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元卿《唐獨孤士衡墓志》墓志蓋
▲盧元卿《唐獨孤士衡墓志》全文
《唐獨孤士衡墓志》全稱《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獨孤公墓志銘并序》,長、寬均六十厘米,凡二十三行,滿行二十八字,書丹者盧元卿。墓志近年出土于陜西西安。
墓主獨孤士衡,史籍無載。據墓志所載,其祖先為河南人,曾祖諶,祖丕,父鎮,世代為官,獨孤士衡為家中長子。《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收錄有其祖獨孤丕的墓志銘文。載丕字山甫,于乾元三年(760)去世,春秋二十有三。
志記獨孤士衡有兩位夫人,初娶隴西李夫人,后娶扶風竇夫人。有三個兒子,長子賞,次子應,季子諒。兩個女兒,長女嫁與潞州上黨縣尉沈嶼,次女在其去世之時未及十五歲。唐元和十二年(817)墓主去世,同年九月廿三日祔先祖葬于萬年縣(陜西西安市長安區)山北鄉神禾原。
盧元卿《唐獨孤士衡墓志》
通觀該墓志書法,以隸書書丹,是為唐代隸書的優秀之作。整篇墓志書法溫和厚重,氣息貫通,筆畫略顯裝飾意味。
此墓志書法當屬盧元卿晚年佳作。盧元卿,唐代道士,工篆、籀、八分諸書。
釋 文
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獨孤公墓志銘并序。
通直郎前行大理評事于渾撰。太清宮道士盧元卿書。
維元和十二年六月丙戌獨孤公寢疾,終于安邑里第,享年□十四,其年九月廿三日葬于萬年縣山北鄉神禾原,祔先塋,禮也。公諱士衡,其先河南人。榮曜本枝,周有柱國;史列遺美,世稱德門。駙馬都尉、嵐州刺史諶,諶生通事舍人丕,丕生京兆府參軍鎮,公即參軍元子也。夫孝為百行之先,中允可昇曾氏之堂矣。初仕陜州參軍、尉猗氏、武功、長安三縣,大理評事、監察御史、充京北陸運使、殿中侍御史,賜紫金魚袋。朝廷以三城五原兵食豐備,故有金章之寵焉。司計鄭公元蓄其私憾,繩以他事,竟坐貶萬州司戶,尋量移唐州、隨州上佐。司空嚴公綬統漢南,辟署使府。淮右用兵,襄師備境,拜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停領唐州留務。嚴公方薦其能而競屈其命。嗚呼哀哉!公初娶隴西李夫人,再娶扶風竇夫人。仲尼曰:“合葬非古。”遂窆于先夫人之側。長子賞,哀奉遺訓,奔赴遠期。次子應,自公寢疾,至于屬纊,侍藥之勤,苴枲之貌,皆過于常情。季子諒,幼有至性,行路哀傷。長女適潞州上黨縣尉沈嶼,次女年未及笄。渾與公親且故也,公又托渾以嘉姻諸孤等,愿彰先人履行名實,請述前志,垂于后昆。辭曰:
有唐令德,承周柱國,其儀不忒。
孝實行先,宜享永年,淑問昭宣。
旋領使名,鐵冠詔行,金章寵成。
契闊奔馳,天澤忽垂,累佐唐隨。
公寔膺求,帝命元侯,俾居作留。
京國員來,愁冤不開,玉拆蘭摧。
殮及含禭,孝誠所至,禮物必備。
二室先公,咸閟壽宮,師古酌中。
先親故封,神人葉從,慶告重重。
歸葬高原,反虞前村,盛德長存。
『楚王山書畫院 』搜集整理
內容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