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不讀懂“黨錮之禍”,怎看透三國?這才是東漢王朝崩塌的真正開始

0
分享至

三國這段歷史,相信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段中國歷史,有海量的電視劇,電影,游戲,其實我小時候的歷史啟蒙也是通過玩《三國志》游戲。

但越往深入讀下去,會發現和自己原來的認識越來越遠,三國的故事變得越來復雜,慢慢從簡單的逐鹿天下,匡扶正義,忠義報國到門閥世家,外戚宦官,權力制衡,這可能也是歷史有趣的地方。

最近在看張向榮老師的《三國前夜》,這是一本歷史非虛構作品,講述的是東漢末年的皇權是如何旁落,外戚、宦官、士族和皇權之間的角逐。書中探討了最終導致那個三國時代的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就結合書里和我自己的認識,試著用比較通俗的方式來講講,我比較感興趣的二次《黨錮之禍》的始末。文章比較長,全文大概1萬2千字,可以收藏再看。

引子:末世挽歌——東漢暮色中的一絲寒光

太陽快下山了,血紅色的光照著東漢王朝。這片土地,看著還是那么大,但那股子“光武中興”的勁兒早沒了。帝國就像一棵老樹,外面瞅著還行,里面早讓蟲子蛀空了。空氣里都是不安生的味道。洛陽城里的宮殿樓閣,在夕陽下拖著長長的影子,歪歪扭扭,像是在說,這太平日子,快到頭了。天黑下來,不知道要亂多久。



就在這死氣沉沉的黃昏里,也曾有過那么一道光,雖然冷,但亮。那就是“黨人”們,一群讀書人,拿自己的骨氣和命,想出來喊幾聲,爭一爭。聲音挺悲壯,可惜,大船要沉,他們拉不住。

“黨錮之禍”,史書上就這三個字,冷冰冰的。但背后,遠不是一場官場斗爭那么簡單。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那個時代爛到了什么地步。王朝這身子骨,早就病入膏肓了,黨錮之禍就是上面爆開的一個膿瘡。歷史從這兒,就要拐大彎,往更亂的道上去了。

漢朝這房子要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根子上,它自己就有問題。皇帝不像皇帝,大權不是在親戚手里,就是在太監手里,來來回回地折騰。黨人讀圣賢書,想的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想把這艘破船補補好。



勇氣是真有,精神也值得佩服。可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從里到外都爛透了的攤子,積重難返。他們的硬骨頭,在滔天濁浪里,顯得那么不頂用。他們的悲劇,幾乎是躲不開的。這不是運氣不好,是那個腐朽的權力機器,容不下一點干凈東西。那道寒光,注定要被黑夜吞掉,給后人留下聲聲嘆息,還有一堆想不明白的問題。

第一章:禍起蕭墻——黨錮之禍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根源

黨錮之禍這事兒,來得像場急雨。但下雨之前,天上的烏云,已經在東漢這片天上來來回回飄了一百多年了。那根子,扎得深,牽著政治、社會、經濟,還有讀書人的心思。

一、皇權旁落與宦官外戚的百年糾葛

東漢這朝代,打從漢和帝開始,小皇帝就一個接一個。皇帝小,管不了事,太后就出來管。太后一管事,就得靠娘家人,這就是外戚。外戚勢力一大,就想把持朝政。等小皇帝長大了,想把權要回來,身邊能用的人,就是天天見的太監。



太監,按說就是宮里伺候人的,沒家沒后,皇帝覺得他們比那些枝繁葉茂的外戚“靠譜”。于是,皇帝就用太監去收拾外戚。太監得了勢,又成了新的麻煩,也開始專權。等太監鬧得不像話了,朝里正直的官,或者沒死絕的外戚,又可能起來鬧。

歷史就在這“外戚專權—太監專權—好人或外戚反抗—太監反撲”的圈子里,一遍遍地轉。

漢桓帝、漢靈帝那會兒,太監的勢力最大。他們不光管著皇帝,國家發什么命令他們說了算,官位也能拿來賣錢,錢摟得盆滿缽滿。他們的爪牙,從中央到地方,到處都是,成了一個誰也動不了的利益團伙。皇帝呢,成了擺設,國家大事,成了太監們撈錢的工具。

這么個歪歪扭扭的權力結構,朝廷不像朝廷,規矩不像規矩,給后來的大亂子埋下了雷。太監跟皇帝,成了一種奇怪的“共生”:皇帝弱,需要太監撐腰;太監呢,借著皇帝給的“名分”,把自己的權越搞越大,最后連皇帝都給坑了。這股從皇宮里頭冒出來的黑水,一點點把整個帝國的地基都泡爛了。

二、士人風骨與清議的興起: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跟太監那幫烏煙瘴氣的人對著干的,是當時讀書人里的一股“清流”。

東漢從光武帝那會兒起,就提倡氣節,鼓勵讀儒家經典。讀書人大多都把儒家那套當寶貝,心里裝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向。他們覺得自己是國家的頂梁柱,天下事就是自己的事。看著朝廷一天比一天黑,太監橫行霸道,想好好說話提意見都沒門兒,他們就用另一種法子表達不滿——這就是“清議”。



“清議”是個什么東西呢?就是以太學里那三萬學生為中心,加上各州各郡有名望的讀書人,大家伙兒湊一塊兒,或者寫文章,或者私下議論,評說朝廷里的人和事,哪個官好,哪個官壞,說得有鼻子有眼。像李膺、陳蕃、王暢這些人,因為人品好,學問大,又敢說真話,就成了讀書人的頭兒,名氣特別大。讀書人要是能到他們家拜訪一下,就覺得是“登龍門”了,特光彩。

這種清議,一方面是讀書人有骨氣,不怕官大,敢跟黑惡勢力叫板,在那個黑咕隆咚的時代,算是一點亮光。但是呢,另一方面,清議這玩意兒,不是正經的官場規矩,有時候也憑意氣說話,或者摻和著小圈子的恩怨。話說得太沖,公開指名道姓地罵,直接就戳了當權太監的肺管子,也讓皇帝臉上掛不住。這么一來,雙方的梁子越結越深。

清議這股風刮起來,是儒家讀書人“明知搞不成,偏要試一試”的悲壯。正經的政治路子走不通了,他們就想用道德的力量來扳一扳。可惜,光有理想和熱情,手里沒權,背后沒硬家伙撐腰,碰上心狠手辣、手握大權的當權派,結果可想而知。清議既是那個時代讀書人精神的閃光點,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想掃清污垢,但也因為太扎眼,招來了要命的報復,最后成了黨錮之禍的一個大引子。

三、經濟凋敝與社會矛盾:大廈將傾的預兆

朝堂上,太監跟讀書人斗得你死我活。朝堂外,東漢的社會經濟,一天不如一天,老百姓跟地主官僚的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土地兼并,是東漢的老毛病。有錢有勢的大地主,靠著朝里有人,或者自己有錢,拼命吞并農民的地。結果就是“富的田挨著田,窮的連插根錐子的地方都沒有”。沒了地的農民,要么給地主當佃戶,受剝削;要么就成了流民,東奔西跑,成了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



與此同時,上頭那些當官的,花天酒地,貪污腐敗,老百姓的賦稅徭役就越來越重。再加上天災人禍,隔三差五來一下,老百姓的日子就更沒法過了。史書上,關于饑荒、瘟疫、流民、土匪的記載,多得翻不過來。這種尖銳的社會矛盾,讓整個社會就像個裝滿了干柴的火藥桶,稍微有點火星子,就可能炸開鍋。

黨錮之禍里的那些讀書人,大多是中小地主出身。他們一方面也是現有土地制度下過得還不錯的人,另一方面,他們讀的儒家書,又讓他們對老百姓的苦難有點同情心。但是,他們跟太監爭,主要還是爭朝廷里的權,想把官場風氣整頓一下,卻沒能從根子上動那些造成社會危機的經濟問題。

京城里的政治風波,跟鄉下的民不聊生,一開始好像是兩條不相干的線。但政治一腐敗,國家機器就沒法好好應付社會危機,這兩條線就擰到一塊兒去了,一塊兒把王朝往溝里推。黨錮之禍把讀書人打殘了,國家再想找人出來應付大規模的民變,就更難了,這也給后來的黃巾大起義埋下了種子。

四、第一次黨錮的余燼與第二次黨錮的伏筆

在第二次黨錮之禍鬧起來之前,延熹九年(166年),已經有過一次規模小點兒的黨錮事件,史書上叫“第一次黨錮之禍”。起因大多是太監和他們的手下胡作非為。比如有個叫侯覽的太監,他家的奴才在鄉下欺負人,被一個叫李膺的正直官員給抓了殺了。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太監們一起跳出來反撲。他們誣告李膺這些人“拉幫結派,收受賄賂,胡說八道,擾亂社會風氣”。漢桓帝就下令把李膺等二百多人都給抓了。



那一次黨錮,因為有陳蕃、竇武這些重臣使勁兒保,還有外戚竇家幫忙說話,沒過多久就結束了。李膺他們雖然被罷了官,一輩子不準再當官,但好歹沒掉腦袋。

可是,第一次黨錮,非但沒解決太監跟讀書人的矛盾,反而像是火上澆了油,雙方的仇更深了。對讀書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大警告,但也可能讓一些人更鐵了心要跟太監斗到底。對太監來說,這次“贏了”,讓他們嘗到了用權力整人的甜頭,也讓他們看明白了,讀書人這幫家伙和他們背后的“清議”,對自己專權是個天大的威脅。

第一次黨錮之禍,就像一場沒下透的雷陣雨,雨停了,天更悶了。它什么根本問題都沒解決,反而像一根引線,點著了雙方更深的仇恨。太監們在這次交手里,摸清了對方的底牌,也開始琢磨著下一次要搞得更狠,更徹底。而讀書人里頭,有些人可能因為禁令解除了,有點僥幸心理,沒料到對手能那么兇殘,那么不擇手段。第一次黨錮的“不了了之”,恰恰給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慘烈爆發,埋下了重重的伏筆,讓后來的風暴來得更猛,手段更毒。

第二章:風暴再起——第二次黨錮之禍的經過與關鍵節點

第一次黨錮的影子還沒散干凈,更狠的風暴已經在暗地里憋著了。公元168年,漢桓帝死了,小皇帝漢靈帝即位。外戚竇武和太傅陳蕃出來輔佐朝政,這兩人一合計,要聯手把太監勢力給端了。

可惜,事情沒辦利索,走漏了風聲,被太監曹節、王甫這幫人先知道了。太監們下手更快,在宮里直接動了手,搞了場政變。竇武、陳蕃打不過,都死了。這一下,讀書人在朝廷里最大的靠山沒了。太監們徹底把中央大權抓到了手里,再想搞更大規模的黨錮,就沒人攔得住了。

一、導火索:一樁案件引發的血雨腥風

公元169年,太監們終于找到了一個由頭,可以放開手腳搞大清洗了。山陽郡有個叫張儉的東部督郵,官不大,但敢辦事。他舉報了大太監侯覽的種種罪行,結果反被侯覽給誣告了。

侯覽讓人上書,說張儉跟同鄉二十四個人“拉幫結派,想造反”。這事兒,就像一顆火星子掉進了火藥桶,一下子就把太監們早就準備好的陰謀給點著了。曹節、王甫這伙人,抓住這個機會大做文章,到處嚷嚷說張儉這些人背后有個天大的“黨人”集團,要顛覆朝廷。



漢靈帝那時候還是個小屁孩,腦子糊涂,太監說什么他信什么。馬上下令,讓各州各郡趕緊抓所謂的“黨人”。張儉沒辦法,只好亡命天涯。那些收留過他的人家,全都被抄家滅門,牽連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一時間,到處風聲鶴唳,官差四處抓人,一場針對整個讀書人階層的血腥大清洗,就這么拉開了序幕。

張儉這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經不重要了。它徹底成了太監們鏟除異己、鞏固權力的工具。這根本不是什么正常的案子,是一場早就計劃好的政治迫害。太監們把一個地方上的小案子,硬生生搞成了全國性的政治大案,背后藏著的心思,就是要弄死所有可能跟他們作對的人。

二、核心人物群像:李膺、范滂等黨人的抉擇與命運

這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里,一群正直的讀書人,用他們的硬骨頭和悲慘的命運,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子。



李膺(字元禮),那會兒名氣大得很,讀書人都說他是“天下模楷”,能見他一面,比登龍門還榮耀。第一次黨錮的時候,他的官就被罷掉了。這一次,又被人栽贓陷害。當奉命來抓他的官差上門時,李膺一點沒慌,對家里人說:“事已至此,躲是躲不掉的。罪名既然已經扣在我頭上了,我沒什么好辜負別人的。” 他自己坦然走進監獄,各種酷刑都受遍了,就是不肯低頭認罪,最后被活活拷打死在牢里。他的一言一行,活脫脫就是一個儒家讀書人面臨危難時不怕死、為了道義可以犧牲一切的樣子。



范滂(字孟博),也是個以清廉正直出了名的人。被抓之前,他跟他母親告別的那一幕,聽了讓人掉眼淚。他媽對他說:“兒啊,你現在能跟李膺、杜密他們齊名,死了又有什么好遺憾的!既有了好名聲,又想長命百歲,哪能兩樣都占著呢?” 范滂哭著拜別了母親,從容赴死。臨死前,他對監斬官說:“我母親年紀大了,能不能讓我回去見她最后一面?” 監斬官不答應。他又說:“我弟弟仲博,應該能好好奉養老母。我只是遺憾不能親眼跟母親告別罷了!” 說完,就被殺了。范滂這么從容地去死,他母親又那么深明大義,成了后人一代代傳頌的悲壯故事,是儒家講的孝道和忠義精神,在絕境里最極致的體現。

杜密(字周甫),也是當時有名的讀書人,跟李膺名氣差不多。為人特別剛直,眼里不揉沙子,恨透了那些壞人壞事。黨錮鬧起來,杜密也被抓進大牢,最后也死在了牢里。

張儉(字元節),算是這次黨錮的直接導火索。他的命,比別人更帶點傳奇色彩。他被逼得四處逃亡,所到之處,好多人冒著殺頭的危險收留他,甚至不惜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來保護他,這當中有不少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因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的慘劇。張儉這一路逃亡,既讓人看到民間還有道義和良心在,也反過來襯托出太監統治有多殘酷,多沒人性。

這些黨人,面對強權,有的選擇了慷慨赴死,有的選擇了四處躲藏。他們的選擇不一樣,但他們心里守著的那份道義和理想,卻像黑夜里的星星,雖然被烏云蓋住了,但還是在發著微弱卻執拗的光。他們用命做代價,解釋了儒家說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們的悲劇,不光是他們個人的不幸,更是整個時代的悲哀。他們用死來證明自己的堅持,雖然沒能馬上改變黑暗的現實,卻在精神上留下了一種力量,成了后人反抗暴政、追求正義的一個榜樣。

三、宦官集團的權術與殘酷清洗

曹節、王甫這幫太監頭子,在第二次黨錮之禍里,把他們的政治手腕和沒人性的殘忍,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心里清楚,光是罷官、不讓當官,根本弄不死讀書人的反抗念頭,也毀不掉“清議”在社會上的根基。所以,他們用了更狠的招數:



頭一招是胡亂編罪名,拉上一大堆無辜的人。他們拿張儉的案子當引子,把所有跟張儉認識的,或者平時對太監不滿的,或者在社會上名聲好、有威望的讀書人,通通打成“黨人”,給他們扣上“拉幫結派,圖謀造反”的大帽子。抓人的名單越拉越長,從一開始的一百多人,發展到后來的六七百人。被牽連的家里人、學生、老部下,更是數都數不清。

第二招是用各種酷刑,逼人招供。抓來的黨人,太監們就用上各種沒人性的刑罰,往死里打,非要他們承認自己有罪,還要他們供出更多的人。好多讀書人在酷刑下,要么硬挺著不屈服,最后死了;要么實在受不了折磨,含著冤屈死了。史書上說,牢里“死人壓著死人”,慘得沒法看。

第三招是斬草除根,永絕后患。對李膺、范滂這些核心人物,太監們一點不手軟,直接下令殺掉。對其他的黨人,就判流放,或者一輩子不準出來,他們的子孫三代都不準當官。他們還下令把黨人的墳給扒了,把他們寫的書給燒了,想從肉體上和精神上,把“黨人”的影響徹底抹掉。

最后一招是搶人家財產,塞自己腰包。在迫害黨人的同時,太監和他們的手下,趁機大肆抄沒黨人的家產,都弄成自己的。這場政治清洗,說白了也是一場赤裸裸的搶錢運動。

太監們干的這些事,已經遠遠不是宮廷里爭權奪利那么簡單了,變成了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系統性的國家恐怖。他們熟練地用著國家機器——皇帝的詔獄、軍隊、地方官——來執行這場大清洗。

他們不光是在干預朝政,很大程度上,他們已經把國家的權力搶到自己手里了,可以隨便給別人扣“敵人”的帽子,然后用國家的名義把人消滅掉。這種權力的濫用,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也給后世留下了非常壞的榜樣。

四、朝野內外的抗爭與絕望

面對太監們血腥的屠殺,朝廷內外也不是一點反抗都沒有。有些正直的官員,比如太尉黃瓊(雖然他在黨錮前就死了,但他生前抵制太監的態度還是有影響的)、司徒劉矩這些人,也曾想勸勸皇帝,或者在自己權力范圍內保護一些讀書人。

可惜,他們的力量在強大的太監勢力面前,太小了,根本頂不上用。在民間,好多普通老百姓和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因為佩服黨人,又恨透了太監,也曾冒著生命危險收留和幫助那些逃亡的黨人,就像前面說的張儉,他逃亡路上就得到了不少人的仗義相助。

但是,更大范圍內的,是整個讀書人階層都彌漫著恐懼和絕望。在高壓之下,好多人選擇了閉嘴,或者躲起來。他們有的跑到深山老林里隱居,不再管外面的事;有的改名換姓,跑到老遠的地方去;更有一些沒骨氣的,為了保住自己,甚至去巴結太監,出賣朋友換取平安。一時間,大家在路上碰見都不敢說話,只能用眼色示意,“士林風氣”一下子就敗壞了。以前那些慷慨激昂的清議聲音,在屠刀的威脅下,漸漸聽不見了。

這種普遍的恐懼感,對社會的信任和人們參與政治的熱情,是毀滅性的打擊。當國家公然用暴力對待自己最優秀的知識分子時,它不光是消滅了肉體上的反抗者,更要命的是,它掐死了人們心里的希望和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好多有見識的人,對現實政治徹底死了心,開始轉向研究自己內心的修養,或者談論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學道理。這也為后來魏晉時期玄學的興起和“清談”風氣的盛行,埋下了伏筆。

黨錮之禍造成的恐怖氣氛,就像一張看不見的大網,罩在東漢末年的天空上,加速了人心的渙散和王朝的垮臺。

第三章:帝國崩塌的序曲——黨錮之禍的直接后果與短期影響

第二次黨錮之禍,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霜凍,把東漢王朝這棵本來就已經快枯死的老樹,給徹底打殘了。它帶來的直接后果和短期影響,又快又猛,深刻地體現在政治、社會和人才等各個方面,成了帝國最終塌房的沉重前奏。

一、士林的摧折與人才的斷流

黨錮之禍最直接、最慘的后果,就是把讀書人這個階層給毀得差不多了。史書記載,在第二次黨錮里,被殺的、被流放的、被關起來的讀書人,還有他們的家人學生,加起來少說也有一千人。

李膺、范滂、杜密這些一代名人賢士,要么屈死,要么蹲大牢。這些人,是當時社會上最有學問、最有品德、最有政治經驗的一群精英,是國家治理要靠的頂梁柱。他們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或者被迫退出了政治舞臺,讓東漢朝廷的人才庫一下子就空了,損失慘重,前所未有。



一時間,朝廷里有本事的賢臣幾乎死光了,剩下的多是些拍馬屁、看風使舵的小人,或者是太監的親信走狗。正直的人要么躲到山里,要么嚇得不敢說話,生怕惹禍上身。“朝廷里鴉雀無聲,再也聽不到一句正經話”,整個官場死氣沉沉,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這種人才的斷檔,不光是少了一批官員那么簡單,更是國家精神支柱的垮塌。當一個政權把自個兒最聰明的大腦和最硬的脊梁當成敵人來對待時,它實際上就是在自己毀掉自己。這種對國家管理能力的致命削弱,讓本來就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在應付后面接二連三的內外麻煩時,更加手忙腳亂,力不從心。

二、政治生態的惡化與中央集權的式微

黨錮之禍以后,太監集團的權勢達到了頂峰。他們把朝廷里主要的政敵都給清除了,實現了對中央政權的完全控制。但是,這種靠恐怖和高壓維持的“穩定”,代價是政治環境壞到了極點。

在太監的把持下,朝廷里正常的商量國家大事的機制,一點兒都沒了。皇帝被關在深宮里,跟外面完全隔絕,聽到的看到的,全是太監們想讓他知道的。正直的言論被當成“胡說八道”,忠誠的建議被罵成“歪理邪說”。取而代之的,是明目張膽地賣官鬻爵,送錢就能當官。

官場的腐敗到了讓人沒法看的地步,官員的操守也爛到了家。這種爛透了的政治環境,讓中央政府一點威信都沒有了,發的命令到了地方也沒人聽。

這種權力絕對集中在太監手里,表面上看是加強了中央的控制,實際上卻導致了整個系統性的衰弱。因為沒人監督,沒人制衡,太監們做決定,往往只考慮他們小集團的私利,根本不管國家和老百姓的死活。這種內部的腐爛,讓中央政府失去了自我糾錯的能力,也漸漸管不住地方了。

各地的豪強勢力,看著中央這么昏庸無能,就開始打自己的小算盤,不聽中央的話了,為后來州牧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埋下了禍根。中央集權的衰落,不是從黃巾起義才開始的,黨錮之禍對政治核心的侵蝕,早就讓它的根基搖搖欲墜了。

三、社會秩序的動蕩與地方割據的萌芽

黨錮之禍對讀書人的殘酷鎮壓,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進一步加劇了本來就已經很尖銳的社會矛盾。在太監和他們手下的盤剝下,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走投無路的農民,要么聚眾造反,要么就上山當土匪。史書記載,黨錮之后的幾年里,各地小股的盜賊和民變,就沒斷過。



公元184年,規模空前的黃巾大起義爆發了。幾百萬老百姓揭竿而起,席卷了大半個中國。這場大起義,正是東漢末年社會矛盾的總爆發。面對像潮水一樣涌來的起義軍,焦頭爛額的漢靈帝,實在沒辦法了,被迫下詔書大赦黨人,解除了黨錮,希望能借用這些被打壓的讀書人的力量,來挽救危局。這個舉動,無疑是對此前十幾年殘酷政策的徹底否定,也從反面證明了黨錮之禍對國家治理能力造成了多大的損害。

但是,這個時候才解除黨錮,已經太晚了。東漢王朝的元氣,早就在黨錮之禍中被消耗光了。更要命的是,為了鎮壓黃巾起義,中央政府不得不把權力下放給地方,允許各州的州牧自己招兵買馬,處理軍政大事。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把黃巾軍的火給撲滅了,但也由此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地方上的豪強趁機坐大,手里有了兵,腰桿就硬了,漸漸形成了不受中央控制的割據勢力。黨錮之禍清除了朝廷里那些能夠維護中央權威的正直官員,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客觀上為地方勢力的膨脹創造了條件。可以說,黨錮之禍是國家走向分裂和衰敗的加速器。它不但沒能鞏固統治,反而催生了顛覆王朝的力量。從禁錮人才到社會動蕩,再到大規模民變,最后導致地方權力失控,這是一個環環相扣、一步步往深淵里掉的悲劇鏈條。

第四章:歷史長河中的漣漪——黨錮之禍的深遠影響與歷史意義

黨錮之禍,雖然是東漢末年的一場悲劇,但它掀起的波浪,卻在歷史的長河里蕩漾了好幾百年,對后來的政治、文化、思想,甚至社會結構,都產生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深遠影響。

一、對東漢王朝覆滅的加速

東漢這朝代要完蛋,是個慢功夫,牽扯到政治、經濟、社會好多方面。但是,黨錮之禍,毫無疑問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批稻草里頭分量很重的一根。它大大加快了王朝完蛋的速度。

首先,黨錮之禍把東漢王朝賴以生存的讀書人官僚基礎給毀了。一大批有學問、有操守、有經驗的官員,不是被殺就是被關,朝政完全掉到了一幫腐朽無能的太監手里。這就導致國家管事的能力直線下降,根本沒法應付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危機和邊疆問題。



其次,黨錮之禍把體制內想改良的路子徹底堵死了,社會矛盾沒了緩沖和化解的地方。當正直的批評和建議被當成“造反”,當和平的政治參與換來的是屠刀和鎖鏈,那么,體制外的暴力反抗,就成了好多人唯一的出路。黃巾大起義的爆發,跟黨錮之禍造成的政治絕望和社會不公,有直接關系。

再次,黨錮之禍進一步加劇了中央和地方的離心離德。中央政府那么黑暗腐敗,讓地方上有實力的人對朝廷徹底死了心,也給了他們擴充自己勢力的好機會。

可以說,黨錮之禍是東漢王朝政治上的一個“不歸點”。它標志著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已經尖銳到沒法調和了,也標志著王朝自我修復的功能徹底失靈了。打這以后,東漢王朝的衰敗就像江河日下,拉都拉不回來了。它把王朝慢性的衰退,變成了急性的、沒法逆轉的崩塌,為后來的三國鼎立的亂世局面,拉開了大幕。

二、魏晉風度的濫觴:士人精神的轉向與異變

黨錮之禍的慘痛教訓,給活下來的讀書人,以及后來的知識分子,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傷疤。眼看著儒家倡導的忠君愛國、敢說真話的政治理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好多人對傳統那套入世做官的價值觀,產生了懷疑和動搖。

這種失落感,讓讀書人階層的精神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轉變。既然積極參與政治那么危險,又沒什么用,那還不如轉過頭來修養內心,追求個性解放。于是,以老子、莊子哲學為核心的“玄學”開始流行起來,成了讀書人逃避現實痛苦、尋求精神安慰的重要法門。



他們崇尚自然,追求個性解放,看不起那些繁文縟節,行為放蕩不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魏晉風度”。“清談”取代了“清議”,以前是議論朝政,現在是討論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學道理。

這種轉變,不是說把儒家的東西全扔了,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一種變化和適應。黨人身上那種剛正不阿、特立獨行的精神,在某種程度上被魏晉名士繼承了下來,但表現形式從公開的政治抗爭,變成了對個人品格的追求和藝術化的生活態度。

黨錮之禍的血腥,像一把火,燒毀了漢代儒學積極入世的殿堂,但也從灰燼里催生出一種新的、更復雜、更多元的士人文化形態。這種文化轉向,深刻地影響了之后幾百年的中國思想史、文學史和藝術史。

三、千載評說:黨人精神的歷史回響與文化記憶

盡管黨人在當時的政治斗爭中輸得一敗涂地,但他們的精神和氣節,卻贏得了后世廣泛的同情和高度的贊揚。在后來的歷史書寫中,尤其是在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傳統史學里,黨人普遍被塑造成忠肝義膽、為民請命的悲劇英雄,而太監則成了奸臣禍國的反面典型。

“黨人精神”——那種不怕強權、堅守道義、為了理想可以犧牲一切的精神,成了中國傳統文化里一個重要的道德符號。范滂和他母親告別的故事、李膺從容赴死的事跡,被后人一遍遍地傳頌,成了激勵后世仁人志士的精神食糧。每當政治黑暗、奸臣當道的時候,黨人的故事就會被重新提起,作為批判現實、呼喚正義的歷史鏡子。

比如,宋代的歐陽修寫過一篇《朋黨論》,就高度評價了東漢黨人的氣節,認為他們“雖然倒霉受難,但名聲傳遍天下,到今天也沒磨滅”。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也對黨人的遭遇表達了深切的同情。

這種跨越千年的歷史回響,讓黨錮之禍不僅僅是一段塵封的往事,更成了一種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記憶。黨人用他們悲壯的失敗,成就了他們在道德上的不朽。他們的形象被后世不斷理想化、符號化,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譜系里不可或缺的一環。

四、歷史鏡鑒:黨錮之禍對后世政治的啟示

黨錮之禍作為中國歷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政治事件,它留給后人的教訓是多方面的,到今天還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首先,它告訴我們,不受制約的權力,特別是像太監這種靠著皇帝的“內部人”權力,一旦失控,會給國家帶來多大的災難。建立健全的權力監督和制衡機制,防止任何個人或小團體的權力過大,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其次,它凸顯了保持言路暢通,允許不同意見和批評聲音存在的重要性。“清議”雖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精英的想法和對時局的看法。當一個政權試圖壓制所有批評,消滅所有不同意見時,它也就堵死了自己糾錯的渠道,最終只會把自己推向孤立和危險的境地。

再次,它警示我們,知識分子和有見識的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殘酷對待和迫害知識階層,不光會造成人才的巨大損失,更會扼殺社會的創新活力和道德良知,最終損害的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最后,黨錮之禍也是一個關于派系斗爭搞到極端的反面教材。當政治斗爭突破了基本的規則和底線,變成了你死我活的殘酷清洗時,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甚至導致整個國家秩序的崩潰。

第五章:史家筆下——不同視角的解讀與爭議

對于黨錮之禍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歷代的史學家和現代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解釋和評價。這里面既有主流的褒貶,也存在一些值得討論的爭議點。

一、傳統史觀的褒貶與現代研究的新見

在傳統的儒家史觀看法里,黨錮之禍的故事線是比較清楚的:黨人是忠義、正直的代表,他們為了挽救漢朝、整頓官場而四處奔走呼號,最后慘遭奸詐的太監迫害,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

范曄寫的《后漢書》給這事兒定了調子,他那篇《黨錮列傳》里,充滿了對黨人的同情和贊揚,對太監則是狠狠地批判。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基本是這個立場。這種誰好誰壞分得清清楚楚的道德評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大家對黨錮之禍的主要看法。

但是,隨著現代歷史研究的深入,學者們開始嘗試從更復雜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層面來分析黨錮之禍。一些研究指出,黨人這個群體也不是整齊劃一的,里頭的人成分復雜,既有真心抱負理想的人,也有出于家族或者地方利益考慮的人。他們的政治主張,雖然在道德上聽著挺好,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到底能不能行得通,也值得打個問號。

此外,現代研究更注重分析太監集團形成的制度性根源。太監專權是東漢政治體制本身就有毛病的產物,是皇權、外戚、士大夫等多方力量斗來斗去的結果。

簡單地把責任都推給少數幾個壞太監的個人品質,可能有點太簡單了。從道德評判轉向對復雜歷史因果關系的探究,是現代史學在黨錮之禍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轉變。這并不是要否定黨人的歷史功績,也不是要為太監的罪行辯護,而是力求更全面、更客觀地理解這場歷史悲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二、關于黨人集團的性質、清議的界限、宦官專權的評價等爭議點

在具體的學術討論中,圍繞黨錮之禍的一些問題,到現在還有不同的看法和爭議:

黨人集團的性質:他們到底是一個有明確政治綱領和組織形態的“政黨”,還只是一個因為政治理念和道德追求相同而形成的比較松散的讀書人圈子?一些學者認為,“黨”這個字在當時更多是罵人的話,是政敵硬給他們扣的帽子,黨人本身并沒有嚴密的組織。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他們通過太學、鄉里議論等方式,已經形成了一股有一定行動能力的政治力量。同時,黨人的社會基礎主要是中小地主階層,他們的政治訴求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更廣泛的社會利益,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清議的界限與作用:“清議”作為一種輿論監督,它的積極作用是不用懷疑的。但也有學者指出,清議在特定時期可能存在說得太偏激、太情緒化,甚至變成小團體互相攻擊的工具的傾向。



比如,評論人物的時候有時太絕對,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缺乏具體分析。清議那些激烈的言辭,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當權者,加劇了政治對立。怎么評價清議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好壞兩方面作用,是個復雜的問題。

對宦官專權的評價:傳統史學對太監集團基本是全盤否定的。但是,一些現代學者嘗試從更長的歷史時段和更廣闊的制度背景來考察太監問題。他們指出,太監作為皇權的延伸,他們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些特定時期,太監甚至可能在平衡朝中各派勢力、傳遞信息等方面起到過一些復雜的作用。

當然,這絕不是為東漢末年太監集團的滔天罪行開脫,而是試圖理解這種政治現象產生的深層邏輯。東漢末年的太監專權,毫無疑問是其最壞、最具破壞性的一種表現。

這些爭議的存在,恰恰說明了歷史研究的活力和深度。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定論,而是隨著史料的發現、視角的轉換和研究方法的進步而不斷被重新審視和解讀的過程。對黨錮之禍的不同解讀,就像從不同側面觀察一塊棱角分明的寶石,每一個視角都能折射出獨特的光彩,共同構成了我們對那段復雜歷史更為豐滿的認知。

尾聲:塵埃落定之后——歷史的余味與省思

第二次黨錮之禍的塵埃落下來了。洛陽的宮殿還在,只是少了許多硬骨頭的身影,多了幾分陰森和死寂。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過去,留下的是斷壁殘垣,是血和淚混在一起的記憶,還有那股子散不掉的“余味”。



這余味,是理想主義碰上殘酷現實后的悲涼。黨人用命去殉道,精神固然可敬,但他們的失敗也說明了,在絕對的權力面前,個體的道德力量是多么脆弱。歷史好像總在演著差不多的戲:清流跟濁流對著干,理想跟權術掰手腕。這里頭,有讓人捶胸頓足的嘆息,也有對人性里那些黑洞洞的無奈。

但有時候,失敗比成功更能打動人心,更能引人思考。

最后,《黨錮之禍》只是《三國前夜》這本書里提到的一部分內容,書中還詳細講述了六大外戚家族(竇、鄧、閻、梁、何、馬)的故事,對后世三國影響巨大的眾多世家大族的起源,看似大權旁落但實際在權力間游走的小皇帝的故事,好吧,安利到此,更多精彩,請自行閱讀此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泰柬問題升溫,中國重炮回應,南部邊境紅線絕不允許任何人觸碰!

泰柬問題升溫,中國重炮回應,南部邊境紅線絕不允許任何人觸碰!

林子說事
2025-07-25 19:26:25
原外交副部長周南:香港回歸前,英國每年從香港拿走上千億人民幣

原外交副部長周南:香港回歸前,英國每年從香港拿走上千億人民幣

歷史縱觀
2025-07-24 22:12:19
0-2!王欣瑜無緣決賽,輸球原因曝光,主辦方做法遭質疑,不公平

0-2!王欣瑜無緣決賽,輸球原因曝光,主辦方做法遭質疑,不公平

侃球熊弟
2025-07-25 23:44:26
知名湘菜品牌被曝拖欠千萬元貨款!品牌方獨家回應

知名湘菜品牌被曝拖欠千萬元貨款!品牌方獨家回應

藍鯨新聞
2025-07-25 16:03:22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第一財經資訊
2025-07-25 13:35:25
國家出手6位首富被抓!有些已入外籍,原因曝光,早該迎來這一天

國家出手6位首富被抓!有些已入外籍,原因曝光,早該迎來這一天

阿傖說事
2025-07-19 07:50:26
施幼珍:不哭不鬧不上吊,拿捏死宗慶后僅用一招,她才是真正王者

施幼珍:不哭不鬧不上吊,拿捏死宗慶后僅用一招,她才是真正王者

普覽
2025-07-17 19:04:48
考生稱被“廈大馬來分校”誤錄取,考609分最后選擇復讀

考生稱被“廈大馬來分校”誤錄取,考609分最后選擇復讀

大象新聞
2025-07-24 20:01:22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惠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葉思南被查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惠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葉思南被查

南方都市報
2025-07-25 14:44:29
微信轉賬時,出現這四個字,一定要停止轉款,即便是熟人也不行

微信轉賬時,出現這四個字,一定要停止轉款,即便是熟人也不行

農村情感故事
2025-07-16 13:33:48
克林頓:我一生有兩件事感到很遺憾,一中國加入WTO,二我做錯了

克林頓:我一生有兩件事感到很遺憾,一中國加入WTO,二我做錯了

趣文說娛
2025-07-24 17:22:53
布蘭科:如果沒有拉瑪西亞,巴薩可能已經垮掉了

布蘭科:如果沒有拉瑪西亞,巴薩可能已經垮掉了

懂球帝
2025-07-26 00:55:07
馬被拴在巨石50多天,啃光腳下的草,被救后它眼里流出來淚水

馬被拴在巨石50多天,啃光腳下的草,被救后它眼里流出來淚水

雪靈谷
2025-07-24 10:58:07
8年前,那個卷走父親全部300萬積蓄到國外揮霍的18歲女孩,咋樣了

8年前,那個卷走父親全部300萬積蓄到國外揮霍的18歲女孩,咋樣了

趣談人物紀
2025-07-23 12:00:03
理想i8亮相首周激戰樂道L90:線上爭到線下,用戶群體涇渭分明

理想i8亮相首周激戰樂道L90:線上爭到線下,用戶群體涇渭分明

駕仕派
2025-07-23 13:35:15
火箭欲再簽強援!3屆東部全明星聯手杜蘭特,休城沖擊總冠軍

火箭欲再簽強援!3屆東部全明星聯手杜蘭特,休城沖擊總冠軍

埃文凱爾
2025-07-26 00:34:47
陪練為主!廣東2米26小將連續2戰遭棄用 郭士強或另有安排

陪練為主!廣東2米26小將連續2戰遭棄用 郭士強或另有安排

狼叔評論
2025-07-26 00:13:10
開心!中超第18輪央視又直播北京國安比賽了 大愛塞蒂恩傳控足球

開心!中超第18輪央視又直播北京國安比賽了 大愛塞蒂恩傳控足球

80后體育大蜀黍
2025-07-25 23:55:26
丟人!郭士強關系戶全場3中0,運動戰0分,球迷:趕緊把他裁了

丟人!郭士強關系戶全場3中0,運動戰0分,球迷:趕緊把他裁了

南海浪花
2025-07-25 08:29:37
大鬧北京地鐵大媽社死!辱華罵人太囂張,直言美國更好,正臉曝光

大鬧北京地鐵大媽社死!辱華罵人太囂張,直言美國更好,正臉曝光

奧字侃娛
2025-07-24 15:30:13
2025-07-26 01:51:00
C叔聊歷史 incentive-icons
C叔聊歷史
有趣有料有思考
61文章數 1445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8旬翁下葬前墓地被人埋死狗沿路埋鐵釘暗器 官方介入

頭條要聞

8旬翁下葬前墓地被人埋死狗沿路埋鐵釘暗器 官方介入

體育要聞

3年過去了,她還是歐洲杯上最酷的姐

娛樂要聞

汪蘇瀧不忍了 !張碧晨痛失《年輪》演唱權

財經要聞

劉煜輝:當下重要不是找確定性而是轉折點

科技要聞

36款熱門車高危智駕場景測試,“團滅”!

汽車要聞

李斌一口氣講了近3個小時樂道L90 原因是為啥?

態度原創

房產
本地
家居
數碼
教育

房產要聞

分數線集體飆漲!海中867分!2025海南中招格局大變!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風拂鹽湖,躲進格爾木的盛夏清涼

家居要聞

環繞設計 空間動線合理

數碼要聞

谷歌Pixel Watch 4智能手表曝光:充電口更改,配色更多

教育要聞

再獲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南師附中學子勇登世界之巔!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剑川县| 于田县| 遂宁市| 黎川县| 柏乡县| 天峨县| 澎湖县| 丹阳市| 平潭县| 龙岩市| 临泉县| 淮南市| 邳州市| 常山县| 齐齐哈尔市| 苗栗市| 达拉特旗| 吴江市| 武清区| 石家庄市| 陈巴尔虎旗| 昆明市| 云南省| 汕尾市| 青田县| 泽库县| 洛南县| 邻水| 崇义县| 博野县| 怀安县| 珠海市| 潜山县| 富平县| 合川市| 西城区| 江孜县| 新巴尔虎左旗| 桃江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