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目前透露,昨天談判持續6個多小時,現場記者稱,會場外直接送餐包進會議室,雙方邊吃邊繼續談判。
而在會場之外,中美海軍力量正在太平洋展開較量。繼去年首次雙航母艦隊聯合演練,中國海軍首次以雙航母艦隊突破第二島鏈,不僅是中國海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機動,也是目前人類最大規模的艦隊,垂發單元接近1000。
而美國華盛頓號在日本橫須賀港,尼米茲號在菲律賓周圍南海巡航。
目前還沒有關于談判的最終消息,但從官方消息發布能夠感覺到談判的焦灼。公眾號“人民日報”于北京時間9日20時27分發開始首日談判的報道,此時是倫敦12時27分,而“玉淵譚天”以非官方身份報道當天談判情況,發布時間是10日凌晨4時13分,這應該是談判結束的時間。就在今天21時17分,“玉淵譚天”發消息稱,中美會議在午餐后繼續進行。
另一個觀察角度,則是特朗普。
5日元首一個半小時通話后,特朗普非常興奮地發了一條帖子,對接下來的談判非常樂觀,強調沒有談俄烏、伊朗等問題,而是聚焦中美經貿問題,唯一直接提及的具體事務就是稀土,稱“關于稀土產品的復雜性,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隨后外媒一直在報道稱中國將放松對美國的稀土管控,以此換取美國放寬貿易針對。
但要注意,中國的官方通報稿一共547字,卻只字未提稀土。還特別強調“應約”二字,從特朗普2月初釋放希望通話的信號,到真正開始通話,已經過了4個月了,而最近美國想要通話的心情極為迫切。
內部:美國兩黨之爭激化,特朗普與哈佛等民主黨標志性力量矛盾明面化,特朗普團隊也開始出現分裂,馬斯克與特朗普公開對罵,特朗普主張汽車制造全面美國化、燃油化,這一矛盾不可調和,目前馬斯克主動表示退讓,這僅僅是暫時的,而民主黨也很樂意在中期選舉上爭取馬斯克的支持,或者最起碼擴大特朗普陣營的內亂。屋漏偏逢連夜雨,圍繞非法移民問題,加州處處是“亮麗的風景線”。
佩洛西6年前毫無良知的話,終于反噬美國,當年外交部發言人就回應稱“希望這樣的‘風景線’在美國越多越好。”
經濟方面,雖然此前集中補貨暫時緩解了美國商品供應緊張,但美聯儲始終拒絕降息,在6月巨額國債續期壓力下,特朗普還推動了大幅度的減稅法案,極大加劇了美國財政壓力。尤其是稀土供應,已經非常明顯地影響到整個西方的各大領域,雖然國內出現了稀土走私等言論,但要注意整體上,國家的管控力度很強。
外部: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仍然持續,西方內部分歧加劇,雖然上周香格里拉對話會,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大放厥詞,但西方力量有限是客觀事實;而且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4月10日實施,后來采取90天暫緩,馬上就要到期了,那么特朗普是宣布恢復征收,還是繼續延緩?
特朗普僅在關稅上,就兩次極大損害美國的國家信譽。先是發布極為苛刻的所謂“對等關稅”,又不斷對華升級,然而僅僅一個月就迅速妥協,大幅回撤到4月2日之前,這還不如堅持到底。所謂的“交易的藝術”,不過是色厲內荏。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非常需要一個關鍵的利好消息,與中國的談判取得進展,就是最關鍵的籌碼。
所以特朗普還是用自己習慣的“極限施壓”那一套。在對華之前,他極力渲染中國沒有遵守日內瓦協議達成的共識,沒有按承諾取消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特朗普針對的就是稀土管控。
在特朗普看來,中國承諾“取消4月2日之后發布的非關稅反制措施”,而中國4月4日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國認為中國理應完全恢復稀土出口,否則就是違約。
然而在中國看來,視角截然不同。就在中美日內瓦會談之后,美國繼續升級對華制裁,包括5月13日針對昇騰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禁止令,14日針對涉伊朗實體展開制裁。
在美國看來,這些與關稅無關,而且采取這些措施的并非負責中美經貿磋商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而是來自美國商務部的盧特尼克和國務卿魯比奧,他們認為中國不應該因此牽連中美經貿談判。
但在中國看來,美國就是整體,美國對中國實施的一切打壓,不管來自何方,沒有任何區別,是美國在達成初步共識之后,僅僅幾天就違約升級。
現在的美國非常分裂、無序,在關稅和貿易談判方面,美國財長、商務部長、貿易代表在拜登時期就非常不對付,國務卿也總是想要插手。到了特朗普時代,矛盾更激化了,就在6月6日舉行的美日第五輪部長級會議,談判會場,貝森特、盧特尼克、格里爾把日本代表晾在一邊,自己大吵起來。
日方表示,如此混亂的局面,令日本方面難以判斷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意圖,于是美日本輪談判不了了之。
畢竟貝森特和盧特尼克可有深仇大恨,兩人競爭美國財長,在關稅問題上分歧嚴重,最初盧特尼克主導美國關稅政策,然而“對等關稅”成了一場鬧劇,才讓主張和緩的貝森特取代盧特尼克主持關稅談判。中美日內瓦談判后,宣布把格里爾納入,美方談判代表成了兩個人,唯獨把盧特尼克拋在一邊。
而到了6月5日,特朗普又把盧特尼克加了進來,美國談判代表成了三個人,而且主張各不相同。
或許這也是6月6日,三人大吵一架的原因。
但顯然,昨天的談判,并不符合特朗普的預期。
首日談判結束后,根據外方報道稱,美國代表團一直徒勞地等待中國代表團的回應,談判卡住的關鍵是因為中國的強硬派反對妥協;還稱特朗普對中國代表團強硬的態度感到驚訝,認為與之前電話溝通有很大不同。
真的不同嗎?
其實中國的態度一直非常明確,美國想要談判,必須拿出誠意,在沒有拿出誠意的情況下,絕無可能放寬稀土管控,更不可能做出任何妥協。
在倫敦談判之前,特朗普及其團隊以及整個西方媒體,全都在做夢,無腦宣稱中國要妥協了,也不想想,憑什么呢?
美國根本沒有做好談判的準備,甚至都做不到由一個人代表美國進行談判,更別說做出能夠讓中國滿意的實質性退讓。事實上,特朗普也不敢做出這種級別的退讓,否則一定會嚴重動搖選情和民意支持度,也讓美國很難跟其他國家談。
中美對于談判的目標完全錯配。美國只想要短期的退讓,也就是關稅減讓、稀土管控放松、增加農產品采購等等戰術性、短期性、階段性的利好,為選情服務。而中國要的是根本解決這場無序、混亂的摩擦,要談,就必須建立一個包括貿易、科技、地緣等全部在內的整體框架,要矯正中美關系的航向,為未來至少幾年內的中美關系鎖定一個基本的框架,不接受反復無常。
所以,美國能拿出來當作籌碼的,也只能是威脅和破壞,尤其針對寶島。
所以在6月5日元首通話的中國官方新聞稿中,特別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避免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沖突對抗的危險境地。”
注意特朗普自己明明稱聚焦經貿問題,但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稿仍然專門提臺灣,顯然這是分量極重。尤其是“慎重處理”,這在官方用語中,已經很嚴厲了。
但顯然美國并沒有誠意,還是要展現力量。
就在6月10日,在中美談判之外,還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人民日報》刊文《人民日報對話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開頭就強調:“不去想困難,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今年高考全國一卷語文作文主題就是“民族魂”。引用老舍描述抗戰革命者的《鼓書藝人》,艾青寫于1938年的《我愛這土地》,以及穆旦1941年創作的以“一個民族已經起來”作為主調的《贊美》,從“開不了口”到“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再到“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主線顯然是抗爭。
態度很明確。
第二件事:中國雙航母艦隊以及多支艦隊突破第二島鏈。
近期中美主力艦航跡如下圖所示,該圖來自微博賬號“牧星觀海天”。
從5月下旬開始,西方就在炒作中國在周邊海域部署60至70艘軍艦,更出動兩支航母艦隊分別前往南海和東海,指責中國制造地區緊張。
美國方面原本計劃將尼米茲艦調往中東,但在這一情況下緊急回調,目前尼米茲艦在菲律賓以西南海巡航。
日本方面在5月30日通報遼寧艦突破第一島鏈、前出太平洋,但由于日本海軍缺乏補給艦,只能輪流跟隨,所以后來跟丟了。
6月8日,日本方面發布消息,稱遼寧艦已突破第二島鏈,抵達硫磺島以東海域,從日本公布的消息來看,遼寧艦航母戰斗群很可能從關島東南部環繞一圈,而此前作為分艦隊前出的煙臺艦和可可西里湖艦也與遼寧艦戰斗群會師,這時遼寧艦戰斗群僅垂發單元已達656個,超過美國航母戰斗群垂發數。
6月9日,日本方面發布新消息,稱發現山東艦戰斗群也已突破第二島鏈,這是中國海軍歷史上首次雙航母編隊突破第二島鏈,兩大戰斗群僅水面艦艇達27艘,還包括了4艘055。兩大戰斗群合計垂發數達到960個,戰斗范圍已經完全覆蓋第一、第二島鏈,這樣的雙航母艦隊配置,就算是現在的美國也很難拿出來。
這還只是主力艦隊,以075安徽艦為核心的艦隊,就卡在第一島鏈,而在柬埔寨云壤海軍基地附近,5月底剛剛舉行中柬“金龍-2025”聯合演習。
在中國海軍如此威勢下,美國海軍選擇退讓,目前在太平洋上,美國有華盛頓號、尼米茲號兩艘航母,美國號、的黎波里號兩艘兩棲攻擊航母,這已經占了美國可部署航母力量的近一半,而美國號、的黎波里號也是美國唯二的最新一代攻擊艦。
華盛頓號原本在日本附近海域訓練,但隨著中國海軍前出,4日退回到橫須賀港,按照日本方面發布的消息,計劃10日上午離港開始巡航任務,之后華盛頓號就需要面對中國龐大的雙航母艦隊。
至于尼米茲號還停在菲律賓以西,美國號停留在所羅門海附近,的黎波里號在夏威夷,整體態勢如下圖所示,藍色為美國航母(含兩棲攻擊艦),紅色為中國航母(含兩棲攻擊艦)。
需要說明的是,海南艦、廣西艦、四川艦近期未宣布新去向,因此暫不列明,也就是說實際在西太平洋,已經是6對4。
這還不算剛剛完成第八次海試的福建艦,一年多時間完成八次海試,可見非常順利,證明福建艦設計非常好、建造質量過硬,意味著正式服役也會更快,還有即將下水的075四號艦。如果順利的話,很快中國就將擁有8艘航母。
從5月下旬開始的這一輪超大規模海軍機動,呈現明顯的區域拒止態勢,而美國海軍、日本海軍的動作也證明了,在如此實力面前,不得不退讓。而韓國方面,6月10日李在明同記者座談交流,很興奮地表示剛剛與中國通話。
全球當前最強大的艦隊出現在第一、第二島鏈,把寶島圍得嚴嚴實實,這就是一次統一的壓力測試。
所以,美國沒誠意,那就不要怪中國強硬,這不就是美國最喜歡的從“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嗎?
當然,如果美國不要中東、不要歐洲,也不要本土防御,把能夠機動的海軍力量都調到太平洋,還是能夠在數量上跟中國海軍抗衡一下。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