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8llo42779
肌營養不良初期可能只是容易疲勞、四肢乏力,但若逐漸出現肌肉萎縮、行動無力,甚至步履蹣跚,這往往是脾腎陽虛、筋脈失養的信號。
從中醫角度看,肌肉的濡養依賴脾的運化與腎陽的溫煦。若脾腎陽虛,水谷精微無法輸布,陽氣不能通達四肢,則肌肉失于充養,逐漸萎軟無力,甚至廢用。
今天分享一個方子,僅用兩味藥,就能溫補脾腎、升發陽氣,強健肌肉。
黃芪15克、淫羊藿10克。將兩味藥洗凈后,加入500毫升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取汁代茶飲用。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能大補脾肺之氣,推動氣血生化,使清陽之氣上輸于肌肉筋脈,改善肢體萎弱。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被譽為“補腎陽、壯筋骨”之要藥。它能激發腎中元陽,溫通經絡,助長筋骨之力,緩解因陽虛導致的肌肉懈怠。
兩藥配伍,一補脾一溫腎,既振奮中焦氣血之源,又點燃下焦命門之火,使陽氣周流全身,肌肉筋骨得以溫養。
案例分享
一位少年患者,自幼四肢無力,行走易跌倒,近年來肌肉逐漸消瘦,上下樓梯困難,西醫診斷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長期服用營養神經藥物效果不顯,轉求中醫。
辨證屬脾腎陽虛、筋脈失溫,予方:
黃芪、淫羊藿、黨參、白術、巴戟天等。
此方以黃芪、淫羊藿為主藥,健脾益氣、溫補腎陽;輔以黨參、白術增強脾運;巴戟天助淫羊藿溫腎填精。
諸藥協同,共奏補脾腎、壯陽氣、強筋骨之效。
療效如何?
患者服藥1個療程后,自覺氣力漸增,行走較前平穩;連續調理一段時間后,肌肉萎縮未再進展,可獨立完成短距離行走,家人欣喜反饋:“孩子手腳有勁了,臉色也紅潤起來!”
此方適合脾腎陽虛型肌營養不良,若兼有陰虛內熱或濕熱阻滯,需配伍滋陰或化濕藥。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注:本文僅供參考,個體情況不同,具體用藥需臨床醫師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