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小伙伴已經發現了,在線視頻網站宣稱4K、藍光之類的視頻,投射到100寸以上的家庭影院銀幕上,看起來真的是慘不忍睹,還不如1080P清晰,細節丟失更是嚴重,到底是怎么回事?
還有一種情況,下載電影的網站明明都宣稱是 4K 畫質,為啥有的影片文件大小高達 50GB,有的卻僅有 5GB呢?這里面有啥貓膩?
一、4K 的定義與標準
4K最初源于電影行業,指的是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 4096 個,不考慮畫幅比。而在消費電子領域,常見的 4K 分辨率為 3840×2160,像素總數達到829.44萬,是傳統 1080p(1920×1080)分辨率像素數量的四倍。
如此高的像素密度,理論上能夠為我們帶來極其細膩、逼真的畫面效果,讓我們能夠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無論是人物的發絲、肌膚的紋理,還是自然景觀中的樹葉脈絡、巖石的質感等。
但僅僅達到這個分辨率標準,并不足以稱之為真正的高質量 4K。實際上,4K 畫質的優劣還受到眾多其他因素的綜合影響,這也正是導致不同 4K 片源畫質差異巨大的原因所在。
二、影響 4K 影片畫質的關鍵因素
1、碼率:視頻畫質的 “生命線”
碼率,簡單來說,就是單位時間內視頻數據的傳輸量,通常用 Mbps(兆比特每秒)來表示。它就像是視頻的 “血液”,碼率越高,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數據量越大,能夠用來描述畫面細節的信息也就越豐富,從而可以呈現出更加清晰、流暢的畫面。
之前我們在評測億格瑞T9時候曾經說過這個問題:《》。
以藍光原盤 4K 片源為例,這類片源直接源自電影的原始母盤,經過專業的編碼和處理,保留了電影的每一個細節。其文件大小通常在 50GB 到 90GB 之間,碼率高達 35Mbps 以上,甚至更高。當你播放這樣的片源時,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能清晰呈現,人物的皮膚紋理、衣物的褶皺、自然景觀中的花草樹木,都仿佛觸手可及。在動態場景中,高碼率 4K 片源能夠保持畫面的流暢性,快速運動的物體不會出現模糊或拖影,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絡壓縮 4K 片源。為了節省存儲空間和傳輸帶寬,這些片源被大幅壓縮,文件大小通常只有幾 GB,碼率可能低至幾 Mbps。
在壓縮過程中,大量的畫面細節信息被丟棄,導致畫面出現馬賽克、色彩失真,甚至在快速運動的場景中出現嚴重的模糊和拖影。例如,某主流視頻平臺上的一些 4K 劇集,單集文件大小僅為 6GB,在播放動態場景時,畫面糊成一片,暗場細節幾乎全部丟失,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直觀感受碼率對畫質的影響。選取同一部 4K 電影的兩個不同版本,一個是碼率為 35Mbps 的高碼率版本,文件大小約為 50GB;另一個是碼率為 5Mbps 的低碼率版本,文件大小僅為 5GB。
在相同的播放設備上播放這兩個版本,對比觀看可以發現,高碼率版本中,人物的面部表情細膩豐富,背景中的細節清晰可辨;而低碼率版本中,人物面部出現明顯的色塊和鋸齒,背景細節幾乎消失不見,整個畫面顯得十分粗糙。
2、編碼格式:視頻的 “壓縮魔法”
編碼格式在視頻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如何對視頻數據進行壓縮和解壓縮,以便在有限的存儲空間和傳輸帶寬條件下,盡可能地保留視頻的畫質。不同的編碼格式具有不同的壓縮效率和畫質表現。
目前,在 4K 視頻領域,H.265(也稱為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編碼格式。它相較于之前常用的 H.264 編碼格式,具有更高的壓縮效率,能夠在相同畫質下將視頻文件體積縮小約 40%。這意味著,采用 H.265 編碼的 4K 片源,可以在較小的文件大小下,依然保持較好的畫質。例如,一部采用 H.264 編碼的 90 分鐘 UHD 4K 視頻可能需要 10GB 左右的存儲空間,而采用 H.266 編碼后,僅需 5GB 左右。
H.265 編碼格式之所以能夠實現如此高的壓縮效率,主要是通過采用更先進的編碼算法和技術,如更精細的像素預測、更高效的變換編碼等。這些技術能夠更準確地去除視頻數據中的冗余信息,同時在壓縮過程中更好地保留畫面的細節和色彩信息。
除了 H.265,還有一些其他的編碼格式也在特定場景下得到應用。例如,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作為新一代的視頻編碼標準,進一步優化了壓縮算法,相比 H.265 大約可以節省 50% 的數據流量,同時保證視頻傳輸清晰度不變。不過,由于其對解碼設備的性能要求較高,目前尚未得到廣泛普及。
3、色彩深度與色域:讓畫面色彩鮮活起來
色彩深度和色域是影響 4K 畫質色彩表現的兩個關鍵因素。
色彩深度,通常用 bit(位)來表示,它決定了每個像素能夠顯示的顏色數量。在 4K 視頻中,真 4K 標配 10bit 色深,能夠呈現多達 10.7 億種顏色,是 8bit 色深可顯示顏色數量的 64 倍。更高的色彩深度意味著畫面能夠呈現出更豐富、更細膩的色彩層次,顏色過渡更加自然平滑,避免出現色彩斷層現象。例如,在表現日落時分天空的色彩變化時,10bit 色深的 4K 畫面能夠更真實地呈現出從橙紅色到深藍色之間的各種微妙色彩漸變,而 8bit 色深的畫面可能會出現色彩過渡不自然,甚至出現明顯的色塊。
色域則定義了視頻能夠顯示的色彩范圍。在 4K 視頻中,常用的色域標準是 BT.2020 廣色域。與傳統的 sRGB 色域相比,BT.2020 廣色域的覆蓋范圍更廣,能夠呈現出更加鮮艷、生動的色彩。例如,在顯示綠色植物時,BT.2020 廣色域下的綠色更加濃郁、飽滿,更接近真實自然中的綠色;而在 sRGB 色域下,綠色可能會顯得相對暗淡、不飽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充分發揮高色彩深度和廣色域的優勢,不僅需要片源本身支持,還需要播放設備(如電視、顯示器等)也具備相應的顯示能力。如果播放設備不支持 10bit 色深或 BT.2020 廣色域,那么即使播放的是高質量的 4K 片源,也無法呈現出應有的色彩效果。
4、投影機還有“假4K”?
有些投影機可能標稱支持4K,但僅僅是能正常播放,并不是原生4K分辨率,甚至“抖4K”都達不到。
首先是分辨率。雖然 4K 顯示設備的標準分辨率為 3840×2160,但有些低價產品可能存在分辨率虛標現象,實際顯示效果無法達到真正的 4K 標準。此外,顯示器的刷新率也非常重要。高刷新率能夠使畫面在動態場景下更加流暢,減少畫面的卡頓和拖影。對于 4K 視頻播放來說,建議選擇刷新率至少為 60Hz 的顯示設備,而對于追求極致流暢體驗的用戶,120Hz 甚至更高刷新率的設備則更為合適。
對比度和亮度也是影響畫質的關鍵因素。高對比度能夠使畫面中的黑色更加深邃,白色更加明亮,從而增強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而足夠的亮度則能夠保證在不同的環境光條件下,都能清晰地觀看畫面。例如,在觀看 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范圍)格式的 4K 視頻時,顯示設備需要具備較高的亮度和對比度,才能充分展現出 HDR 視頻中豐富的亮部和暗部細節。
此外,顯示設備的色彩校準也會對畫質產生影響。如果設備的色彩校準不準確,可能會導致畫面色彩偏色,無法真實還原影片的原始色彩。因此,在購買顯示設備時,建議選擇那些經過專業色彩校準,或者具備良好色彩調節功能的產品。
三、市場亂象:虛假 4K 與低質片源
另外在線視頻行業也存在著一些亂象,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 4K 畫質的體驗。
一些視頻平臺為了吸引用戶,不惜在 4K 片源上做手腳。他們將低質量的片源標注為 4K,或者將 1080p 片源簡單放大后標注為 4K。這些虛假的 4K 片源,不僅分辨率無法達到真正的 4K 標準,碼率、編碼格式、色彩深度等關鍵參數也往往不符合要求,導致畫質遠低于消費者的預期。許多用戶在購買或訂閱平臺的 4K 服務后,發現畫質還不如普通的高清視頻,感到被欺騙。
目前,4K 市場缺乏統一的認證標準,這使得一些不良商家有機可乘。沒有明確的標準來定義什么是真正的 4K 片源,導致市場上 4K 片源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 4K 內容時,往往無從辨別,只能依賴于平臺的標注,而平臺的標注又缺乏可信度。這種標準缺失的局面亟待改變,需要相關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盡快制定統一、嚴格的 4K 認證標準,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如何選擇高質量的 4K 片源
怎么判斷是否是高質量4K片源,確保獲得高質量的觀影體驗呢?
1、查看文件大小
一般來說,無損的 4K 藍光原盤電影文件大小通常在 60GB 以上,而低質量的片源可能只有幾 GB。例如,藍光原盤 4K 片源的文件大小通常在 50GB 到 90GB 之間,即使是經過一定壓縮的高質量 Remux 或 BDRip 版本大小也大多在 20GB 以上。因此,在選擇片源時,可以將文件大小作為一個初步的參考指標。如果一個所謂的 4K 片源文件大小過小,那么其畫質很可能存在問題。
2、關注碼率
碼率是決定視頻畫質的關鍵因素之一。高碼率的 4K 片源通常在 35Mbps 以上,而低碼率的片源可能只有幾 Mbps。在下載或播放片源時,可以查看片源的詳細信息,了解其碼率情況。如果碼率過低,那么畫面很可能會出現模糊、馬賽克、色彩失真等問題。
例如,一些網絡壓縮 4K 片源的碼率可能只有 5Mbps 甚至更低,這樣的片源即使分辨率達到了 4K 標準,畫質也會大打折扣。
3、了解編碼格式和色彩深度
高質量的 4K 片源通常采用 H.265 編碼格式,色彩深度達到 10 位或更高。H.265 編碼格式能夠在保證畫質的前提下,有效減小文件體積,而 10bit 色深則能夠呈現出更豐富、更細膩的色彩層次。
因此,在選擇片源時,可以查看其編碼格式和色彩深度信息。如果片源采用的是過時的 H.264 編碼格式,或者色彩深度僅為 8bit,那么其畫質表現可能會相對較差。
4、選擇可靠的片源渠道
為了確保獲得高質量的 4K 片源,建議選擇可靠的片源渠道。藍光碟片通常直接來源于電影的原始母盤,能夠提供最佳的畫質和音質體驗,是追求極致影音效果的用戶的首選。
一些專業的影視資源網站或論壇,也會有用戶分享經過驗證的高質量 4K 片源,但在使用這些渠道時,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規避免侵權。
再有就是帶影庫功能的硬盤播放器,比如億格瑞、威動之類的,會內置正版高清片源。
五、總結
4K 畫質并非僅僅由分辨率決定,碼率、編碼格式、色彩深度與色域以及顯示設備性能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才構成了我們最終看到的畫面效果。50GB 的 4K 片源與 5GB 的 4K 片源之所以存在巨大的畫質差異,正是由于這些關鍵因素。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從片源到設備對4K 乃至8K技術的支持也在不斷完善。希望在線視頻廠家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如果是自己獲取片源的話,按第四章的方法辨別優質片源即可。
好馬配好鞍,有一套高素質的巨幕家庭影院才能獲得最佳觀影體驗,最后祝你玩得愉快。
相關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