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之中的登封,有這樣一位志士,他以儒雅謙和的氣質待人接物,用數十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扎根多維崗位。人生的每個階段,他都堅守原則,更以對醫學的熾熱追求和在醫療管理領域的突破,詮釋職業擔當。他,就是韓德義。從年少時頂著家庭壓力堅持求學,到工作后在不同崗位跨界耕耘,再到為登封人民的健康事業及衛生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貢獻,韓德義的職業生涯碩果累累 ——2012 年,他被登封市委市政府授予 “登封市勞動模范” 稱號,并連續多年被鄭州市人事局、衛健委評為 “衛生工作先進個人” 。
求學之路:沖破桎梏,逐夢醫學
1954 年 10 月 15 日,韓德義出生于登封縣告成鎮八方村。作為父親老來得子,他自幼備受溺愛,然而父親秉持 “讀書無用” 的陳舊觀念,打算讓他小學畢業后輟學,跟隨自己學習油漆工技術,謀求生計。但韓德義自幼刻苦勤奮、勤學好問,對學業有著明確目標與堅定志向。最終,他以全班 30 多名學生中唯一考上初中的優異成績,打破父親的規劃,開啟了逐夢醫學的序章。
1966 年,文革浪潮席卷全國,學校停課,十幾歲的韓德義被迫中斷學業,居家等待。這一等便是兩年,但他并未虛度時光,而是一邊堅持自學,一邊尋覓人生轉機。1969 年元月,文革結束,盡管初中課程未學完,他仍順利拿到畢業證。恰逢村小學復課急需教師,因公立教師短缺,韓德義被選為一名民辦教師,承擔一、二、三年級的教學工作。這段經歷雖與醫學無關,卻錘煉了他的耐心與責任感。
同年 3 月,命運迎來轉機。開封地區護訓班在登封招收 13 人,韓德義憑借扎實的知識基礎和群眾中的良好口碑,經村委、鄉鎮推薦成功入選。在登封縣醫院為期一年的學習中,他系統掌握醫學知識與實踐技能,不僅以優異成績結業,還被衛生局委任為班長。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登封縣醫院中藥房,正式邁出醫學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因工作表現出色,院領導多次調整其崗位。盡管內心有所抵觸,他仍服從安排,調任醫院辦公室。當時縣醫院辦公室僅有他一人,需同時負責日常事務、文件處理、急救車調度等工作,但他始終有條不紊、高效完成,深受領導認可。然而,韓德義并未滿足于此,他渴望接受更系統的醫學教育。1975 年 10 月,經全院推薦、組織考察和縣教育局研究,他終于如愿踏入河南中醫學院。在校期間,為學習中醫,他獲取中醫系課程表,每日前往聽課,系統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及中醫內、外、婦、兒等經典課程,汲取知識養分。直至 1976 年粉碎 “四人幫” 后,學校教學步入正軌,他才專注于中藥學學習,并于 1978 年順利畢業。
職場初征:跨界磨礪,多元積淀
從河南中醫學院畢業后,韓德義因在職學習身份,直接拿到派遣證,被分配至開封地區衛校。但一心想成為中醫的他不愿從事無關專業的教學工作,經多方協調后回到登封,本計劃進入登封衛校教授醫學課程,卻被縣衛生局安排先到縣醫院工作。為發揮專業所長,他再次與組織部、衛生局溝通,終于在 1978 年 10 月進入登封衛校,教授鄉村醫生中醫中藥課程。
1979 年,農村實行責任制,鄉村醫生無法專職到校上課,衛校長期班被迫停辦,韓德義的教學工作隨之中斷。他曾申請調往城關衛生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卻未獲批準。在職業發展的十字路口,1980 年,他被推薦至剛組建的司法局工作。然而,在辦理調令時,因開封地區信訪工作會議要求充實信訪力量,他轉而被調至縣委縣政府信訪局。
在信訪局工作的近三年里,韓德義負責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信訪工作是連接群眾與政府的重要紐帶,直接關系黨群關系。面對復雜民生問題,他耐心傾聽訴求,細致轉交信件至相關部門,并嚴格督促回復處理結果。這段經歷讓他深入了解基層百姓需求,大幅提升溝通協調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983 年 11 月,機構改革推進,上級要求按 “四化” 標準配備各級領導班子。因組織部人手緊缺、工作量大,韓德義被調入,在干部科、組織科負責考察干部工作。他參與鄉鎮、局委等班子的考察選拔與配備,選拔干部時始終秉持公正客觀態度,助力多位有能力、有擔當的干部走上領導崗位。在組織部工作的 4 年間,無論崗位如何變動,他始終以高度責任心履職,進一步錘煉了管理能力與大局觀。
醫政征程:勇挑重擔,鑄就輝煌
1989 年 4 月 1 日,韓德義迎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經組織部推薦、常委會研究決定,他憑借專業特長與工作能力,出任登封市衛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這一任命,讓他得以在地方衛生事業中大展拳腳。
初到衛生局,韓德義先后擔任副局長兼紀檢組長等職務,分管紀檢、信訪、組織、黨建、醫政、中醫藥政、婦幼保健等多項工作。在分管組織工作期間,登封衛生局黨建工作連年獲評先進單位;分管計劃生育、老干部工作時,相關工作也多次獲上級部門肯定。他深知這些工作關乎民生福祉,始終嚴謹落實政策。分管老干部工作時,他每年組織老干部座談會,聽取意見,并安排前往山東泰山、濟南、孔府,以及西安、洛陽等地參觀學習;分管計劃生育工作時,他將衛生系統單月孕檢工作從縣指導站轉回系統內部辦理,極大便利了職工,贏得衛生系統女職工的廣泛好評。
作為紀檢書記,韓德義堅守原則、敢于碰硬。他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嚴肅查處衛生系統違規違紀行為,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在管理人事工作期間,恰逢執業醫師資格認定關鍵時期,面對各方說情、打招呼的壓力,他毫不動搖,嚴格按標準和程序審核,杜絕違規操作。他常說:“醫師資格是守護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份堅持,確保每位獲得資格認定的醫師都具備扎實專業能力,為提升當地醫療質量奠定基礎。
分管醫政工作時,韓德義敏銳察覺到登封市急救工作存在資源分散、調度無序等問題,導致患者常因救治不及時延誤病情。為改變現狀,他主動擔當,牽頭籌建全省首家縣市級 120 指揮中心。從前期調研、方案設計,到協調資源、攻克技術難題,他親力親為、日夜操勞。在他的努力下,120 指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現急救資源統一調度與高效運轉。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他率先提出 “防與治” 分工原則,明確發病患者由救治辦管理,未發病群體由疾控中心負責,此舉有效提升登封市艾滋病防控能力,獲省衛生廳高度認可。
非典時期,更是韓德義展現擔當與智慧的高光時刻。疫情突襲,衛生局深夜召開全市各醫療機構負責人緊急動員會。會上,他臨危受命,結合登封實際,詳細部署防控工作,明確各級領導責任,并提出 “三不” 目標 ——“不能叫登封的一個病人倒下,不能叫登封的一個醫務人員感染,不能處分一個醫務人員”,為醫護人員注入信心,指明防控方向。在他的帶領下,登封市全體醫護人員齊心協力,最終實現 “零病人死亡、零醫護感染” 的目標,交出抗擊非典的優異答卷。
在韓德義的不懈努力下,登封市衛生局工作成績斐然,多次獲評先進單位,他個人也憑借突出貢獻榮獲多項榮譽,這些既是對他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其職業生涯輝煌的見證。
退而不休:余熱不息,初心如磐
退休后的韓德義,本可安享晚年,但對醫學事業的熱愛早已融入血脈。他先后在鄭州二里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封市風濕病醫院和登封恒圣中醫院發揮余熱。
在鄭州二里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將豐富管理經驗應用于基層醫療服務,積極推動服務規范化、人性化建設,守護社區居民健康。在登封市風濕病醫院工作的 4 年,他憑借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協助醫院優化診療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贏得患者與同事一致好評。
因照顧孫子短暫離職后,2015 年 4 月,韓德義重返醫療行業,應聘至登封恒圣中醫院。此后十年,他深耕醫院管理工作,從醫療質量把控到人才隊伍建設,從服務流程優化到醫院文化塑造,無不傾注心血。即便年事漸高,他依然保持對工作的熱忱,用實際行動詮釋 “醫者仁心” 的深刻內涵,成為醫院發展的中流砥柱,讓職業生涯的傳奇在退休后繼續書寫。
回望韓德義的人生,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機遇,每一次選擇都彰顯智慧與勇氣。他以儒雅氣質待人,以敬業態度做事,以堅守原則立身,以好學精神求知。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他不僅書寫了屬于自己的職業傳奇,更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閻洧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