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傳文明 鑒古知今育后人
永濟市《棗圪塔村志》問世
●張興平 孫曉楠
家有譜,村有史,國有志。
為了記載地域文化和鄉村歷史,填補棗圪塔村史空白,在永濟市開張鎮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持下,經過棗圪塔村志編纂委員會全體成員共同努力,棗圪塔村以葉國恩為主編和楊成全、柳化祥為副主編的十幾位同志順應時代,于2023年6月開始籌備村志編纂工作,克服人力、財力、物力不足,通過搜集挖掘、查訪了解、資料整理,歷時近兩年完成了50多萬字村志編纂工作。
棗圪塔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人文厚重。村內各姓氏先祖擇地落籍、肇基立業、蓽路藍縷、繁衍生息,歷經歲月雕琢沉淀,涌現出許多愛國志士、文藝名家、勞動模范、學者專家等。千百年來,村民自覺秉承“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傳統,銘記祖訓,以樸實厚道、純潔友善、孝悌忠義的優秀品格構筑起如今生機勃勃的棗圪塔村。
本著求實存真、詳今略古原則,《棗圪塔村志》書中所有記載言之有據、引用確鑿,橫排門類、縱述始末,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習俗、人物古跡、民間傳說等二十卷內容,實事求是記述了本村各個方面歷史現狀,覆蓋全面、涉及廣泛,圖文并茂、相得益彰,有著較高的史料價值、文化價值、鑒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紙墨存真修村志,鄉土留痕續文脈。
近年來,在棗圪塔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葉仕榮帶領下,村“兩委”立足村情實際、賦能鄉村振興,以文塑村,編村志、譜村歌、舉辦春節文藝晚會,搭好鄉村建設大舞臺;以文興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拓寬鄉村發展致富路;以文化人,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激發鄉村治理主創性,“小支點”撬動“大文明”,“小行動”帶動“大轉型”,村容村貌煥發新顏,鄰里關系和諧融洽,淳樸向善的文明新風與井然有序的治理格局相得益彰,為永濟爭當“一城兩區三門戶”排頭兵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董應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