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的舞臺上,上海商學院的教師團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3個二等獎、2個優勝獎,覆蓋產教融合、課程思政、新文科等多個核心賽道。
從酒店管理學院鐘偉團隊將產業前沿融入課堂的創新實踐,到工商管理學院亢秀秋團隊在課程思政中的深度探索,這些榮譽不僅是教學水平的直接彰顯,更如一面鏡子,映照出該校師資隊伍的深厚積淀。
對于面臨擇校的學子而言,選擇一所大學不僅是選擇學科專業,更是選擇與怎樣的教師同行。上海商學院以“雙師型”師資為根基、以系統化培養為支撐、以學生成長為導向的師資體系,正構建起人才培養的核心優勢。
上海商學院的師資底色,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色。該校現有教職工近800人,專任教師50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超40%,“雙師型”教師占比超30%,這樣的結構讓課堂始終洋溢著鮮活的實踐氣息。這樣的師資結構讓課堂天然連通著現實商業世界。
更值得關注的是,上商從阿里巴巴、上海證券交易所、錦江國際集團等行業龍頭聘請的行業導師,會定期走進課堂開設“企業家講堂”,將進博會接待管理的實戰經驗、跨境電商的最新運營邏輯、金融科技的前沿趨勢等帶入校園,讓學生在課本之外,提前觸摸到真實的商業脈搏。
師資力量的持續迸發,得益于該校“以賽促教、以訓強能”的培養機制。以此次的教學創新大賽為例,教務處早在2024年12月便啟動校內選拔,針對教學創新難點,先后邀請國賽獲獎者開展多輪培訓、講座和個性化指導,形成從教學理念更新到課堂設計優化的全鏈條支持。
然而,這種系統化培養并非特例:作為旅游類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該校每年承擔國家級、市級培訓項目10余項。2024年更聯合錦江國際等6家企業推出“理論學習 + 崗位實踐” 的雙階段培訓模式,累計培養全國28個省市近2萬名教師。
當這樣的師資力量聚焦于學生成長,便形成了全方位的賦能體系。教師們擅長將抽象理論轉化為鮮活案例,在智慧商業實驗室里,教師會借助智能貨架和大數據分析系統,帶領學生模擬新零售場景下的供應鏈管理;跨境電商實訓中心內,教師與阿里巴巴合作引入真實貿易項目,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完成從選品到報關的全流程操作……
從教學創新大賽的獎杯,到企業導師的課堂,再到學生手中的創業項目計劃書,上海商學院的師資力量始終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塑造著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職業能力。
對于立志在商科領域深耕的高考生而言,這樣一支既懂理論教學、又通產業邏輯,既擅課堂創新、又能實戰指導的師資隊伍,正是叩開職業之門的鑰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