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夏天,不少車主都會面臨一個靈魂拷問:“為什么空調開到最大,還是感覺不涼?到底怎么開空調才又涼快又省油?”
別看開空調好像只是按個按鈕、轉個風量,里面其實有不少講究。開得好,涼得快還省油;開得不對,不僅悶熱難受,還可能讓油耗飆升。
今天,輪谷就用最簡單、最實用的方式,教大家夏天空調到底該怎么開,才最舒服、最省心。(記得點贊,給輪谷一個反饋哦)
輪谷先上結論:
上車先開窗通風
啟動后用內循環 + 大風量 + 設溫度24℃
車內涼后調中風量 + 自動模式
到站前3分鐘關AC,保留送風
空調系統定期檢查+換濾芯
一、剛上車,別急著開空調!
車子在烈日下曬了一上午,車內溫度可能比鍋爐還高。你一下車門就開空調,不僅降溫慢,還容易讓壓縮機超負荷運轉,直接增加油耗。
? 正確做法:
先開車窗通風30秒~1分鐘,或者啟動車輛后開窗+風扇最大檔,把熱氣吹出去。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排出熱空氣,車內溫度迅速降低;
2、減輕空調初始負擔,更快變涼、更省油。
二、打開空調后,先開“內循環”+大風量
熱氣一排完,空調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個時候,要切換到“內循環”模式,配合大風量和適中溫度(建議設定24℃左右),這樣能讓車內空氣更快降溫。
為什么用內循環?
因為內循環是在車內空氣里“打轉”,不用從外面吸進滾燙的空氣。相當于你在屋里開空調關上門,比一直開著門冷得更快。
三、涼下來了,記得“降風量”+調溫度
很多人空調一開到底,全程最大風、最低溫,結果:
前排凍得鼻塞,后排還在冒汗;
油耗上去了,涼快的效果卻并不理想。
? 正確做法:
車內降溫后(大概5分鐘左右),就可以:
把風量調小一兩檔;
把溫度調高一些(24~26℃最舒服);
如果車內乘客不多,可以打開“自動空調”模式,讓系統自己調節。
這時候空調的“壓縮機”負荷就小了,不僅更省油,還不容易著涼。
四、快到達目的地時,提前關空調
到了終點前2~3分鐘,建議提前關閉空調的“制冷”按鈕(AC鍵),只保留鼓風機送風。
? 這樣能利用“余冷”維持涼意,同時還可以:
吹干空調管道里的水汽,防止細菌和霉味;
降低發動機負荷,節省最后一段油耗。
五、內循環和外循環怎么選?
這個問題很多人分不清。其實很好理解:
車內熱、車外涼 → 開外循環(通風換氣)
車內涼、車外熱 → 開內循環(鎖住冷氣)
簡單一句話:涼氣想留,就用內循環;熱氣想散,就用外循環。
開久了內循環,建議每隔半小時切換一次外循環,防止車內空氣過于渾濁。
六、空調溫度越低越涼快?未必!
不少司機習慣一坐進車里就把溫度調到“LO”檔(最低),其實不太必要。
汽車空調不像家用空調,它不是靠慢慢調節溫度,而是“壓縮機制冷+鼓風機送風”的方式來工作。
你調得越低,壓縮機就得持續高強度運轉,不僅不見得更快涼,反而:
更費油;
降溫效果反而不如設在24℃時穩定;
長時間容易導致車內過冷,讓人頭暈或嗓子干。
所以,24℃左右是最推薦的設定溫度。
七、空調不涼快?可能是它“臟了”
你覺得空調不給力,有時候問題不在設置,而是空調系統太久沒保養:
空調濾芯堵塞,風吹不出來;
冷媒不足,制冷不夠力;
蒸發器太臟,吹出來的風有異味。
輪谷建議大家,每年夏天來臨前,檢查一次空調系統,換個濾芯、補點冷媒,小錢辦大事,車內涼快一整個夏天。
輪谷總結:
總之,按照上面的步驟和方法開空調,才是真的又涼快、又省油、還護空調。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在看」或「分享」,轉給身邊也在夏天“空調困擾”中的朋友。別讓一臺空調,毀了你的整個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