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發布面向個人與企業的“超級智能體”——天禧超級個人智能體,成了AI PC的重要操作核心。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新一代聯想AI PC可以滿足類似強大的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
實際上,依靠AI PC的概念,聯想的PC業務重新煥發生機。2025年5月22日,聯想最新財報顯示全財年營收690.77億美元,同比增長21.5%;PC業務持續排在全球第一,與第二名差距進一步擴大。其中,AI PC銷售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在Windows AI PC類別中位居全球第一。
政策補貼、換機周期、Windows系統迭代正形成合力,推動AI PC滲透率快速提升,聯想已經抓住了這一趨勢。不過,這一次聯想AI PC雖然強化了自研屬性,但底層大模型技術和硬件依然依托第三方,“貿工技”的基因再次決定了聯想AI PC的發展路徑。
AI PC帶動聯想電腦銷量
移動互聯網推動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讓用戶習慣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操作體驗。這種習慣也逐漸延伸到對PC設備的期望上,希望PC能夠具備類似移動設備的智能化、個性化功能。
2015年,微軟在Windows中植入AI語音助手Cortana,開啟了PC智能化的探索,初步滿足了用戶對智能化操作的需求。2017年,聯想開始圍繞“以客戶為中心”和3S的智能化轉型,圍繞全棧AI戰略開始探索,為AI PC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3年9月,聯想提出的“智能體伙伴”計劃,同年12月26日發布的天禧AI生態四端一體戰略存在高度關聯性;同年12月7日,聯想聯合IDC發布的《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是行業里程碑事件,定義了AI PC相關技術、形態及發展階段,標志著AI PC元年的開啟。
2024年,聯想的AI PC走向落地和規模化。2024年4月18日,聯想在TechWorld大會上發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AI PC,搭載天禧AS系統和“聯想小天”個人智能體,支持本地運行200億參數大模型,實現端側實時響應;隨后在2024年CES展會上,聯想發布了包括YogaPro9、ThinkCentre Neo Ultra等十余款AI PC產品,覆蓋消費級與商用級市場。作為全球首款商務AI PC,聯想ThinkPad X1 Carbon AI正式將生成式AI引入高端商務領域。
進入2025年,聯想AI PC個人智能體+多模態交互落地,開啟“超級智能體”時代。比如,YOGAAirX(2025款)搭載“天禧個人智能體”,支持語音/手勢/眼動三維交互,可以在本地運行DeepSeek-VL多模態模型,離線處理圖像生成與文檔分析;ThinkPad X1 Fold Pro(2025)也內置“樂享企業智能體”,無縫接入企業知識庫,實現合同風險離線審查。
Canalys的統計,2024年全球PC銷量為2.55億臺,同比增長3.8%;在AI PC的概念下,2024年,聯想的全球PC出貨量出現三年來的首次同比增長,漲幅為4.7%,超過整體增長數據。
聯想“貿工技”,仍需創新
在聯想的AI PC架構中,主要有三類:自研、大模型接入和硬件供應鏈整合,整體呈現出“外部技術整合優先、自主創新為輔”的特征,這與其“貿工技”基因和戰略路徑選擇密切相關。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4年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申請了1423項發明專利;2022年和2023年分別申請了1035項和1171項發明專利,遠高于此前水準。似乎2022年開始,聯想開始專注于自研。2025財年,聯想的研發費用23億美元,約1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研發人員占比提升至27.8%,提升1.6個百分點。
在自研領域,聯想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比如搭載MotoAI的首款AI折疊手機、個人及企業級AI超級助手。聯想在2025年推出自研的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樂享企業超級智能體等核心產品。
不過,聯想似乎并未展現出強大的AI研發能力,其智能體的底層大模型深度依賴第三方技術。例如,天禧AS系統全面接入DeepSeek-R1聯網滿血版大模型,端側部署的70億參數模型也來自該合作方。這種技術嫁接模式使得聯想的智能體功能與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千問等全棧自研方案存在顯著同質化,缺乏差異化競爭力。
與此同時,聯想AI PC主推的“聯想小天”等應用,被指出可通過第三方程序在普通PC實現同等效果,未形成差異化體驗。Windows11原生AI功能成為主要賣點。從技術角度上看,聯想的AI PC未展現底層AI模型的自主研發能力,引發“組裝式創新”質疑。
AI大模型的落地,極其依賴硬件。聯想AI終端的芯片來自英特爾、高通、聯發科等,操作系統依賴微軟,零部件來自三星、富士康等供應商。盡管聯想在2025年推出了自研的SS1101處理器,但該芯片僅針對平板電腦場景,且制程工藝和性能參數尚未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相比之下,華為昇騰910B芯片、蘋果M3芯片在算力密度和能效更有優秀。
此外,“組裝”這件事的利潤不高。2024到2025財年,聯想的毛利率為16.1%,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智能設備業務,并未提高聯想的整體毛利率。
關鍵突破點:商業化與生態構建
聯想AI PC正從硬件創新轉向智能體深度集成,未來競爭力取決于端側大模型體驗優化與工業場景滲透率。
聯想AI PC延續了PC時代的供應鏈整合優勢,通過“硬件+第三方技術”的組裝模式快速推出產品。這種策略在AI PC等新興市場初期有效,但在需要底層技術壁壘的場景中競爭力不足。正因如此,聯想AI PC的未來,更多還在于商業化的突破和生態構建上。
2024年國補拉動筆記本銷量同比增長20.9%,聯想借助中國“以舊換新”政策,通過千店體驗計劃,和硬件+如購機贈送AI服務年卡、免費數據恢復的服務捆綁銷售模式,快速打開市場;聯想在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采用全球資源+本地交付模式,促使聯想PC、平板、手機均位列市場前三,AI PC滲透率快速提升。
雖然財報未直接披露總電腦銷售量,但AI PC超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同時,這也意味著聯想AI PC已經開始規模化落地。
Windows 10將于2025年10月終止服務,這一事件將成為全球PC市場的重要轉折點。AI PC憑借端側智能、隱私保護、場景適配三大核心優勢,正從可選升級轉變為剛需選擇。
聯想AI PC能否持續保持規模落地,關鍵在于其開發者生態體系。聯想為開發者提供智能體小程序開發套件,支持跨端(AI PC、平板、手機)適配和低代碼開發。為了激勵開發者,聯想提供了超10億元。截至2024年12月,天禧生態已引入超過1500款應用,覆蓋醫療、法律、教育等領域,其中個人文檔大師。
跨端協同上,聯想以天禧系統為核心,打通AI PC、平板、手機、AIoT設備,實現跨端任務無縫流轉。例如,用戶通過“聯想小天”語音指令可同步手機日程至PC,并自動生成會議摘要;在AI平板上繪制的草圖可實時傳輸至PC進行精細化設計。
2025聯想中國合作伙伴大會上,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在AI新時代的大背景下,聯想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非常期待能與合作伙伴攜手同行,在AI的浪潮中勇立潮頭,共同奔赴那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實際上,聯想的生態已經實現國內與全球化雙軌并行。在國內,聯想深度整合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千問等大模型,推出方言識別、本地知識庫等功能;在海外,基于Llama大模型開發AI Now智能體,適配英語、西班牙語等多語言交互,并與微軟Teams、Zoom合作優化國際會議體驗。
聯想AI PC的商業化與生態構建呈現出硬件規模化+生態開放化的雙輪驅動特征:通過精準的地域分層策略和硬件性能優勢快速占領市場,借助開放平臺與開發者深度協同構建護城河。當然同樣有一些問題,比如聯想AI PC的核心功能與競品高度相似,高頻剛需應用仍依賴第三方。在AGI時代,技術重要性尤為凸顯,這是否會對聯想造成沖擊需要持續關注。
當前華為主要是全棧自研與生態閉環,蘋果主要是封閉生態與芯片壁壘,兩者相較于聯想AI PC在技術領域都有各自的不同優勢。不過,聯想的商務能力暫時領先,未來這一優勢能否發揮至關重要。
未來聯想AI PC想要持續保持領先,依然需強化原生AI應用開發,并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反哺優化模型,提升使用黏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