促進體面勞動的實現。
體面勞動VS勞動光榮,你喜歡哪一個概念?
4.六一兒童節
1925年8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關于兒童福利的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國際兒童節”的概念,并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但未確定具體日期。
六一兒童節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場慘案。
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在捷克斯洛伐克利迪策村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屠殺:納粹德國軍隊為了報復,槍殺173名15歲以上男性村民,焚毀村莊,將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其中88名兒童被毒氣殺害。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以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
1931年,中華慈幼協會提議設立兒童節,國民政府把兒童節的日期定于4月4日。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宣布廢除舊兒童節,改用6月1日。
聯合國相關組織在國際兒童節會開展多種活動。比如: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宣傳兒童權利保護的重要性,如發布宣傳資料、舉辦線上線下的主題活動等;開展針對兒童的福利項目,如提供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營養保障等,改善兒童的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兒童參與文化藝術展覽、演出等活動;推廣兒童教育理念和方法,為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助兒童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不同國家兒童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聯合國人口基金:開展與兒童健康相關的項目和活動,如提供母嬰保健服務、開展兒童健康教育等,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關注兒童的性別平等權益,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反對性別歧視和暴力侵害兒童行為,促進兒童的平等發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展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兒童參與式發展規劃等項目,為兒童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機會。
我們的兒童節都有哪些活動呢?
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