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印度獲得了天賜良機。
如果這一次他們無法搞定五代機,那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這不,英國人的F-35B,就那樣莫名其妙地壞了,被運到了印度維修,印度人有了近距離接觸五代機的機會。
同時,普京政府又正式批準,將以砸鍋賣鐵的氣魄,向印度交付首批30架第五代隱身戰斗機蘇-57E,并且還有可能移交源代碼和生產線。
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國際軍事領域引發了軒然大波。
巴基斯坦空軍總參謀長也緊急飛往北京,就相關合作事宜進行磋商。
而美國國務院也罕見對此發聲,稱“印俄軍事深化合作可能給南亞地區的穩定性帶來沖擊。”似乎各方面,都對這件事特別關切。
也確實,因為這次雙方的交易,實在是有些太詭異了。
俄方這次的戰斗機交付計劃,簡直堪稱“快進式”。
按照安排,第一批戰機將在2026年底前運抵印度北方空軍基地,并直接投入戰備部署。
俄羅斯方面的支持力度也遠超以往,不僅提供整機,還同意開放雷達核心控制接口、部分發動機熱端技術,并且允許印度在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設立國產化總裝線。
這一系列舉措,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印俄之間“買方服從賣方”的技術交付邏輯。
印度方面也明確提出,要在蘇-57戰斗機上,集成自產的GaN陣列雷達與空空導彈系統。
這絕非簡單地在戰機上貼上國旗那么簡單,而是要從戰機的“神經系統”入手,改寫整機的作戰邏輯。
可以說,這批蘇-57將是印度親手打造、重新定義的“印版五代機”。
其實,早在2019年,中俄之間就圍繞蘇-57出口事宜有過接觸。
但由于俄方遲遲不愿交出核心代碼,談判最終擱淺。
然而如今,俄羅斯卻一反常態,不僅將核心系統對印度敞開,還積極配合其進行國產設備集成。
這一轉變,正是讓世界各方感到不安的關鍵性原因。以往,印度主要依靠進口裝備來“堆砌戰力”。
但如今,它卻拿到了一架世界最復雜戰機的“源代碼”,以此可以系統學習如何打造自己的五代機了。
中國曾經認為,印度的國產五代機計劃,由于在發動機、雷達、機體結構等方面的大量問題,短期內難以對周邊構成威脅。
但此次俄羅斯竟然答應,轉讓的AL-41F發動機熱端制造技術,這對于印度來說,簡直是“國家級突破”。
要知道,這方面的技術,是印度過去30年都無法邁過去的障礙。
即便是印度引以為傲的LCA光輝戰斗機,也只能依靠法制M88或美制GE404發動機勉強維持運轉。
普京的這一決策,已經不是軍售了,更像是直接將進入五代機俱樂部的鑰匙交給了印度。
據印度《國防研究》披露,普京此次開出的條件,遠超當年中國購買蘇-35時所獲得的技術轉讓等級。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面臨巨大壓力,亟需穩定軍工產業的現金流。
其二,普京需要一個不倒向北約的南亞強國作為戰略支點,而印度正是那個在國際局勢中處于“搖擺”狀態的國家。
為了國家的戰略,看來這次普京是準備壓上一部分國家的工業機密,來一場豪賭了。
而在這次的蘇-57項目中,還有一個重大關注點,那就是俄羅斯允許印度將部分裝配與結構改造工作,交由HAL納西克廠完成。
這一舉措讓印度工程團隊得以直接接觸戰機的內骨結構,參與機身調整、彈艙結構重布等關鍵環節,甚至嘗試將蘇-57的布局經驗應用于自己的AMCA平臺設計中。
這種“以俄為殼、自主為芯”的思路,充分體現了印度希望通過“改裝進口”,實現“國產技術嫁接”的新戰略路線。
蘇-57的到來,讓巴基斯坦空軍瞬間陷入失衡狀態。
目前,巴基斯坦最先進的戰斗機仍是中國的殲-10CE,而裝備數量最大的,則是中巴聯合生產的JF-17梟龍BlockIII。
這款戰機雖配備了AESA雷達與部分隱身涂層,但在推重比、航程、電子戰能力等關鍵性能指標上,與蘇-57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所以在消息傳出后的僅僅兩天,巴基斯坦軍方的高層便緊急前往北京,尋求加快與中方在J-31隱身戰機的聯合部署計劃。
然而,J-31目前尚未完全定型,距離成軍還有一定的時間。
從現實情況來看,在未來五年內,印度極有可能擁有南亞地區唯一一支第五代隱身戰斗機中隊。
白宮方面雖然沒有公開施加壓力,但也通過國會傳遞出了制裁信號。
根據CAATSA法案,任何與俄羅斯國防體系進行重大交易的國家,理論上都可能面臨經濟與軍貿制裁。
這讓印度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是選擇維持空軍的現狀,換取經濟利益,還是選擇蘇-57,然后從此與美國反目成仇?
其實,印度還有一條獲得5代機的道路,那就是選擇F-35。
此前美國一直不把這種先進戰斗機賣給印度,主要還是怕打破地區和平。
雖然印度也算是美國的盟友,但是脾氣真的不怎么好。
在擁有同樣的軍事實力的情況下,他還有可能收斂一些,可一旦擁有了跨代優勢,他分分鐘就會去侵略其他國家。
今年的5月份,印度在空軍力量不占太大優勢的情況下,就敢發動對巴基斯坦的打擊,這就已經說明了他們的品性了。
雖然后來有消息說,美國有意允許印度采購F-35A戰機,但是在技術上卻依然保持封閉狀態,不允許印度隨意改裝,或者使用自己的零部件。
洛克希德生產線
至于源代碼和數據鏈部分,更是完全由洛克希德的系統主控,印度無法修改其戰術算法,也無法集成本國的戰斗系統。
相比之下,蘇-57雖然在硬件性能上略遜一籌,但俄方愿意開放各種權限,這對于急需積累五代機知識的印度來說,無疑是更為實際的選擇。
很多人都擔心,在不遠的將來,印度很可能擁有一支真正意義上“自主操控”的五代戰斗群。
這支力量,除了用于對抗巴基斯坦外,勢必會在拉達克、錫金、中印邊境上空形成全新的壓迫態勢。
但其實,印度的情況也不是那么樂觀。
他們在過去的幾十年內,以同樣的方式搞了大量的技術引進,最終的結果卻是無一例外地把“國產貨”搞成了“縫合怪”。
印度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斗機,就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
更何況,在國外戰斗機上強行使用自產的設備,這本身就不是一件靠譜的事,更何況這些設備的制造方還是印度。
蘇-57參加珠海航展
所以最終,這批蘇-57即使真的交貨了,也很有可能讓印度人搞成四不像。更何況,中國也不怕蘇-57。
這種飛機的隱身性能算不上好,總體上看仍是一款傳統的“狗斗機”,在中國的體系化作戰之下,它們甚至近不了中國戰斗機的身。
更何況,蘇-57曾經參加過珠海航展,我們對其雷達信號的特征早已了如指掌。
在戰場上面對面時,他們的劣勢極大。
殲-35
如今,中國已經開始推進六代機計劃了,五代機早已成熟。
想要堵住印度人,只要給巴基斯坦一些殲-35,就足以解決問題。
所以,對于印度人和蘇-57,我們根本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即使他們真的有了進步,對于中國來說,也只不過是添了一塊磨刀石,根本算不上挑戰。
如果印度人無法踏踏實實地去從基礎的工業化搞起,即使有了一部分高精尖的東西,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參考資料:
1、美媒:俄“全力挽回對印度軍售”——環球時報2025-07-08 11:34
2、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系——北晚在線2025-07-08 08: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