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哭笑不得”的全球電影市場!
上個周末的全球電影市場,上演了一出魔幻現實主義大戲,其劇情走向足以讓所有資深影迷和行業分析師都感到“哭笑不得”。
我們似乎正在見證一個影史新紀元的到來:中美兩大電影市場的審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道揚鑣”。
曾經,我們以為有成龍大哥的“中國功夫”加持,任何電影都能在中國市場大殺四方。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那些被我們嗤之以鼻,認定為“爛片”的作品,卻在大洋彼岸被觀眾奉為至寶,票房一路狂飆,甚至問鼎全球冠軍。這背后,究竟是好萊塢的傲慢,還是中國觀眾真的“變心”了?
一、一部動畫片的“冰火兩重天”:全球狂歡與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星際寶貝史迪奇》的這部好萊塢合家歡動畫大片。
在全球范圍內,它簡直是“殺瘋了”。連續數周蟬聯全球票房冠軍,累計票房勢如破竹地沖破8億美元大關,折合人民幣高達58億!按照這個趨勢,它不僅將是今年好萊塢首部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的巨制,甚至有望沖擊年度票房總冠軍的寶座。
在北美、墨西哥、英國等主流市場,觀眾們對這類制作精良、故事簡單的合家歡電影表現出了毫無保留的熱愛,北美市場更是貢獻了近一半的票房。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全球爆款,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表現卻只能用“折戟沉沙”來形容。盡管上映首日也曾拿下票房日冠,但區區一千多萬的開畫成績,與其全球聲勢相比判若云泥。
隨后票房一路跳水,最終預測落點可能僅在1.6億人民幣左右。這種鮮明的對比,不禁讓人發問。
二、成龍的“滑鐵盧”:當“中國符號”遇上“文化刻板印象”
如果說動畫片的失利是文化差異,那么成龍新片《功夫夢:融合之道》的慘敗,則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警鐘。
“成龍”+“中國功夫”,這曾是好萊塢討好中國觀眾的萬能鑰匙。但這次,鑰匙失靈了。
電影在中國上映后,首周末票房僅有區區355萬,口碑更是全面崩塌,豆瓣上充斥著一星差評,創下了成龍電影在內地市場的票房新低。觀眾普遍認為,片中所謂的“中國文化”,不過是好萊塢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充滿獵奇與刻板印象的拙劣拼湊。
然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部被中國觀眾蓋章認定的“爛片”,在海外市場卻表現優異,北美票房輕松突破3500萬美元,全球海外票房累計超過5.7億人民幣。這反而是近年來成龍主演電影中,海外成績最好的一部。
三、好萊塢的“迷思”:中國市場不再是“取款機”
《功夫夢》的案例并非孤例。
《疾速追殺》系列衍生出的《芭蕾殺姬》,即便首次實現中美同步上映,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結果首周末票房也僅有330萬美元,表現遠遜于北美。這無疑給后續由甄子丹主導、明顯主打中國市場的另一部外傳《凱恩傳》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碟中諜8》這類傳統好萊塢大片。在中國觀眾的鼎力支持下,中國市場成為其最大的海外票倉,幫助其分擔了高達4億美元的制作成本壓力。
這一系列的票房現象,共同指向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好萊塢徹底懵了。他們發現,中國市場不再是一個可以輕易預測和操控的“取款機”。
簡單地堆砌中國元素、請來中國面孔,已經無法保證票房成功。中國觀眾的觀影品味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變得越來越成熟、自信和挑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