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湯是張錫純送給大家的一個專治失眠的“特效方”。
此方可養心血、安精神、定魂魄、化痰飲。
安魂湯出自張錫純先生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心病方中,主治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等。
方藥由龍眼肉六錢、酸棗仁四錢(炒)、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清半夏三錢、茯苓片三錢、生赭石四錢組成。
張先生解析此方說:“痰飲停于心下,其人多驚悸不寐。蓋心,火也,痰飲,水也,水畏火刑,故驚悸至于不寐也。然痰飲停滯于心下者,多由思慮過度,其人心臟氣血恒因思慮而有所傷損。故方中用龍眼肉以補心血,酸棗仁以斂心氣,龍骨、牡蠣以安魂魄,半夏、茯苓以清痰飲,赭石以導引心陽下潛,使之歸藏于陰,以成瞌睡之功也。”
其又詳細解析藥物說:
龍眼肉,味甘氣香,液濃而潤,為心脾要藥。能滋生心血,兼能保和心氣,能滋補脾血,兼能強健脾胃,故能治思慮過度,心脾兩傷,或心虛怔忡,寢不成寐;
龍骨性淡微辛,質黏澀,具翕收之力,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又能治心中怔忡;
牡蠣味咸而澀,具有鎮安之力;
半夏生當夏半,陰陽交換之時,為由陽入陰之候,故能通陰陽和表里,使心中之陽漸漸潛藏于陰,而入夢鄉;
茯苓味淡性平,善理脾胃,又善斂心氣之浮越而安魂定魄,兼能瀉心下之水飲以除驚悸,又為心經要藥。
綜上分析可知,張先生創制安魂湯來治療心中氣血虧虛兼有痰飲,所致驚悸不眠證,其組方特點為方中除養心血、安精神、定魂魄之藥外,又佐以化痰消飲之品。
一病必有一主方,安魂湯就是治失眠病的主方。
方藥對證,真的管用。安魂湯所治的,是由于氣血虧虛導致心脾虛弱,心下有痰飲停留的病癥。
痰飲是水液運行障礙的產物,屬水,心屬火,水火不相容。
痰飲擾心,讓心神不得安寧,就會心煩、失眠、多夢。
而如今不少人都存在著心氣心血的損傷,一思慮過度更會加重心臟氣血的損耗。
這時候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化痰濕,把擾亂心神的不安因素清理掉;
另外,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補益心血,把心神保護起來,讓心神安寧。
安魂湯:
龍眼肉18g,酸棗仁12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清半夏9g,茯苓片9g,生赭石12g。用量僅供參考。
制備:
將洗凈的酸棗仁文火慢炒,至表面鼓起,有焦斑,有焦香氣溢出,關火出鍋。將炒熟的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以及生赭石分別搗碎。
加上上述一共七味藥材,放入容器中加水(沒過藥材約5公分),先用大火煮沸三次,后調為小火煎熬30分鐘左右。取出后,晾溫服用。建議一日兩次,飯后30分鐘左右服用。
注意:
1. 體質虛寒的人,不宜服用此藥;
2. 孕婦,低血糖患者要慎用;
3. 有輕微的毒性,不可長久服用此藥。
4. 此方中的實際用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適量加減。
方中龍眼肉補心血;
酸棗仁以收斂心氣;
半夏、茯苓以化痰飲;
牡蠣、龍骨以安魂魄;
赭石以使心陽下潛,使之歸藏于陰,達到瞌睡之效也。
方中除養心血、安精神、定魂魄之藥外,又佐以化痰消飲之品,這是本方配伍的特點。
整個一通操作下來,心血足了,痰飲消了,心神安了,自然酣然入睡。
講到失眠,酸棗仁湯也是治療失眠的經典方子,但是很多人用酸棗仁湯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還是忽略了痰水擾心的重要性。要結合自身的情況用藥。
生活當中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不良的情緒一方面會耗傷心血,另一方面會直接影響到肝,肝氣郁結進而導致氣機不順,氣不順了水液運行障礙,痰飲、水濕,甚至結節、增生、囊腫都來了。
心情好了,人體的氣機就四通八達,氣機順就少生痰濕,各種各樣的疾病自然也會遠離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