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刷到親子教育的視頻,評論區總有人說:“我小時候挨打挨罵都過來了,現在的孩子怎么這么玻璃心?”
教育孩子早就不是簡單的 "打不打" 的問題了。
現在,很多家庭里悄悄上演著一種更隱蔽、更傷人的“新型家庭暴力”。它看不到任何外在的傷痕,卻能讓孩子的心一點點變得千瘡百孔。
你可能也正在做,但是你不知道,這些方式已經在傷害孩子了。
01
表面溫和,
實則“情緒冷暴力”。
這周三我剛參加完兒子的家長會,有個媽媽跟我吐槽:“我家孩子可調皮了,我現在都懶得罵他,直接冷處理。”
她以為這樣做很理智,不和孩子正面沖突,卻沒意識到,這種沉默其實比打罵還讓人難受。
有時候,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他等來的不是一句“別劃著手”,而是媽媽頭也不回地走開的背影。有時候,孩子滿心歡喜地想和媽媽分享學校里的趣事,卻只換來一句敷衍的“嗯”。
那種被忽視、被冷落的感覺,比任何責罵都更讓人心疼;時間久了,孩子眼里的光也就慢慢黯淡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持續的情感冷暴力會讓孩子大腦中的杏仁核異常活躍,這是處理恐懼和焦慮的區域。
我還認識一個孩子,因為父母總是用冷處理的方式對待他,變得格外敏感。哪怕只是想跟同學借塊橡皮,他都要在心里反復琢磨半天。
他小聲說:“我總覺得自己是在給別人添麻煩,就像在家里一樣。”
當“犯錯就等于不被愛”這種感覺扎根在心里,他長大之后,要么習慣性地討好別人,小心翼翼地活著;要么把自己封閉起來,再也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種傷,比一句責罵更讓人難受,也更難愈合。
02
“假溫柔”的語言暴力。
“你可真厲害,考這點分還有臉玩?”
“別人都能做到,你怎么這么笨?”
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很多家長覺得,只要不說臟話、不爆粗口,就不算罵人。可其實,這種披著“為你好”外衣的羞辱,比直接打罵更傷人。
我同事的女兒朵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朵朵雖然成績一直很好,卻越來越自卑,因為她從小就被她媽媽用所謂的“激將法”教育。
考試如果考了98分,她媽媽第一句話就是:“那丟的2分怎么回事?別以為考得好就了不起。”
學跳舞的時候被老師夸獎,她媽媽卻立馬潑冷水:“這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比你厲害的人多了去了。”
現在她上初中了,每次考試、比賽之前,她都會反復問媽媽:“我要是表現不好,你會不會很失望?”
她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會讓媽媽失望。看到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地笑、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她卻只能把所有的不安和委屈都藏在心里。
這種長期的語言傷害,就像在孩子心上撒鹽,表面看不出什么,可那種疼卻一直留在心底。
有時候,大人隨口說的一句話,就足以讓孩子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給他的成長背上沉重的包袱。
真正的愛,不該是帶刺的話,應該是溫柔和理解,是給孩子勇氣去面對世界,不是讓他一遍遍懷疑自己值不值得被愛。
03
“高期待”的操控性暴力。
這一種傷害最隱蔽,也最常見。
幾乎天底下的父母都在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把自己沒完成的夢想和心理的焦慮,都壓在了孩子身上。
我表弟就是這么長大的。從小到大,他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學奧數、參加各種競賽、目標就是考名校。
高考填志愿那年,他其實很想學計算機,喜歡搗鼓電腦,他父母卻一口咬定要他報金融,說什么“賺錢多、體面、有前途”。
最后,他順從了家里的安排,進了父母理想的名校、學了父母理想的專業,可他卻一點也不開心。
那時候的他,總逃課打游戲,每天都覺得迷茫。他當時還跟我說:“我覺得生活好沒意思,好像做什么都是為了完成爸媽交給我的任務。”
這種以愛的名義進行的人生操控,表面上看是在給孩子鋪路,其實是在悄悄剝奪他人生的選擇權。
愛不是替孩子決定一切,而是讓他有勇氣走自己的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方向,父母能做的是陪伴和支持,不是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讓他背負本不屬于自己的重擔。
其實改變也不難,關鍵在于你愿不愿意放下“權威父母”的架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下次孩子弄臟東西時,蹲下來平視著他的眼睛,跟他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們一起來把它收拾干凈吧。”
如果你在輔導孩子作業,忍不住想批評他時,把“你怎么這么笨”換成“這道題我們再試試,換個思路看看會不會更好?”
如果孩子在做選擇,比如猶豫要不要參加學校的合唱隊,你可以和他商量說:“你對合唱隊感興趣嗎?要不要一起了解一下,看適不適合你?”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無缺、永遠正確的父母,而是愿意承認自己也會犯錯、也在學習和成長的大人。
所以,從今天開始,試著把那些帶刺的話和“必須”、“應該”的要求,換成溫柔一點的“可以”、“要不要試試”。
你會發現,孩子眼里的光又慢慢回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