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走進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那一刻,臉上的笑容像是精心排練過,但眼神里那點藏不住的閃爍,還是讓旁觀者心里犯嘀咕。
幾個小時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他自家的“真實社交”平臺上敲下了“達成偉大貿易協議!”的喜訊。
消息飛回菲律賓,卻像熱炭掉進了冷水盆——官方遲遲沒有公布具體條款,只留下一片嗡嗡的議論聲。一位參與了談判、卻不愿露臉的菲律賓官員,私下里憋出這么一句:“作為盟友,這滋味真不好受。”
這協議的核心內容,簡單直接得有點扎心:美國貨大搖大擺進菲律賓,享受零關稅;反過來,菲律賓辛辛苦苦生產的東西運到美國,卻被貼上19%的關稅標簽。
這數字比四月份特朗普最初嚷嚷的“互惠稅”17%還狠,只比他這個月放話“不簽字就收你20%”稍微“仁慈”了一丁點。想想看,菲律賓去年往美國賣了價值141億美元的東西——電子產品、罐頭水果、衣服鞋子,都是老百姓的生計。
這19%的關稅像塊大石頭,直接砸在菲律賓工廠老板的利潤上。結果會怎樣?要么菲律賓國內的東西漲價,要么工人們口袋里的錢變薄。馬科斯在談判桌上裝出來的“硬氣”,早被特朗普不經意間戳破了。
當天上午,特朗普還對著記者抱怨馬科斯“要價太狠,搞不好談崩”,結果才過了幾個鐘頭,他就改口猛夸馬科斯是“了不起的談判專家”。這變臉的速度,活生生演出了菲律賓在這場談判里的位置——沒多少還手之力。
馬科斯這趟火急火燎飛華盛頓,其實是一場被逼到墻角的豪賭。來之前,菲律賓在南海動靜突然大了起來:海警船硬是沖到離中國艦艇只有百來米的危險距離,還大張旗鼓宣布要把烏盧甘灣海軍基地的大門向美軍敞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給特朗普交“投名狀”,想用這種“表忠心”換點美國在關稅上松松手。
可美國那邊態度清楚得很:想少交點關稅?行啊,那你在南海得“好好表現”,證明你這個“盟友”夠“有用”。更讓他頭疼的是家里后院快著火了。
老對手杜特爾特的閨女莎拉,支持率像火箭一樣竄到了62%,杜家勢力在國會里使勁拱火,連馬科斯自己的親姐姐都站出來數落他……他的民意支持度已經跌到了谷底。他太需要帶點“硬貨”回國,證明自己抱緊美國大腿這條路走得通。可惜,這白紙黑字的19%關稅,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抽過來——低三下四換來的,壓根不是平起平坐,更像是人家手指縫里漏下來的碎渣。
特朗普那邊倒是鑼鼓喧天,喊著“美國市場大開放,贏了贏了!”可美國老百姓真能撿到便宜嗎?經濟學家們直搖頭:關稅高了,進口貨(像菲律賓來的手機零件、菠蘿香蕉)能不貴嗎?這只會給美國那還沒摁下去的通脹火苗再澆上一桶油。華爾街的反應也冷淡得很——道指就意思意思漲了0.26%,納斯達克反倒跌了0.37%。這市場信號明擺著:精明的錢壓根不信這份“一邊倒”的協議能長久帶來啥好處。至于軍事合作這塊,特朗普的話說得像霧里看花,就提了句“我們會一起行動”,具體怎么行動、承擔啥義務?一個字沒提。這種“留白”反而更危險:一方面可能把南海的水攪得更渾——中國外交部已經明說了,反對這種“拉幫結派搞小動作”;另一方面,菲律賓就像被套得更牢了,越來越依賴美國那靠不住的“安全保證”,真出了事,美國拍屁股走人,它能找誰去?
協議簽完,馬科斯幾乎是低著頭快步離開白宮的,沒給守候的記者們開口的機會。他手里那份文件,左邊印著“19%關稅”,右邊寫著“零關稅優待美國”——中間那條看不見的線,劃開的哪是什么平等合作,分明是強權游戲里赤裸裸的現實:小國在牌桌上,連討價還價的籌碼,都像是跟莊家臨時借來的。而協議背后真正的賬單,很快就要送到菲律賓的漁民、縫紉女工、超市顧客手里——物價要漲,工作可能更累,錢袋子會更癟。這些數字現在只是安靜地躺在文件里,等著在未來的日子里,變成一聲聲壓在心底的嘆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