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幻想?在荒野、在山巔、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中央,身邊沒有引擎的轟鳴,卻依然能感受到車輪撕咬土地的力量,仿佛萬物俱寂時的一聲吶喊。今天純電奔馳G級越野車幫我們真正實現了這個幻想。
G級是越野車里圖騰一樣的存在。經典的“方盒子”造型、圓形頭燈、發動機蓋梯形轉向燈、前排乘客扶手等等,遍布全身的獨特設計讓G的傳奇身份一眼可辨。但當我第一次看到G580的尾標時我內心是困惑的,G級是什么?它是汽車世界里為數不多不靠妥協就能贏得尊重的名字。那種從V8發動機深處傳出的渾厚怒吼,那種每一腳油門都帶著爆破般震動的粗糲,那種車門合上仿佛關上了金庫的大寫安全感……這些構成了G級的靈魂。而如今,電動化的大潮正悄然拍打著這個堅硬圖騰的根基。它會變得軟弱嗎?會妥協于時代的平順與靜謐嗎?帶著懷疑與敬畏,我登上了這臺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簡稱“電G”。
這次的目的地位于一處人跡罕至的山脈之中,往返500公里的路程對于純電車型來說有著不小挑戰。晨光穿透薄霧,灑在那臺棱角分明的鋼鐵巨獸上。指尖觸碰到車門把手的瞬間,金屬的冰涼感與記憶中的燃油G級如出一轍。電G的外觀沒有激進得讓人“看不懂”。遠看,它依然是那個熟悉的方盒子,依然是高聳的車身和四平八穩的輪廓,依然是那扇需要使勁兒才能關上的硬核車門。
奔馳聰明地保留了G級的靈魂骨架,卻在細節上玩起了現代感。比如更流線的燈組設計、電動車專屬的藍色裝飾線條,以及幾乎封閉的中網——這些電氣化的符號就像老派紳士領口那一抹青藍領帶,在傳統之上添一分鋒利。站在車邊,你不會覺得它“變了”,卻能感覺到它“進化了”。它沒有拋棄自己,而是找到了用另一種方式講述自我故事的可能。
沒有發動機的噪音,電G在公路上安靜得出奇。電池帶來的低重心讓整車開起來更穩、更貼地。無論是市區緩行,還是高速疾馳,它都像一艘電動游艇,優雅且從容。提速方面,電G的百公里加速只需4.9秒。這個數據不只是“快”,而是“過分快”。特別是它不是以爆發性的突然推背來嚇你,而是用持續穩定的加速力道,把你穩穩地按在座椅里,像一只猛獸輕輕地將獵物按在地上——不叫囂,但從不退縮。
坐進車內,踩下電門的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沉默的咆哮”。它沒有發動機嘶吼,也沒有排氣怒吼,但那種迅疾而沉穩的推進力卻瞬間攫住了我的身體。四臺獨立控制的輪邊電機,瞬間把2.7噸的龐然大物推出去了,而且幾乎是毫無遲滯。長距離的高速巡航對于一部純電車型來說是極其舒適的。432千瓦的輸出功率以及1164牛·米的峰值扭矩讓電G在高速上可以輕松超越大部分慢車,并且整個過程是極其平順的。但高速駕駛對于電車來說確實不夠友好,當電量持續下降時免不了又產生了“續航焦慮”。于是在一處服務區我們不得不停下來去進行補能。
而在能源效率方面,電G也出奇優秀。配備了碳化硅逆變器,電驅效率高達99%;高速時還能自動斷開前電機,以兩驅形式巡航,有效降低能耗。122千瓦時的電池組實現了571公里的CLTC工況續航。充電速度也十分友好,大約20分鐘我們就完成了從百分之20到百分之80電量的補能。不僅如此,在電池安全方面,電G采用雙層布局的電池包,被巧妙地安置于梯形車架中,電池外部保護層能夠做到防水、防塵和防石子濺射。電池下方的車底防護板由含碳的專利輕質復合材料打造,僅重57.6千克,是同形狀鋼鋁材質重量的三分之一,剛性卻更勝一籌,兼顧了輕量化、高剛性和抗腐蝕性。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擁有850毫米的涉水深度,涉水能力進一步提升。全面的防護讓全新純電G級原型測試車在1,445米海拔、坡度高達60%、側傾坡度達40%的奧地利舍克爾山順利完成336次攀登測試。舍克爾山的試煉也讓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毋庸置疑地成為一款純粹的“大G”。
駛入盤山公路,電動兩擋變速箱顯露天工之巧。低速擋下,1:22的齒比將571kW總功率化作綿延不絕的扭矩長河,攀爬45°陡坡時,電門僅需淺嘗輒止;切換高速擋,動力如絲綢滑過刀刃,瞬間撕裂空氣阻力。反觀邊上的“老舊燃油車”,渦輪遲滯的喘息與換擋頓挫的磕絆,在此刻竟顯得像一曲未調準弦的舊吉他。
要知道,一般的電動車做不到這份“有節奏的野性”。而電G,巧妙地將機械感和電驅控制揉合到了一起。電動兩擋變速箱的存在,簡直是電驅世界的一道奇兵——低擋時給你最大扭矩去征服坡道、泥濘、亂石;高速行駛時則換擋進入高效區間,減少能耗,提升續航。更厲害的是那套“智能扭矩矢量分配系統”。你可以理解為四個電機都擁有自己的大腦,它們不僅能獨立運轉,還能彼此“協調”,配合得天衣無縫。這種操控自由度,是燃油車世界里根本做不到的。
試駕過程中有一段特別讓我印象深刻——“G-TURN”原地調頭。你沒聽錯,這臺電G真的可以原地轉圈,像舞者一樣在沙地里劃出一個完整的8字。這種近乎“坦克級”的操作,在傳統G級上是想都不敢想的。而當你一鍵激活系統,四個車輪便按照指令朝不同方向發力,整個車身像一枚陀螺原地自轉。遠遠看著它旋轉揚起的塵土,就像一場越野車界的魔術。這不僅僅是一個炫技功能,而是智能電驅系統在越野場景下釋放出的可能性。無論是穿越狹窄林道還是擺脫深陷沙坑,電G都能提供比燃油版更輕松、也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說實話,我沒指望G級還能有什么智能化體驗,畢竟它在我心里一直是機械硬漢的代名詞。但電G的MB.OS系統確實給我上了一課。這是一套由AI大模型驅動的系統,不僅界面現代感十足,語音助手也足夠聰明。你想調節座椅、打開天窗、導航去越野營地,說一聲就行。識別率極高,響應時間極短,不是“聽懂你說什么”,而是“懂你想做什么”。沉浸式導航也值得一提,不只是地圖漂亮,而是它會根據你當前是人駕還是自動駕駛來顯示不同信息,把該重點提示的內容高亮出來,非常“懂事”。這種智能化體驗,不再是電動時代的“加分項”,而是奔馳對用戶體驗的“基本款”。而電G身上,它并沒有被妥協掉,反而成為了G級品牌拓寬邊界的新鑰匙。
說到底,電G和燃油G并不是誰要“淘汰”誰的關系,而是并肩開拓不同道路的兄弟。如果你要的是機械的共鳴、發動機的咆哮,油G依然值得你珍藏。但如果你想要一臺既能翻山越嶺,又能穿行都市,既有科技品位又不失越野靈魂的“新派硬漢”,電G真的比我想象中更全面。
它不是低配的妥協版,也不是噱頭堆砌的改裝件,它是奔馳用心“重造”出來的新時代大G,一種靜默又凌厲的存在。越野從來不只是簡單地征服地形,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而電G,以安靜的姿態,完成了野性的重塑。它不再靠聲浪張揚自我,卻在每一段無聲的山路中,訴說著對征途的執念。它在油門深處,藏著你未說出口的冒險;它在智能屏幕上,記錄你每一次出發的軌跡。
奔馳用這臺電動G級告訴我們:有些經典,可以被重新演繹;有些精神,可以在不發一聲的咆哮中延續。所以,當你再次看到一輛沉默行進的“方盒子”緩緩駛過,不要小看它,它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硬核。
Specifications
奔馳純電G 580
售價:217萬元起
電池類型/總容量:
三元鋰電池/122kWh
電動機總功率:432kW
電動機總扭矩:1164N·m
變速箱:2擋自動
長/寬/高:
4728/1984/1992mm
軸距:2890mm
驅動方式:四電機四驅
制動系統(前/后):
通風盤/通風盤
懸架系統(前/后):
雙叉臂/整體橋
輪胎:275/50R20
最高車速:170km/h
0~100公里/小時加速:
4.9s
純電續航里程(CLTC):
571km
文/李鵬毅 圖/曹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