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長們可能發現一個新趨勢:體育好的孩子,路越來越寬了。
中考體育分值逐年上漲,清北等名校的體育特長生計劃名額擴招,連企業招聘都開始看重運動經歷,畢竟,能在賽場上咬牙堅持的人,職場上多半也能扛事。
更受關注的是,作為“體育強國”戰略的重要部分,體育作為朝陽產業,涵蓋體育文化、產業、經濟等多個領域,相關體育人才的需求正呈現井噴狀態。
而在今年爆火的“1+3”實驗學校中,全市唯一的以體樹人“陽光體育1+3”項目一亮相就引發關注。
作為清華附中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推出的“陽光體育1+3”,到底憑什么讓家長心動?今天一起來看看這個項目的硬核家底——
NO.1
看點一
體育產業迎爆發期
懂體育的孩子站在風口上
別再以為練體育就是當運動員了。
近日,由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清華附中教育集團聯合主辦,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承辦的以體樹人“陽光體育1+3”實驗項目研討會上,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表示,該項目并非局限于體育特長生的培養,而是以體育為核心培育復合型人才,其定位將立足科技、人才、教育一體化發展格局,著眼教育發展戰略高度,著眼于廣闊的體育產業,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
當前,國家 “體育強國” 戰略按下加速鍵,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突破3萬億,從賽事運營、體育營銷到運動康復、體育教育,崗位缺口已經開始顯現。
就拿北京來說,冬奧會后冰雪運動教練需求激增,青少年體育培訓師、體育賽事策劃等新興職業年薪也十分不錯。
“陽光體育1+3”項目,從初二開始貫通培養,正好踩中了“初高中銜接”的關鍵節點。
“我們不是要培養專業運動員,而是讓孩子掌握‘體育 +’的跨界能力?!?該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學攀巖的孩子,會接觸地質科學(巖壁構造)、物理力學(發力角度),甚至賽事直播(新媒體技能),這些都是未來社會需要的復合能力?!?/p>
這意味著孩子未來既能當教練,也能做賽事運營,甚至能研發運動裝備等,選擇面比想象中寬得多。
NO.2
看點二
打造“師資天團”!
頂尖專家智囊團 + 清華附中名師+一流師資團隊
家長學生們選項目,師資配備自然是關鍵要素?!瓣柟怏w育1+3”項目簡直是把體育教育界的頂流專家都搬進了校園。
“陽光體育1+3”項目組建了超規格的“專家智囊團”,都是教育與體育領域的頂尖專家資源,比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于素梅、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郝東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佑發、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鄧軍文、清華大學體育部教授高全為項目顧問;海淀教育學會秘書長閆順林、北京市八一學校特級教師黃虹、北京市二十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吳玉國、清華附中體育教研組教師張日月4位兼具豐富實踐經驗與深厚理論功底的教育專家,均為項目指導專家。
這支專業團隊將把控體教融合的育人方向,為項目提供從課程設計、教學指導到發展規劃的全流程支持,還會定期進校園指導課程設計、分享前沿理念,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接觸最專業的體育教育思路。
據悉,作為清華附中教育集團成員校,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共享集團內優質師資儲備,“陽光體育1+3”項目三分之一的授課教師來自清華附中本部。
清華附中和學院路學校組成高規格管理團隊,全力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保障教育教學與綜合實踐無縫銜接。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執行校長羅長文,教學教學副校長王歆、教學副校長王小明、德育副校長洪世松、初三年級組長程晉偉、中國籃球協會教練員薄飛等均深度參與“1+3”項目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實行“1+N” 導師制,團隊實現了學科骨干教師與專業體育教練的強強聯合,既有深耕學科教學多年、經驗豐富的學科骨干教師,又有具備專業運動背景、擅長技能訓練的體育教練,兩者協同配合,既抓學業根基,又強體育素養,既是學業引導者,也是生活陪伴者,全程關注孩子的體育興趣、心理狀態和跨學科能力,還會提前幫孩子適應初高中銜接。
導師陪伴細到每周打卡,每周1次小組面談,每月1次跨學科課程陪同觀察,每學期1次學段銜接專題會。
NO.3
看點三
“一生一策”
每名學生配備三名成長導師
告別“小透明”
不少家長都在擔心,孩子在學校里容易成為“小透明”,擔心孩子在集體里被淹沒。在“陽光體育1+3”實驗項目中,每個孩子背后都有一個成長導師團,為孩子成長全程護航。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學校創新推行“一生一策”培養模式,為每位學生精心配備三名成長導師,構建起獨具特色的“1+N”成長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體育教師、學科教師與家長三方協同發力,讓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浸潤著溫暖與關懷。
據介紹,導師團的選拔表現稱得上“嚴苛”:不僅要求具備三年以上教齡,熟悉初高中課程體系,更優先吸納體育、心理及初高銜接領域的專業教師,且團隊中至少有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高三教學經驗。
從細致入微的學業輔導到貼心的成長陪伴,從高效的資源協調到全方位的能力賦能,“1+N”模式下的多元角色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為學生的穩步前行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另外,“陽光體育1+3”項目依托學校 “求真” 課程結構搭建,縱向分基礎、拓展、探究三類課程,橫向涵蓋人文品德、藝術審美、體育健康、科學實踐四大領域,形成立體課程網絡。在此基礎上,項目構建四年貫通式體育與健康專業課程,打破學段壁壘,按初中到高中一體化設計,確保體育素養階梯式提升。
課程內容包含基礎技能訓練、專項能力拓展、競技實踐與健康管理四大模塊,實現體育知識、技能與精神的遞進發展。同時以體育為基底,深度融合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比如通過體育歷史與文化滲透人文素養,結合運動數據分析培養科學思維,用團隊項目實踐強化協作能力,形成 “體育 +” 跨學科生態。
NO.4
看點四
高端資源強力加持
讓每個孩子享有量身定制的成長方案
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作為清華附中教育集團成員校,在體育教育資源方面盡享獨特優勢。
在“無體育不清學”和“練出好身體、學出好成績、成就好未來”的目標引領下,學院路學校的體育特色愈加明顯,該校的課后服務體育工作在全市萬人校長大會上做經驗介紹。
自2024年加入清華附中教育集團后,本部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優質教學資源不斷注入。比如,籃球教學緊密參考本部先進訓練體系,定期邀請本部籃球教練開展專項培訓,學生們的籃球技巧進步顯著,在校際籃球友誼賽中,戰術配合愈發默契,多次取得優異成績。
學院路的大學資源也為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因學校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高校林立,中國地質大學為學校攀巖課程提供專業地質知識講解,使學生在攀巖訓練中更加科學、安全地提升技能。
學院路學校自身的體育教育優勢突出且歷史悠久。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校內籃球教學成果豐碩,多次在比賽中斬獲佳績。同時,學校作為“北京市攀巖競賽培訓基地”,擁有 15 米高的國際標準攀巖墻。學校不僅組建了攀巖運動隊,還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攀巖特色課程,聘請專業教授與教練指導,培養出眾多優秀攀巖選手,在市級攀巖賽事中屢獲殊榮。
2023年,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研修中心落戶學校,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體育教育研究水平,為體育課程優化與教學創新提供了專業支撐。
正如清華附中及學院路學校校長方妍所說,該項目以體育育人為核心,整合校內外頂尖資源,配備校內最強師資團隊。我們將充分發揮清華附中教育集團的平臺優勢,堅持“一生一策”,實施小班化教學,為30名入選學生提供精準培養?!霸谶@里,每個孩子都能獲得量身定制的成長方案,在體育精神的浸潤中全面發展?!?/p>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清華附中學院路學校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