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6月9日,既是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設定的特朗普政府提交關稅合法性辯護的截止日,也是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的開幕日。
對特朗普來說,兩張談判桌同時擺開,一條生死線橫亙眼前,其關稅政策正遭受內憂外患的嚴峻夾擊。
此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加征關稅屬越權行為。 而聯邦巡回法院又批準政府的請求,暫時擱置相關裁決,并要求政府于6月9日提交證據。
一旦敗訴,特朗普政府的貿易策略將遭受巨大沖擊,其潛在影響不僅關乎美國國內法律秩序的維護,更將對美國的貿易伙伴國、全球出口商、美國進口商產生直接影響。
若特朗普關稅的合法性根基被撼動,則目前各國面臨的解放日關稅將不存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也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從內部來看,特朗普的困境是多方面的。
通脹的苗頭已然顯現,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五月核心通脹將上漲 0.3%,達到四個月來最大漲幅,按中值預測,今年通脹率將首次加速,達到 2.9%。
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成本上升,以及移民政策、減稅預期等其他經濟刺激措施的疊加效應,都在推動物價走高,侵蝕民眾購買力。
這給本就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經濟復蘇進程帶來新的挑戰,也給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治理帶來巨大壓力,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可能進一步上升。
不僅如此,政治層面的動蕩也為特朗普的處境添上一抹陰霾。
馬斯克與特朗普翻臉,作為美國科技界的領軍人物,馬斯克的態度轉變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高層政治人物與商界精英之間的裂痕,反映出政策推行中的利益分歧,已經遭到部分精英階層的反對,削弱了特朗普在科技界原本相對穩固的支持基礎。
與此同時,“大漂亮法案”所導致的共和黨內部分歧激化,更是讓特朗普的政治陣營陷入紛爭。這意味著貿易等各項政策的推進,都將面臨黨內不同派系更強的阻力與質疑。政策的連貫性與執行力都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對外談判的底氣。
在外部,特朗普同樣面臨諸多強硬對手。
歐美與日本在貿易談判中,紛紛對特朗普采取強硬立場,不再像以往一樣輕易妥協。
歐盟在貿易、安全等方面,與美國漸行漸遠,其核心利益得不到美國的足夠關切。面對美國政治上的孤立主義,貿易上的保護主義行徑,歐盟只能強硬捍衛自身權益,加強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抵制與反制。
日本在貿易談判中同樣表現出強硬態度,其背后是對美日、中日關系的綜合考量,試圖在貿易談判中獲取更多主動權,以保障自身經濟利益不受損害。
而中國則利用稀土這一關鍵資源,對美國芯片限制進行有力反擊。 稀土作為現代科技產業尤其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中國以其在全球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對美國芯片產業實施精準反制。
這一舉措讓美國芯片、汽車制造、軍工裝備產業陷入困境,凸顯出特朗普政府在對中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時,低估了中國的反擊能力以及雙方產業相互依存的復雜性,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在貿易摩擦中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和手段。
同時也促使全球其他對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特朗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 “TACO”特點,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更加強硬,也更愿意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特朗普的貿易霸凌,從而逐漸形成對美國不利的國際輿論和貿易合作態勢,進一步壓縮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騰挪空間。
兩張談判桌,一張是美國聯邦法院關乎關稅權力合法性的法律談判桌,一張是中美元首通話后經貿磋商機制下的貿易談判桌,它們共同勾勒出特朗普面臨的生死攸關的時刻。
若其在國內法律挑戰中敗北,同時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又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其關稅政策將難以為繼,美國貿易霸權將遭受沉重打擊,全球經濟秩序也將迎來重新調整的重大契機。
而此次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美國政治與經濟體制的深層次矛盾,以及國際社會對多邊貿易規則和公平競爭環境的強烈訴求,都將成為未來國際關系與全球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持續塑造著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