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速追殺:芭蕾殺姬》來了,開分7.3,跟正傳的第四部持平。
與其說是老威克打不動了,或苛刻地認為女版“約翰·威克”不能青出于藍,大概是大眾對“槍斗術”的審美疲勞導致。
盡管影評人批評本片的文戲是垃圾,也必須承認其動作設計依然精彩。
作為系列十年老粉,筆者對此只能報以禮貌微笑,畢竟女殺神來了。
別忘了,在“疾速宇宙”的起源作品里,威克因一只狗而屠滅一個幫派,正經人看這個IP,誰是沖著劇情來的?
以下內容,涉及少量劇透,且無關緊要。
01、 劇情改革,偷師《殺死比爾》一半內核
當我們試圖討論“疾速”四部正傳的精神內核時,始終繞不開第一部中被黑幫闊少誤殺的狗,約翰·威克的狗。
如果非要補充一句,那是他和去世的妻子共同養(yǎng)大的愛犬。
狗死了,必須讓殺它的人付出代價,殺手之王重出江湖,并血洗一個幫派。
動機,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如果非要說一點意義,那就是反抗不公,以及“以命抵命”的底層邏輯,哪怕是一條狗的命。
被現實世界傷害、壓抑的人,很容易將感情投射到威克身上。
畢竟,能和“狗”相提并論的事情實在太多,可謂代入零門檻,人人內心都有一團“復仇的火”。
于是,影迷淡化了復仇的動機和所謂的意義,將自身代入角色,然后欣賞一場華麗的死亡演出。
然而,到了第四部,威克的行動有了清晰的動機和目標,他要反抗高卓會并獲得自由。
凱恩(甄子丹 飾)被迫卷入這場殘酷的戰(zhàn)斗,是因為女兒被綁架。
在這樣的背景下,盲俠葉師傅和老威克為影迷奉上一場動作的饕餮盛宴。
威克在獲得自由后,平靜地“死”在漫長的階梯上(據傳他會回來的),仍然無法挽救系列下降的口碑。
淡化劇情,在這個系列里不是缺點,反倒是一種更詩意、更浪漫的表達。
因此,當主創(chuàng)自以為是的提高“短板”,反而是放大了作品的缺點。
鋪墊這么多,只是為說明“芭蕾殺姬”也犯了類似的錯誤。
本片的情感濃度,看似比正傳全加起來都要高,實際效果卻并不見得比其中任何一部好,尤其是前三部。
女主伊芙(安娜·德·阿瑪斯 飾)加入殺手組織的目的非常純粹,為父報仇。
影片開始不久,一個男人帶著小女孩殺出重圍,身中數槍的他終于體力不支,跪倒在早霞染紅的海灘。
男人用盡最后力氣,流淚向女兒告別,“很遺憾不能給你更好的生活。”
殺父之仇,俗套卻有效。
對于筆者而言,在此基調上的后續(xù)劇情,只要不破壞情緒的連貫性即可。
重點是動作,動作,還是動作。
在影片三分之二的劇情里,都存在一個“懸念”,那就是女主的父親為什么會被追殺,他究竟壞了什么規(guī)矩?
當揭曉答案時,看過《殺死比爾》的影迷大概能會心一笑,尤其是有女兒的男性觀眾。
烏瑪·瑟曼飾演的新娘,亦是組織的頂級殺手黑蛇。
當她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覺醒了母性意識,她無法以母親的身份再去殺人,于是決定金盆洗手。
對照本片,烏瑪·瑟曼的角色換成了伊芙的父親,他之所以脫離殺手組織,是為讓女兒不再走他走過的路。
他所在的組織,規(guī)定成員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必須繼承父母的職業(yè),并且要在10歲那年開槍殺人(根據劇情推斷)。
男人為女兒,必須破壞這個“規(guī)矩”。
一場殺戮,在所難免。
筆者已迫不及待地向讀者老爺介紹,這場融合了芭蕾元素的殺戮盛宴,究竟有多精彩。
02、 當優(yōu)雅的芭蕾舞者開始殺戮
夜幕下,一支弩箭破空而出,貫穿守衛(wèi)的眉心。
接著是第二支、第三支,足足多射了四箭,在守衛(wèi)還沒有死透的身體上。
類似的場景不勝枚舉。
一個男殺手跟伊芙近身搏斗,被她折斷了胳膊后喪失行動力。
伊芙冷酷地對他連補三槍,從肩膀到胸口再到眉心,彈道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尤其是最后一槍響起時,男殺手頭頂綻放出一團血霧。
這就是“疾速”的風格,死亡不是終點,被華麗的利用完后才是。
把死亡的過程演繹成一首詩,芭蕾舞者肆意使用她的身體化為武器,屠戮面前的所有敵人。
伊芙的動作風格,幾乎就是女版的“威克”,她幾乎會使用前輩的所有招數,區(qū)別有兩點。
她在道場學習空手道時,無法戰(zhàn)勝力量和體型更占優(yōu)勢的男同學。
女教官提醒她要用“女性的優(yōu)點去戰(zhàn)斗”。
而她恰巧練過芭蕾舞,開悟的她零幀起手,迅捷、優(yōu)雅地用腳尖痛擊男人的“弟弟”。
練過芭蕾的都懂,這一腳有多狠。
男人雙手護住命門,表情痛不欲生。
這一招就如電子游戲《鐵拳》里妮娜·威廉斯的獨門絕技一樣,尤其是對付男性角色格外有效,筆者至今記得操作指令是“下下圓”。
不過,導演明顯是為照顧男性影迷的感受,伊芙在出師后就沒再用過這一招。
另外,為了彌補力量不足,她會攜帶十多把小刀。
當她跟敵人近身肉搏時,她會突然從身上抽出小刀,一把接著一把插入對方的身體。
這種“迅捷捅刀術”,有助于在近戰(zhàn)中幫她建立巨大的戰(zhàn)損優(yōu)勢。
決戰(zhàn)的高潮戲,在預告片里也有所展現,伊芙拿著噴火槍和反派的首席打手激情互噴。
這場決斗,宛如兩條火龍在打回合制,“火焰芭蕾殺姬”才是伊芙的終極最強形態(tài)。
相較基努里維斯從第三部開始就力不從心,動作變得僵硬,并且他的動作開始依賴武術指導和套招。
伊芙的動作流暢度和視覺沖擊力,在這方面是明顯強于他(不包括前兩部)。
宇宙最強葉師傅的動作水準,在系列中依然是獨一檔的存在。
03、 影片一些不足
《行尸走肉》中的最強戰(zhàn)力駑哥,在本片演了一個類似伊芙父親的角色。
他帶著女兒逃亡時遇見伊芙,正如當年女主和父親那樣,像是宿命的輪回。
無奈駑哥的戲份實在太少,打斗戲如驚鴻一瞥,唯一值得高興的是,角色還活著,有待后續(xù)作品進一步開發(fā)。
故事發(fā)生在“疾速宇宙”第三部和第四部之間。
當基努里維斯如過客一樣出現在伊芙的生命里時,這種主角間的交互令人驚喜。
可惜,當威克作為傳奇殺手和“追捕者”出現時,并沒有幫助到伊芙和電影,反而有種為讓他出演才這么編排的刻意。
結果是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戲劇張力。
尤其是他作為前輩幾乎是全方位碾壓剛出道的伊芙,更是破壞了復仇片的結構和情緒上的爽感。
最終,伊芙還是在他的善良和仗義出手下,才得以報仇雪恨。
高情商說這是系列的靈魂人物,在為新角色保駕護航,實則是大大降低了女主本身的魅力。
總結
當“疾速”粉絲都以為告別了約翰·威克,卻還能在大銀幕上重逢。
以及見到大陸酒店的溫斯頓,還有系列標志性的金幣和“槍斗術”,僅憑這些就足以令人興奮。
推薦給喜歡“疾速”系列的影迷,本片的質量絕對能達到正傳的平均水平。
對于沒看過的,可以先看系列過往的作品,再決定是否入坑。
影片還有善意提醒,暴力情節(jié)切勿模仿,未滿18歲觀眾謹慎觀看。(撰文:木未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