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的中國女排,誰來扛起二傳大旗,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但又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每次換代,球迷都得經歷點陣痛,尤其是今年這場中法之戰,誰都能看出來,張籽萱的主力身份已經坐實,00后們正式走到臺前,場邊魏秋月帶著兒子來探班,隔著20年的“師姐妹同框,成了個不小的話題,老隊長和小師妹隔空對視,仿佛中國女排的時間軸突然被拉直了,前浪和后浪,就這么實打實地站在了一起。
其實,二傳換代這事,真不是今年才開始發酵,從馮坤、魏秋月時代,到后來丁霞、姚迪,再到現在這撥新人,二傳這個位置始終是中國女排的風向標,甚至可以說,誰能穩定下二傳,誰就能把局勢捏得死死的,這不是玄學,是實打實的技戰術和心理博弈,畢竟女排的攻防轉換,全系在二傳一只手上,球迷們嘴上說著“誰上都一樣,其實心里都清楚,二傳一換,整隊的氣質都跟著變,誰都不敢輕視這環節。
這場3-0拿下法國,張籽萱繼續主打,鄒佳琪、殷小嵐輪番上陣,三位全都是嶄新的面孔,平均年齡直接拉低到20歲以下,最小的張籽萱,出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彼時的魏秋月還在主場拼殺,網友調侃“前輩還沒退完,小師妹已經能打主力了,細想一下,這就是體育的殘酷和魅力——一代代人輪換,舞臺從不會為誰停留,只有頂得住壓力的新人,才能坐穩這個C位。
說句實在話,這屆中國女排,五個位置都還有老將壓陣,唯獨二傳,是徹底交到新人手里,朱婷、李盈瑩、王媛媛、龔翔宇這些名字還在榜單上,隨時能補位,二傳位置上,魏秋月、丁霞、姚迪、刁琳宇們都已半退,要么轉型教練組,要么狀態下滑,剩下的就只能靠00后們硬頂,張籽萱、鄒佳琪、殷小嵐三人組,成了中國女排新周期的最大懸念。
你說巧不巧,張籽萱的上位,壓根沒給太多“適應期,主力身份直接安排上,三場比賽打下來,勝比利時,負波蘭,勝法國,張籽萱的傳球穩定性、進攻調度、背飛力度都在線,球迷看得出來,這孩子有天賦、有韌性,當然也有青澀和不穩定,偶爾的失誤和猶豫,算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整個球隊的攻守節奏,明顯有了新的變化,二傳換代的陣痛期,不會一夜過去,但至少方向是對的。
說到魏秋月探班,現場氣氛其實挺微妙,老隊長帶著兒子,見證小師妹頂替自己曾經的位置,這種傳承感誰看了都得感慨一句“時間過得太快,更有意思的是,魏秋月退役后,丈夫袁靈犀還在隊里當教練兼分析師,夫妻檔繼續為女排出力,算是中國隊最穩定的“輔助,有人戲稱“全家都在為女排打工,這話雖帶調侃,但背后的專業和執著,外行真模仿不來。
回到場上,現在的中國女排,攻防轉換和一傳體系都在升級,主攻、副攻、接應三線配置沒啥大問題,二傳這一環,才是真正的試金石,畢竟奧運周期才剛開始,誰能扛住國際大賽的壓力,誰就能成為未來的核心,張籽萱的表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想要復制魏秋月、丁霞那種“定海神針式的統治力,還得多磨煉,畢竟經驗不是天生的,都是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當然,外界聲音不少,有人質疑為何不再留用一兩個老將兜底,有人覺得新人一上來就頂主力風險太大,這些爭議都很現實,畢竟中國女排的傳控打法,對二傳要求極高,失了穩定性,后排防守和前排進攻都會跟著出問題,不過現在的女排管理層,顯然是下了決心,要徹底完成換代,哪怕結果有波動,也得給新人機會,畢竟只有真刀真槍地上,才能把未來的主力打出來。
這場中法較量,二傳的小細節其實不少,比如張籽萱在關鍵分上選擇背飛,殷小嵐在拉開進攻時的路線分配,還有鄒佳琪的臨場應變,這些操作,放在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誰能想到不到17歲的孩子,已經能在國際賽場上“對噴對手,甚至用極快的配合速度給對手制造麻煩,這就是中國女排的新氣象,也是換代必須付出的“學費。
但別忘了,老將們并沒有徹底退出舞臺,丁霞、姚迪、刁琳宇還都在隊里,隨時可以“點贊回懟外界質疑,必要時還可以出場力挽狂瀾,這種半退狀態,其實是中國女排最保險的安排,既能讓新人快速成長,又不至于徹底“擺爛,一旦新人頂不住,老將可以立刻兜底,這種新老混編的陣容,放在世界排壇也是極有特色。
最后說一句,二傳換代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中國女排接下來的奧運規劃,張籽萱們能否成長為新一代“女排精神的代表,還得看接下來的大賽表現,畢竟,只有在壓力下頂得住,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這場中法之戰,是個節點,也是起點,接下來,就看中國女排怎么用這撥新血,打出屬于自己的風格和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