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走動頻繁只為學生通過畢業
2025-06-09
畢業季的時候,有位導師走動比較頻繁,不是走動學生,是走動老師,因為下面有個學生,不是很好,但希望大家都給他過了!
有關系?沒有!走后門?也沒有!只是因為學生心態不好,擔心不給過,可能會自殺!如果這樣說的話,應該不是可能,而是大家都經歷過了,基本上確認會如此,所以才會走動。
學生輕輕松松的焦慮不安,導師忙忙碌碌的寢食難安!
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少數,還有很多,說是現在學生抗壓能力較小,擔心有什么事情扛不住,算了,不行就不行了,只要不要在我這里出事就好,離開了就和我沒有關系了!
記得小時候,沒有人管,沒有人問,怕不怕父母,說實話,不好說,說不怕是假的,說怕的話,也不是那么真。
大家接觸那么少,誰知道誰到底什么脾氣啊,裝出來怕就可以了,真的怕不怕,另說。
但是現在小孩子呢?真的會去怕一些東西,有很多主要是怕老師,當然怕家長的也不少。不揍不打,但就是怕,是那種真怕。
就像是這位擔心的導師一樣,主要的怕就是心態怕,并不是學生怕導師,也并不是怕過不了,而是怕這個過不了的結果。
是家庭還是話語?是風向還是自尊?都說不好,但結果如此。重要的不是怕,而是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可能小時候就是如此的保護,導致最后的結果如此。
小時候或許只要學習就好,其他的家人搞定了,長大了一點,可能學習也不是很好,但勉勉強強還可以過得去,也可以上一個差不多的大學,好像一輩子都是比較順暢的,但是這個前提是所有人的配合和讓路。
那么他只會一條路走!
結果呢?學校和家庭不會教育的,社會會教育……不會的,可以不出去上班啊,或是考公啊,或是考研啊……算了,現在社會現狀不好,找工作也沒有多少工資,就在家呆著吧!
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人格塑造。教育也不僅僅只是學校,更有家庭的配合。真正的“為學生負責”,需打破“保護性牢籠”,在合理范圍內允許失敗、引導反思、培養抗逆力。
家庭也更應該如此,為孩子負責,如何負責,而并非單純的保護。
雖然現在說了有很多價值體系,學習并不是單行道,但全社會的那種重視程度,像空氣一樣包裹著我們每一個人,或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所以空氣才會如此這般。
試錯是一種能力,求缺一直都是一種生活!
人生不是單行道,暫時的“未通過”不等于永遠的 “不成功”。唯有讓教育回歸“培養完整的人”,而非 “批量生產抗壓薄弱的精致幸存者”,才能從根本上化解“怕出事而妥協” 的惡性循環,讓年輕一代在真實的風雨中學會從容站立。
正文完: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22天
已看電影推薦:《芬妮的勇敢旅程》
臺詞:我們只能靠自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