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Summer
2025暑期
嘉定非遺之美
活動時間:7-8月
當蟬鳴撞上盛夏
當假期遇見非遺
這個夏天,拒絕空調房里的躺平!
來一場探尋文化根脈
傳承嘉定非遺瑰寶之旅
在此特推出
《全國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
系列研學課程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1
非遺in安亭一日
「非遺:藥斑布印染技藝」
安亭藥斑布誕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創始者為安亭歸氏,因此,安亭藥斑布又稱“歸氏藥斑布”,是當時安亭最盛名遠揚的紡織產品。藥灰是藥斑布生產工藝中最重要的輔料,具有附著力強、干時不易脫落、清洗方便等特點。藥斑布圖案鮮艷亮麗,具有防蛀、防霉等功效,長期儲存不褪色、不霉變。
2009年,藥斑布印染技藝,入選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安亭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9點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大來時間博物館
體驗時鐘DIY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安亭老街
登臨永安塔
體驗非遺藥斑布印染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永安塔門票、大來時間博物館講解費;
▲大來時鐘DIY體驗 ,藥斑布印染體驗;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7月29日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2
非遺in婁塘&
新成路街道一日
「非遺:婁塘塌餅制作技藝」
自古以來,上海地區一直流傳著“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教化嘉定食婁塘,武舉出在徐家行”的民謠,婁塘古鎮以“食”文化為特色而遠近聞名。婁塘塌餅,正是婁塘美食文化的特征。婁塘塌餅在原有塌餅的制作方法、種類和食用習慣等方面進行了改良和創新,體現著婁塘當地濃郁的社會風情,具有社會性、家庭性和風俗性的特征。
2019年,婁塘塌餅制作技藝入選嘉定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魯班鎖制作技藝」
魯班鎖是建構于榫卯結構的木工作品。嘉定徐行的木匠世家孫氏曾要求徒弟出師時能做“升籮”(木質盛具),形神即似大號特制魯班鎖,對制作工藝有很高的要求。傳統魯班鎖制作技藝項目自落地新成路街道十多年來,已逐步形成并完善出一套結合手工鋸、刨、鑿、銼、鉆的技藝方法,開發特色魯班鎖二十余種,已在各種文化活動中得到積極推廣與應用。
2023年,魯班鎖制作技藝入選嘉定區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婁塘&新成路街道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9點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婁塘塌餅非遺傳承館
體驗婁塘塌餅制作體驗課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江南秀野文化園
體驗魯班鎖制作技藝體驗課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婁塘塌餅制作體驗課 ,魯班鎖制作技藝體驗課;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5日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3
非遺in嘉定新城
&馬陸一日
「非遺:蘇繡」
嘉定的蘇繡技法源于傳統蘇繡,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有“繡衣而豹裘者”。嘉定地區保留了蘇繡的傳統工藝,在改革開放初期“嘉定繡花廠”引領下,逐步發展出獨有的風格和體系。用刺繡模擬出水墨的質感,呈現筆斷意連的效果,以達到繡出不是畫作,勝比畫作的作品。其傳人歷經四代在嘉定地區從事蘇繡工藝,集合傳統技法,繡制作品,并堅持開展宣傳、創作、推廣等公益活動,對于傳承蘇繡工藝,展現嘉定民俗、推進藝術審美、弘揚江南文化等都有長足益處。
2021年,蘇繡入選嘉定區第十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嘉定新城&馬陸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9點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嘉定蘇繡非遺實踐基地
體驗非遺蘇繡課
參觀混知書店&“有點藝思”蠟像館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馬陸葡萄主題公園
體驗葡萄采摘
參觀嘉源海美術館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蘇繡技藝體驗課;
▲馬陸葡萄園門票&葡萄采摘費用;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7日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4
非遺in南翔一日
「非遺:南翔小籠饅頭制作技藝」
南翔小籠傳承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南翔小籠味道鮮美、膾炙人口,是一份寶貴的美食文化遺產。南翔小籠每兩面粉制作10只饅頭,每只加餡3錢,折褶18個,形成皮薄、汁鮮、肉嫩、餡豐的特點。
南翔小籠饅頭制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海派雕塑瓷制作技藝」
海派雕塑瓷傳承自景德鎮雕塑瓷,由李建(李子木)將該技藝帶到上海,扎根嘉定,將海派精神與江南文化融入雕塑瓷技藝中,創造出新的藝術風格。海派雕塑瓷制作需經模印、鋃嵌和鏤、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藝操作再經高溫燒煉才能完成。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為圓雕、堆雕、鏤雕、浮雕、雕鑲、雕刻等種類。
海派雕塑瓷制作技藝入選嘉定區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南翔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8:30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古猗園&南翔老街
體驗南翔小籠饅頭制作技藝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釋凡美術館
陶藝體驗課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古猗園門票;
▲南翔小籠饅頭制作體驗課,陶藝體驗課;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12日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5
非遺in江橋一日
「非遺:八分園搪瓷制作技藝」
中國搪瓷發端于1916年的上海,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唐云、穆益林等優秀畫家別具匠心的設計風格,以及搪瓷無鉛無鎘、耐酸耐堿、清潔衛生的特性,受到百姓家庭青睞,成為“家家有、人人用”的日用器皿。八分園重振搪瓷設計、工藝等文化創意之路,潛心鉆研、用心守護傳統搪瓷文化“活”靈魂,在繼承百年搪瓷技藝的基礎上堅持創新發展。2023年八分園搪瓷制作技藝入選上海市嘉定區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古琴斫制技藝」
古琴斫制技藝采用桐木、杉木或梓木配以天然大漆、鹿角霜、硬木、蠶絲等材料,經過選材、造型、槽腹、合琴、配件安裝、靠底漆、裱布、灰胎、打磨、髹漆、定徽、安足、上弦等十幾個步驟、一百多個環節,利用四季不同的溫度、濕度變化將其面板、底板、配件、灰胎等應力完全釋放才能夠穩定,全部工序完成約兩年以上。中間槽腹的制作、古琴的外形、演奏的手感、音色的審美等需要斫琴師長期經驗的積累,反復實踐、重復調整和不斷提高演奏水平方能完成。
古琴斫制技藝入選上海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江橋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9點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八分園
搪瓷杯手繪藝術體驗課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江上橋文化園內靜樸坊
體驗古琴講座藝術課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搪瓷杯手繪藝術體驗課 ,古琴講座藝術課;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沉浸式體驗與實踐
近距離與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話
感受和傳承嘉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嘉定非遺研學課程 06
非遺in嘉定老城(州橋)
&徐行一日
「非遺:徐行草編」
徐行草編是嘉定最有代表性的工藝品之一,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高度的審美價值,徐行也因此有“草編之鄉”的美譽。
徐行先民利用黃草桿莖編織成玲瓏精致的生活用品,綴以色彩鮮艷的花紋圖案,精細美觀,輕巧方便。如今的徐行草編品種多樣,式樣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致,具有民族特色。徐行草編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盤扣」
嘉定的盤扣制作技藝傳承自老上海灘的裁縫溫孝文,經溫美全、構月霞三代有序傳承,在嘉定開辦了盤扣研習所。常見制作方法是將絲綢制成盤條并拗出造型。軟質盤條多用于海派旗袍的連接處,專注實用;硬質盤條以造型為主,專注美觀獨特。自20世紀以來,海派旗袍對中國女性的服飾風格影響深遠,而盤扣作為海派旗袍的點睛之筆,也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升華。
盤扣入選嘉定區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in嘉定老城(州橋)&徐行一日
課程安排
上午
早上9點嘉定區圖書館新館門口集合乘車
參觀徐行草編展示廳
體驗徐行草編
中午
午餐(簡餐)&稍事休息
下午
參觀州橋老街&嘉定竹刻博物館
前往談頌旗袍文化社
體驗盤扣制作技藝
研學結束,乘車返回
費用包含
▲空調大巴車費;
▲全程研學導師2名;
▲午餐,安排簡餐;
▲徐行草編體驗課 ,盤扣制作技藝體驗課;
▲意外傷害保險(最高保額30萬元)。
活動日期
2025年8月19日
以上任意非遺線路
報名費用
188元/人
招募人數
每期15-20人
推薦人群
10-15周歲之間
報名方式
登錄“文旅嘉定云”APP
或同名網站進入“眾籌”欄目
咨詢電話
姚老師 15121039976
來源:汽車城文旅
編輯:李藍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