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另一種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小腦萎縮是和年齡相關的一種老化改變,往往比較輕,所以臨床上沒有癥狀。病理性的小腦萎縮屬于變性病,病因不明。小腦的功能主要是主管平衡,所以小腦萎縮以后主要的臨床表現是平衡功能障礙,表現為走路不穩,呈一種蹣跚步態,很容易摔倒,晚期患者常常無法行走,只能臥床。
除了走路不好之外,還可以表現為腦功能的障礙,包括頭暈、健忘、記憶力減退、反應慢、手腳震顫,也可以表現為構音障礙,比如吐字不清楚,表現為爆發性語言或者是音失樣的言語,記憶力也不好,經常丟三落四,無法理解別人的意思,也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查體時可發現患者有眼球左右擺動,也就是眼球震顫。病理性的小腦萎縮一旦診斷,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進展。
遺傳小腦萎縮發病 4 年,口齒不清,說話費力半年多,伴有飲水嗆咳,吞咽略有困難,并伴有下肢無力,癥狀進行性加重。
田衛東醫生根據具體病癥開方:
黃芪,天麻,姜半夏,茯苓,杜仲,鹿角片,桑寄生,神曲,黑螞蟻等。
功效:健脾化痰、補腎強筋、平肝息風
溫馨提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實際運用的話,一定要經過專業醫生的辨證,切不可盲目套用,那是對身體的不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