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扎根化工施工一線12年,先后參與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氣、四川永祥多晶硅、宜賓天原海豐和泰鈦白粉、云南通威高純晶硅、宜賓德方時代等項目建設,以“干一行愛一行”為準則,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一名技術員到優秀項目管理者的悅人篇章,他就是中國化學二化建十大杰出青年王皓。
懷“匠心”,堅定“擇一事,終一生”信念
在他的辦公桌上,常有成堆的工程技術資料和施工知識書籍。技術出身的他不忘勤學善思,在學習中結合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妥善平衡工作與家庭,堅定“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來”的信念,夯實基礎,砥礪前行。
在攀鋼氯堿項目,面對鈦合金管道易氧化、焊接合格率低等難題,作為首次獨立負責項目的他,始終堅守施工現場與多方溝通,同建設者們一起著手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管道焊接從特種材質處理、清潔度管理、異種鋼焊接到數字化記錄,事無巨細。提出“氬氣雙保護焊+實時紅外監測”工藝,自主設計密閉焊接艙,將焊縫一次合格率從93%提升至98%,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展現對職業的忠誠與執著。
深夜堅守顯擔當,凌晨奮戰保進度。2024年12月底,在攀鋼氯堿項目施工期間,多次的二十四小時連軸奮戰讓大家記憶猶新。原料庫、尾氣洗滌及氯化裝置燈火通明,機器轟鳴聲劃破夜的寂靜,與業主方聯合試車涉及工業鹽、石油焦、鈦渣等多原料協同輸送,因物料特性差異大,管鏈機頻繁卡澀、給料機下料不均等問題集中爆發。試車首日即出現3次緊急停機,業主方坦言:“這是近年遇到的最復雜輸送工況。”
面對此工藝難題,王皓迅速召集設計院、設備廠商、工程技術科展開“線上+線下”會診,配合業主方在聯試過程中對管鏈機、給料機等設備進行改造更換;帶領施工班組倒班作業,攻堅克難,在最關鍵的72小時改造期,創下連續工作42小時的記錄,凌晨1點仍在核對改造圖紙,與設備廠商視頻確認密封件型號;凌晨3點駐足現場與業主方查看設備情況,探討方案可行性;清晨6點帶頭清理堵塞管線;業主方負責人感嘆:“王經理總比我們多一雙眼睛,考慮得更周到,這種精神令人敬佩。”最終順利完成聯動試車,啃下了投產前最硬的“骨頭”。
鑄“匠魂”,涵養“工一技,匠一心”品質
精筑于主動,賦管理于細節。作為攀鋼6萬噸熔鹽氯化法鈦白及海綿鈦氯堿系統工程項目經理,他秉持“創新驅動 精益求精”理念,采取各專業人員集中辦公、統一管理、相互協作的方法,對電儀、安裝、技術、安全、質量、材料供應等各專業全面聯動、綜合協調,在施工中嚴格把控質量,創新工藝方法,組織技術骨干編制《后處理裝置閃蒸干燥系統設備施工工藝研發》,鼓勵青年積極參與施工總結,推動項目一次驗收合格。
王皓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自始至終都把培養優秀人才作為工作重要一環。徒弟楊雄杰回憶說:“剛到項目上時我是一張白紙,師父言傳身教,不厭其煩地教我,幫我理清工作思路,讓我少走彎路。”他主導成立青年安全技術攻關小組,編寫《特殊材料焊接操作手冊》《腳手架搭設手冊》等實戰指導書,培養新入職大學生盡快成長,獲公司2023年“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文明號”等。
踐“匠行”,付諸“鉆一行,精一行”努力
深耕專業領域,主導技術革新。在永祥拉棒切芯項目針對單晶拉棒車間專業多、空間小、工期緊等難題,運用BIM賦能,牽頭完成各專業BIM建模,發現百余條碰撞點,優化圖紙,提高預制深度,合理安排施工步驟,最終工期提前15天交付,項目獲“永祥2024年度精品工程獎”。
匠心立心、匠魂鑄魂、匠行踐行,王皓在化工施工崗位上不斷學習進取,以飽滿的熱情,求真務實的態度扎根一線,用行動詮釋著青年擔當,用奮斗與汗水書寫新時代青年卓越篇章。(何艷 王小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